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派第五次冲击港股,羊小咩成“营收孤胆英雄”

500

来源|读商时代(中访网旗下品牌)

在港股IPO的赛道上,量化派正上演“五战五征”的戏码。9月19日,这家曾以助贷业务起家的企业第五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此次递表的背后,是其彻底告别金融撮合业务、全力押注线上消费市场的战略转型,而“羊小咩”这一电商平台,已成为支撑其营收的绝对主力。

回溯量化派的业务版图演变,其早期核心围绕金融服务展开。前身为“信用钱包”的产品,曾通过API接口为金融机构筛选推荐潜在用户,2019至2021年间累计推荐用户超150万。但随着监管环境与市场需求的变化,量化派从2020年起开启转型,将“信用钱包”升级为“羊小咩”,定位转向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数字化交易平台,涵盖消费电子、美妆、服饰等多元品类;2022年又推出汽车零售O2O平台“消费地图”,试图构建“电商+汽车”双轮驱动的消费业务矩阵。

如今,这一业务矩阵的重心已发生根本性倾斜。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羊小咩”收入占比仅43.4%,与“消费地图”的43.3%基本持平,彼时金融撮合业务仍贡献11.8%的营收;但到2024年,“羊小咩”收入占比飙升至93.2%,2025年前5个月更是达到98.1%,营收规模达4.06亿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消费地图”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43.3%下滑至2025年前5个月的1.9%,金融撮合业务则在2024年9月彻底终止——量化派不仅停止所有相关协议,还向监管机构承诺不再开展此类业务,2025年前5个月该业务收入已降至零。

业务转型的阵痛过后,量化派的盈利状况迎来显著改善。2022年公司还处于微亏状态,净利润为-28.3万元;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364.3万元;2024年净利润更是飙升至1.47亿元,2025年前5个月已实现1.26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62.14%。毛利率的变化同样亮眼,从2023年的69.4%跃升至2024年的96.9%,2025年前5个月维持在96.7%的高位,这一提升既得益于“羊小咩”带动营收增长,也与“消费地图”运营成本下降密切相关。

对于募集资金的用途,量化派明确将聚焦消费业务的深化发展,计划投入研发以改善技术基础设施,优化“羊小咩”等本地消费应用程序,并通过加强广告投放、拓展流量合作等方式扩大用户群,同时引入更多供应商丰富商品品类,进一步提升平台盈利能力。

从助贷服务商到消费平台运营商,量化派的转型已初见成效,但第五次冲击港股IPO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其现有业务的增长韧性,更需向市场证明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与抗风险能力。这场“五闯”之战,将是对其转型成果的最终检验。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