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仁和人寿管理层焕新,“超龄”董事集体退休
来源|中访网
责编|李晓燕
初秋九月,招商仁和人寿的动态格外引人关注。一边是2025年保险创新大赛决赛落下帷幕,总经理黄志伟在会上强调“产品创新是差异化商业模式核心支撑”,为公司发展锚定方向;另一边,一场涉及董事会与管理层的人事调整悄然落地,标志着这家险企正式开启“新老交替”的转型周期。
此次人事变动的核心,是四位年龄超60岁的董事集体退出。其中,董事长、非执行董事缪建民与非执行董事刘威武的离开尤为瞩目——二者均为“招商系”核心高管,缪建民身兼招商局集团、招商局金控及招商银行董事长等要职,刘威武则曾任招商局集团财务部(产权部)部长,二人的退出被业内视为招商仁和人寿“年轻化治理”的关键一步。同期退出的还有独立董事赵卫星(67岁)与徐政军(69岁),四位老将的离场,让董事会成员结构迎来彻底更新。
接替者阵容则凸显了股东权力的平衡与业务延续性。新增的执行董事罗立与沈红群背景鲜明:罗立现任招商局集团财务部(产权部)部长,延续了大股东招商局金控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力;沈红群来自第二大股东中国移动,现任中移动金融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这一任命意味着中国移动正式进入招商仁和人寿董事会,打破了此前“招商系”主导的格局,形成更均衡的股东治理架构。此外,独立董事李伟群、徐黎鹰、邸妍的加入,进一步完善了董事会的专业性与独立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董事会大幅调整的背景下,总经理黄志伟成为唯一留任的执行董事。这位49岁的管理者履历丰富,曾任职于中国人寿、横琴人寿,2023年通过市场化招聘加入招商仁和人寿,恰好见证并推动了公司“扭亏为盈”的关键转折。数据显示,2022年招商仁和人寿亏损仍达13.04亿元,2023年便实现0.68亿元年度盈利,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91.2%至1.31亿元,2025年上半年更是以2.32亿元净利润、28.2%的同比增幅延续盈利态势,总资产也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40.73亿元。
这份盈利成绩单的背后,是黄志伟团队“收缩战线、优化结构”的战略选择。尽管2022年至2024年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始终未能重回2022年154.04亿元的高点(2023年143.1亿元、2024年153.01亿元),但通过主动收缩新业务、聚焦高价值险种,并严控成本开支,实现了“增收不增利”到“提质增效”的转变。以2024年为例,公司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下降8%至5.9亿元,职工薪酬降幅更是达到11.52%,成本管控成效显著。
从产品创新布局到管理层焕新,再到盈利与偿付能力的平衡,招商仁和人寿正站在转型的关键节点。随着新董事会成员到位,股东权力结构优化,这家险企能否在黄志伟的带领下,既延续盈利势头,又突破业务增长瓶颈,将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