中国各地的口味差别很大
【本文由“败灯是摔王跪王稀王”推荐,来自《很多印度人肚子鼓鼓的虚胖体质就是这么来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君士坦丁十三世
在我们公司食堂里,我最喜欢吃印度菜,印度菜虽然看上去视觉效果不佳,但是那种复合的香料味道,老实说没有任何一道中餐的菜能比得上。我每周五天起码有三天午饭是吃 chicken kitta masala,另两天大概率是吃墨西哥 carne asada。
世界各国的餐饮各有可取之处,相应的各国都有一批坐井观天之徒认为只有自己国家的餐食最好吃。其实一个人的口味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小时候吃的东西驯化出来的。作为一个华人,我永远觉得中餐最顺口。但是如果说除了中餐世界上就再也没有好吃的了,在吃遍了全球各大主要菜系之后,我觉得这远远不是事实。
我在另一处提到过,各地、各阶层的masala差异巨大。尤其是高阶层(种姓)与底层的食物,名称似乎一样,其实天壤之别。
但是印度的特点是底层人占绝大多数。所以大概率遇到的很可能是我说的难以下咽的。底层印度人纯粹就是用来充饥的,口味不在考虑之列。当然,在正规场合精制的masala那是味道不错。
我不会绝对认为自己从小的口味就最好。其实中国各地的口味差别很大。就比如我们内蒙的羊肉汆面、或陕北的羊肉泡馍,当地人觉得是美味,但很多外地人完全不适应。反过来,广东的一些“肉粥”之类的,我们内蒙人也不适应(这是听周围人说的,我完全不了解广东菜)。再比如同样叫“饺子”或“元宵”或“月饼”,南北方差别也很大。如今中国大多数人的出行经历多起来了,普遍都具有“各地口味差异”的概念,一般很少盲目自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