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号弹射,“四川”号蹈海,未来的中国海军航母部队,将怎样正确打开?

九月以来的中国海军,喜讯频传,003型航空母舰“福建”号公开接连弹射三型舰载机视频,076型航空攻击舰“四川”舰完成关键性的电磁弹射器安装,舰面武备和船电系统基本安装完毕,随时可能出海试航。

500

两型平甲板、同时安装了电磁弹射装置和电磁拦阻系统的战斗舰艇,具备怎样的特点,如何协同、配合作战,未来的中国海军航母部队,在装备建设上正确的打开方式应当是怎样的呢?从性能特点来说,“福建”号航母可以说是中国海军航母部队装备建设历史上,堪称“承上启下”的一型装备,说它“乘上”,在该舰的设计、建造和舰用分系统上,“福建”号摆脱了“辽宁”舰和“山东”舰延续的1143.5系列航母的滑跃起飞构型,使用电磁弹射和电磁拦阻系统作为主要的航空作业装备,同时,其船电系统与055大型驱逐舰具备一定的承继性,实现了综合射频+多波段雷达装舰,该舰的诸多基本设计和分系统配备,确立了中国海军新一代航空母舰的装备范式,是中国海军自行研制、自主创新航母的“开山之作”。

而说“福建”号航母的“启下”,该舰虽然排水量达到8万吨级,但在具体设计上依然有大量可改进之处,如最典型的因为“蒸改电”所导致的起飞位入侵降落甲板的问题,对于该舰的持续运作能力是存在着一定的影响的,尤其影响全舰的轮转放飞和回收舰载机能力;又比如在升降机,一站式保障装置等问题上,“福建”号航母的升降机沿用的依然是“辽宁”和“山东”的矩形升降机设计,单台升降机提升战机能力相对有限,也没有使用“福特”级类似的、被证明具备极高保障效率的舰载机一站式保障设备,当然,这些性能上的可改进之处,也为后续中国海军航母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相信中国海军未来的“目标舰”必将会针对性地予以改进,且必须指出的是,即使如此,“福建”号航母以其作战能力,也已经达到了世界最强常规动力航母之列,部分性能甚至直逼“尼米兹”级航母。

和“福建”号依然是在我们认知中的大型战斗舰艇不同,“四川”舰可以说是已经有些超出我们的认知之外了——该舰虽然是航空攻击舰(LHA),但与同样被定义为航空攻击舰的美国海军“美国”级不同,该舰的排水量更大,飞行甲板面积远远高于“美国”级,同时配备电磁弹射器和电磁拦阻系统——仅仅是这一点,就决定了该舰在配备的装备和使用的灵活性上,都远好于“美国”级,毕竟“美国”级还是按照“黄蜂”级的装备使用习惯,只配备了F-35B型垂直起降战斗机,美国海军的所有忠诚僚机、无人机项目等,都没有打算在“美国”级上起降,而“四川”舰由于配备了电磁弹射器,它的航空作业能力会非常强大且多元,考虑到该舰的电磁弹射器据称和“福建”号相当,该舰甚至具备使用歼-35型战斗机的能力,当然,更有可能的是该舰将作为CCA忠诚僚机、无人攻击机的主要载舰,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款主打搭载无人战斗机的航空攻击舰,其性能定位要比依然很将就的“美国”级激进得多。

有了世界最强常规动力航母“福建”号,有了新概念战斗舰艇“四川”号,二者的协同作战是如何实施的呢?可以分为战术和战略两个层级进行,从战术上,这两型战斗舰艇毫无疑问是真正的“分布式作战”,得益于“四川”舰同样安装有同规格的电磁弹射器和电磁拦阻装置,该舰的航空作业能力相比“福建”舰,只有规模上的差距而没有性能上的差距,这为“四川”舰同样搭载歼-35战斗机,搭载20吨级以上的大型无人攻击机、无人战斗机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相比“美国”级那只能搭载特化的垂直起降战斗机,我们才有真正实现分布式杀伤的硬件条件。

500

而在具体的作战运用上,“福建”舰和“四川”舰可以说是“协同配合,互为备份”,说这两型战斗舰艇“协同配合”,在战时“福建”号航空母舰作为正航,主要搭载大型有人战斗机,比如作为四代半舰载机的歼-15T,作为第五代舰载机的歼-35,作为随队电子战机的歼-15TD,当然也可以携带未来的第六代舰载机,还可以携带固定翼预警机和固定翼反潜机等支援机型,而“四川”舰,预计作为“福建”舰的CCA机型“储备库”。毕竟,以CCA机型的性能特点来看,这些机型可能会十分特化,承担态势感知,空中加油,对面攻击,协同空战都有可能由不同型号的飞机完成,这意味着CCA机型携带的型号可能会比较多,携带的数量也会相对较大,如果将这些飞机全部都放在“福建”号上部署,毫无疑问对“福建”号的航空保障作业简直是噩梦——除了四五型有人战斗机,还要携带四五型无人战斗机,其航空保障能力会复杂得难以想象,因此将有人战斗机为主部署在“福建”号上,将无人战斗机集中部署在“四川”号上,从装备保障上来讲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

500

而在作战使用上,将呈现出“福建”号的有人战斗机带着“四川”号上的无人战斗机协同作战的作战样式,当然二者也可以互为备份,在其中一型舰艇暂时失去航空作业能力的情况下,可以暂时将它上面的战机临时部署到另一型舰艇上,总而言之,从未来海战战术的角度来看,“福建”舰和“四川”舰高度协同,一个有人,一个无人,共同遂行海上攻防战役使命。

从战略上来说,“福建”舰的建造难度毫无疑问大大高于“四川”舰,从二者的建造周期来看,“福建”舰大约为7年,而“四川”舰仅有3.5年左右,也就是说建造一艘“福建”舰的时间足够建造两艘“四川”舰,再考虑到CCA机型的装备数量和装备种类都将远远高于有人机,因此,预计“四川”舰这种航空攻击舰,其建造数量也将数倍于大型航空母舰,形成规模效应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也许对于未来中国海军航母战斗群来说,以1艘正航+2艘航空攻击舰,正航主要携带有人战斗机,航空攻击舰主要携带CCA,二者高度协同,可能会成为我航母战斗群战斗编组的“常态”,毫无疑问,这种战斗编组,相比美国海军所谓的“正航+闪电航母”、事实上正航和闪电航母在兵力建设上高度同质化、在航空作业能力上又有明显差别、CCA机型只能部署在正航上的航母建设路线,无论是从航空作业保障上,还是从实际执行任务的效率上,我们都是要远比美国海军的建设路线要优越的。

500

按照预定计划,估计“福建”舰在今年就会加入人民海军现役,而“四川”舰则可能在2026年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而国防部在相关信息中,也发出了中国海军的航母部队建设绝不会停步这一信号,外界甚至都在讨论004型,乃至更先进的核动力航母究竟何时会出现这一信息——这毫无疑问指向,未来中国海军的航母部队建设将如何推进这一问题。

很显然,在“福建”号航母这种大型正航上,我们的“目标舰”必然是满载排水量在10万吨级以上的超级核动力航母,毕竟第五代战斗机不是航母搭载舰载机的终点,航母作为服役50年左右的战斗舰艇,必须考虑到未来携带第六代甚至第七代战斗机的问题,在六代机的尺寸和最大起飞重量均超过五代机的情况下,依然拘泥于美国海军的经验,认为航母最多10万吨没有任何意义,只会自缚手脚,在我们的军备建设已然已经进入自由王国的情况下,根据我们的第六代战斗机,乃至新一代战斗机的基本外形尺寸,来设计我们的核动力航母才是必然,如有必要的话,相信我们建造满载排水量10万吨甚至12万吨以上的超级航母没有任何问题。

500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航母动力系统上,就必须只选择核动力、而没有常规动力了——核动力航母由于需要大修尤其是换料大修,且大修工作十分复杂,事实上其执勤效率是不如常规动力航母的,全寿命期费用也远高于常规动力航母,仅仅在远洋部署能力,在航母加速性等性能上好于常规动力航母,在未来中国海军需要航空母舰来保卫我们的远洋利益,当然也需要常规动力航母和核动力航母协同,在中近海遂行可能爆发的大规模海上交战、舰队决战任务等,从“福建”号之后的航母装备建设来看,估计我们会采用核动力航母和常规动力航母并行,同步进行建造,同时二者按照冷战时期美国海军的比例,以4:6或者5:5建造。

至于“四川”舰……从海军建设的角度来看,“四川”舰甚至比“福建”舰还要重要一些,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作为CCA战机搭载舰,战时是大型航母的重要搭档和配手,更重要的是——作为类似于两栖攻击舰舰体的水面舰艇,076型航空攻击舰的建造速度非常快,且建造门槛也相对比较低,中国的700多家造船企业很有可能有三分之一左右都具备建造076型的潜能,但是能建造航空母舰的企业,即使战时火力全开可能也只有不到10家——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076型航空攻击舰,是可以用于战时暴兵的装备,就跟“埃塞克斯”级一样,一年爆出10艘20艘都跟玩儿一样,在大规模战争乃至世界大战的情况下,076型航空攻击舰这种舰型,就是我们搞舰海战术的重要装备,靠绝对的优势直接“淹死”对手。

总的来讲,无论是003型航母“福建”舰,还是076型航空攻击舰“四川”舰,仅仅是我们在航母部队建设上的一个重要节点,随着我们的装备建设越来越进入绝对的自由王国,之后这种节点只会越来越多——就让我们看好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