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直管探索研究院,京东AI战略瞄准万亿产业升级
《星岛》见习记者 屈慧深圳报道
9月25日,2025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在北京举行,京东CEO许冉在会上抛出了一份“AI全景图”,并宣布未来三年将持续投入,带动各产业形成万亿规模的人工智能生态。
这幅涵盖了计算基础设施、模型、平台、场景和产品的五维蓝图,标志着京东的AI战略进入纵深推进阶段。
在电商流量见顶、产业数智化进入“深水区”的当下,AI早已从可选工具变为必答题。电商行业的“老大哥”亚马逊和阿里巴巴此前均已开始深化AI布局,京东的动作既是对竞争的回应,更是对自身优势的重构——依托超 1500 亿元研发投入沉淀的技术家底,以及供应链、物流等场景优势,京东正在通过AI实现从“零售巨头”到“产业智能服务商”的跨越。
“一把手”挂帅 AI加大投入
“AI是一把手工程。”这一行业共识在京东的组织架构调整中再次得到印证。京东在本次发布会上披露,创始人刘强东将亲自挂帅京东探索研究院院长,这意味着AI战略将获得更多资源支持和战略耐心。
京东探索研究院成立已有五年,此前隶属于京东科技旗下。本次发布会前,京东已将探索研究院升级为集团直管,进一步提升管理层级与战略权重。架构调整的同时,京东同步启动大规模AI人才招揽计划,年内来自阿里、商汤、百度、阶跃星辰的多位技术大拿先后加盟京东。
京东还将言犀大模型统一升级为JoyAI,为后来的产品发布做准备。此外,对于AI的外部投资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今年5月以来,京东同步密集投资了智元、众擎、千寻智能、逐际动力等多家具身智能企业。今年7月,京东还在世界机器人大会宣布,要投百亿资源扶持智能机器人产业。
刘强东本人也深度介入技术调研,今年3月到访港科大参观机器人实验室,还与多模态大模型团队交流。京东表示,将在全球招募AI科学家,并与多所高校深度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在人工智能、供应链应用等领域开展前沿探索。
“只有创始人亲自挂帅,才能从顶层穿透到底层,打破部门墙,推动 AI 战略全面实施。”行业人士指出,刘强东挂帅的架构调整,与百度CEO李彦宏、阿里巴巴CEO吴泳铭亲抓AI的逻辑如出一辙。
目前,京东在AI领域的投入正持续加码。2025年一季度和二季度,京东集团研发开支同比分别增长了15%和26%。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京东体系累计的研发投入已经超过1500亿元。
C端三大件:购物、智能助手、硬件全覆盖
在电商行业从“拼价格”向“拼价值”转型的大背景下,行业竞争逻辑已从“堆规模、抢流量”转向“拼算法、拼智能体”的暗战阶段。京东唯有聚焦AI布局,以技术驱动价值升级,才能摆脱在“内卷”的老路上持续消耗。
在2025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京东发布了三款面向个人用户端的AI产品,实现对购物、智能助手、智能硬件三大用户场景的覆盖。
“京犀”APP定位“购物和生活服务的超级入口”,将于2025年10月正式上线。“京犀”将AI技术融入整个购物流程,可精准洞察用户需求、深度理解商品属性,为用户筛选最契合需求的商品;除购物之外,APP还支持通过语音指令完成点餐、买机票、订酒店等操作。
“他她它”APP是一款生成式AI产品,京东将其定位为“数字人万能助手”。据京东介绍,“他她它”不仅能解答用户各类问题,还提供聊天、查天气、问资讯、点外卖、聊财经等服务;更具创新性的是,其搭载社交功能——用户可自主创建智能体,通过AI圈子实现互动;此外,还同时支持机器狗、AI玩具等智能设备搭载。
JoyInside则聚焦智能软硬一体场景,面向机器人、AI玩具、智能眼镜等智能设备,可实现拟人化对话、言行协同等功能。据京东透露,JoyInside的最新版本已接入超过30家头部品牌的硬件产品,并和众擎、宇树等超十家机器人品牌达成合作。
AI渗透垂直行业 京东瞄准万亿产业升级
相较面向个人市场的AI应用,京东更宏大的布局聚焦于垂直产业赋能。
京东云此前已在产业赋能方面深耕多年,其边缘计算节点覆盖全国,为多个产业提供模型和算力支持。据市场机构IDC数据,2024年京东云在公有云和私有云市场上,均稳居前五阵营。
京东CEO许冉在9月25日的大会上提出一个新公式:人工智能的价值=模型×体验×产业厚度的平方。与两年前提出的大模型价值公式相比,增加了“体验”要素,并将“产业厚度”作为关键乘数。
尤其是在物流、零售、健康和工业四大领域,京东的AI布局已步入深度应用阶段。
在京东积淀最深厚、优势最显著的物流领域,升级后的京东物流“超脑”大模型2.0已全面走向多模态,标志着物流“超脑”从辅助决策向具身执行阶段演进。据京东披露,该技术显著提升物流供应链作业效率:标准化操作水平提升15%,人机协同作业效率提升20%。
零售领域,京东首次对外发布电商创新AI架构体系Oxygen。该体系依托京东JoyAI大模型,核心是将人工智能深度嵌入购物与供应链管理环节,通过模型精准理解用户需求,进一步提升人货匹配效率。
健康领域的突破同样引人注目。京医千询2.0大模型可精准解读医学报告、理解病情描述,是行业内首个可信推理医疗AI模型;承载该新一代模型能力的京东“AI医院1.0”正式上线,汇聚超千个专家医生智能体,可为用户提供AI导诊、AI药房、AI医学中心等服务。
工业领域,京东推出行业首个工业供应链大模型JoyIndustrial,该模型将有效推动工业供应链效率变革。京东透露,JoyIndustrial依托超5710万件工业品SKU数据及40余个细分行业经验积累训练构建而成,目前已服务超1万家重点工业企业。
京东工业联合国研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分析模型显示,供应链数智化会为行业带来6.77万亿元降本空间。京东方面表示,其发布的九大工业行业及机器人专属场景解决方案,将助力中国工业实现“降本万亿元”。
开放生态 平台与产业共享 AI 革命
当前AI市场正处在爆发式增长的阶段。市场机构IDC于9月25日发布《全球人工智能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支出指南》指出,到2029年,中国人工智能IT总投资规模将达1114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25.7%;到2029年中国生成式AI投资规模将超过450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8.0%。
在AI大模型“百花齐放”的今天,单纯的技术竞赛已难以构建企业不可逾越的护城河。构建开放共生的生态体系,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是企业抢占智能经济制高点的关键战略路径之一。
在本次大会上,京东宣布,将针对大模型、具身智能企业的模型训练及应用测试需求,逐步开放各类产业场景及供应链数据——包括仓储、分拣、配送等物流场景,以及药品管理、在线问诊等健康场景。
开源策略与数据开放,意味着京东正将自身深厚的产业积淀转化为AI模型训练的 “燃料”。依托京东云的基础设施能力,京东将为行业提供高质量模型数据集,为大模型企业、具身智能企业的模型训练提供技术支撑。
据《星岛》了解,京东的JoyAI大模型已实现“全尺寸覆盖+多模态支持+算法创新”,其国产化算力布局亦取得积极进展。在此基础上,京东升级了三大AI基础设施平台:
数字人平台4.0:推出行业首个品牌代言数字人,将直播成本降至真人的1/10;
JoyAgent3.0智能体平台:已实现100%开源,京东内部已有超3万个智能体运营;
JoyCode2.0代码平台:融合智能体技术,使产品开发周期缩短30%。
许冉强调:“京东不片面追求运动式的AI,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真正为产业创造价值的 AI。”
从刘强东统筹布局到场景资源开放,从C端产品突破到产业深度渗透,京东万亿AI计划正逐步清晰落地——这不仅是一场技术升级,更是围绕“智能 + 供应链”核心,对整个生态体系的重构与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