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之忧:中国教育走向何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国家或民族能崛起,尤其是现代工业国家,跟教育的大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没有教育的大发展,将难有足够多的合格工人、工程师来满足现代工业国家要求,那么这样的工业国家将难以为继,走向衰落是必然的。为什么说美国现在在衰落?跟美国教育的衰败也是密不可分的,美国推行的40年左右宽松教育、快乐教育让美国的教育质量急速下滑,美国本国短时间已经无法培养出足够多的合格工人、工程师了,更多依靠外来移民补充。中国不能走美国的老路,美国教育道路已经走不通了,我们要走中国教育发展道路。
但当前中国教育面临严峻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当下中国的中小学教材越来越难,学生要自学的难度明显增大,中国的男生越来越多地在小学、初中就被早早淘汰,这使得婚恋市场出现男性学历普遍低于女性,低学历剩男高学历剩女持续增加,大大不利于中国的结婚率与生育率。
二、中小学私校流行,加大人民教育负担,拉大教育差距,让功利主义在教育开始流行。9年免费义务教育福利被极大消蚀了。
三、教育经费被当作唐僧肉被地方财政紧张或不重视教育的政府挪用、截流。拖欠教师工资等收入会给基础教育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式的恶果:对于现有的教师队伍来说,会直接加重他们对职业的倦怠和不满情绪,加速优秀教师向其他地区、其他行业、甚至向私立教育机构流失,从而影响基础教育质量。还可能劝退未来的优秀教师,让有心投身教育事业的人畏惧不前。更重要的是,教育和教师所处的弱势地位,会削弱整个社会对于教育的信仰,这与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所寄予的期望是直接相悖的。
四、教育资源的严重分布不平衡,加剧人才资源向大中城市集中,让小城市、县城及城镇、农村面临人才严重不足。
五、教育经费被校内领导挪为私用屡见不鲜,严重打击公立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味讲情怀,一味强调做蜡烛,但他们自己却做不到,高高在上。
为中国未来着想,中国教育需要好好改革。
一、缩短学制。由过去的小学到高中的12年缩短至10年(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3年),统一高考分流。这样就在6、7周岁上学,16、17周岁毕业。
二、取消中专、职校。中专职校越来越多地被家长们抛弃,关键也学不到什么东西,浪费时间、精力。
三、提升职业教育大学水平,大学与企业合作,产教融合,让学生学到真技术,而不是混日子,实行职业教育与研究性教育并行模式。职业教学大学分两种:3年制专科与5年制本科,3年制专科可以在工作2年后,可以通过考试升为本科。而研究性大学走的是学术型路线,可攻读硕博,但需要本科毕业后,工作2年后才可以考。、
四、教材改革要体系化,并使学生可以自学。教材不是越来越难就好,而是能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与能力才叫好。
五、试题难度可适度降低,没有必要越考越难。
六、改卷切勿放水太多,现在高考动不动就600、700分,语文130、140分明显虚高。
七、取消英语主科地位。英语作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更多只是一种国际交流的工具。
八、增加集体实践课、体育课。体育课在小学与高中变成体育不体育,变成休息课,动不动看电视、电影,动不动就被挪用。即使上课,老师也是热身最多15分钟就解散,大把时间没有有效利用。
而集体实践课,除了班级卫生以外,其他活动基本没有,学生动手做事、热爱劳动欠缺。学校也怕真正落实集体实践课,容易出事,需要担责,因此也往往搞搞形式,应付应付。
九、坚决反对教育资本化,不忘教育是人民的教育的初心。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首位。
十、积极探索男生、女生不同的教育方式,而不是千篇一律地对待。男生普遍好动、懒散、易学坏、破坏性强,并且男生体力相比女生较好,但思维跳跃性强,动手能力强,喜欢挑战性工作;女生整体好静,勤快、学习上凭时间消耗,语言类整体占优。而现在的教育主要是为适应流水线工厂(讲究千篇一律与整齐划一)的要求,而没有去适应智能社会的需求(讲究创新创造,而创新创造需要实践,需要动手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