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终人散 歌神永不老?
国庆前最后一个周末。一早,夫人说,晚上去看演唱会,谁?张学友,哦!记得几天前,夫人问,是否看张学友演唱会?答曰:好像意愿不是那么强烈。话题未继续,以为这事就此打住,也未多想。不想今天夫人告知已买票,内心还是有期待的。
上大学时,香港歌坛谭张争霸好像刚落幕,四大天王也才崛起,华仔演艺上的勤奋让人印象深刻,歌有“一起走过的日子”。。可好像唱到心里的不多;黎明的“帅”让人真羡慕,又有“I was born in Beijing”的地域因素加持,好感爆棚,不过说起歌唱,好像阿喀琉斯之踵。城仔呢?蹦蹦跳跳,热歌劲舞,好不热闹,“对你爱不完”。。。就当时的我来说,有时会觉“肤浅”。而张呢?起初印象并不突出,一众影视剧中插科打诨的形象多少减了分,“相思风雨中”耐听,可并没有拉开与其他天王的距离,直到“每天爱你多一些”有了惊艳,到“吻别”“一路上有你”开始封神,一遍遍的听,直到录音机或CD机停止,五音不全依然哼唱不已,全然不顾旁人暗笑。即便多年以后,人已中年,有时还会单曲循环,沉静良久。歌神,于我,是个独特的存在。
一开场,就惊到了,年过花甲,与一众靓男俊女劲舞,确实有点出乎意料。大屏中特写,眼角皱纹深了,两鬓也灰白了,老了!心底涌起感慨。
上半程,有些落差,大部分歌好像不是那么熟悉,热歌劲舞居多,浓烈有余,深情不足,不时飙出的“高音”,炫技?还是其他?有点不明就里。我所期待的是,年轻时在“情网”中越陷越深、为情所困所痛、历经沧桑若干年归来后,会演绎什么样的情愫?保罗·麦卡特尼2011年的《Yesterday》,是否多了岁月给与的成熟醇厚,不得而知,个人看法不同,但这样的场景,本身就创造了迷人的想象空间?《寂静之声》年轻和年老时的演绎,在我心里,是“神作”般的存在!于是,有了期待,也有了落差。
下半程,有了惊喜,熟悉的老歌点燃了现场的气氛,有了互动,也有了感动。于我,那些最熟悉的歌曲,才是整场的“神”,才是今晚的“魂”,才是构成我心中“歌神”之所以封神的“神作”!最后的《吻别》,非常熟悉的歌词,非常不熟悉的感觉,和我单曲循环的《吻别》似乎迥然有异。哪里有些违和呢?
远去的九十年代,是我们的青葱岁月,那里的记忆、感觉是我们独有的存在,有机会记起、回味,都弥足珍贵!今日看到“歌神”老去的容颜,与年轻人一同劲舞、不被年龄所羁绊而保有的活力,其实都是岁月的痕迹,所不同的是,有些你不可以选择,有些你可以选择,而选择的背后,是更加积极的态度和人生!所以封神,此时既在“歌”,更在“神”。
容颜会老,歌也会旧,不知老之将至,依然前行,可谓“歌神”永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