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海军需要全核舰队
十一长假又快到了,许多人已经在为出行做准备。和往年一样,自驾是人们最钟爱的游玩方式,占比预计超80%。国人能够享受长途自驾游的乐趣,沿途密集的加油/充电站是基本条件,缺了它们,您就只能周边一日游了。和这个类似,中国是否需要全核舰队的问题,本质是是否需要远洋作战的问题。如果像前苏联海军一样,水面舰队的职责只是掩护战略核潜艇到达近海堡垒水域,也许还真不需要。那么不是全核舰队就无法进行远洋作战了吗?对美国未必,因为它有遍布全球的基地(类比加油站),对中国海军来说,还真就如此,其根本性的障碍来源于两点:
一是岛链的封锁。在2017年笔者的《055是目标舰吗》一文中曾指出:“……不像美国海军,仅在中国周边即有韩、日、澳等实力盟友及上百海军基地可为依托,对单一舰队的持续作战和独立作战能力其实并无严苛要求;中国海军由于受到一、二岛链的严密封锁,一旦前出即可能同时遭受多个方位、多个维度(空中、水面、水下)的持续打击,因此未来无论是登陆、夺岛的正面作战还是冲出岛链的牵制作战,对单一舰队的持久作战、独立作战能力均有极高要求,这一窘境与当年的德国海军如出一辙。”由于中国海军在西太没有任何“加油站”,战时如果想要前出第一岛链,就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先行啃下岛链。这种方案不是不可行,比如先拿下琉球和菲律宾,东进的通路将自然敞开。只不过由于无法规避岛链后美航母战斗群的持续遮断与突击,这种正面硬啃将非常仰赖制空权,而且损失无论如何也小不了。二是带着油料补给舰前出作战。这种方案应当完全不予考虑:一个是油料补给舰如果想跟上航母而不至于自己就把油料耗光,体型必须和二战战列舰类似;再个是在一、二岛链间的凶险之地,正如上述“一旦前出即可能同时遭受多个方位、多个维度(空中、水面、水下)的持续打击“,如果对手再专门针对体型硕大且毫无自卫能力的油料补给舰动手,一旦被击毁则整个舰队将变成漂浮在海面的”死鱼“。再说了,在岛链间这种四战之地,能有多少机会让你从容地实施低速海上补给呢?因此,在没有全核舰队的情况下,要想把美海上力量从第一岛链区域驱离,中国海军唯有夺岛一途,更遑论驱离第二岛链了。
二是常规动力舰艇的战时自持力极为有限。中美在西太的海上对决必然是航母对航母,在此笔者假设中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是福建舰加清一色055这种当下最高配置。公开信息的福建舰和055的最大航速分别是30节和32节,续航则为8000海里和7000海里(在此假定这个数据是准确的)。得益于183米的长度及较高的长宽比,055的最高航速比福建舰更高,这个32节的最大航速很可能就是055的波障速度。同理,30节也很可能就是较为短胖的福建舰的波障速度,由此055战时跟上福建舰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前述8000海里和7000海里其实是两舰在20节以下的经济航速下的续航里程,战时如果维持30节上下的高速,则两舰的真实续航可能得腰斩,换算过来就是两舰仅维持4天的出动时间油箱就快见底了,如果不自带“油罐车”的话,最多出门两天就得回来。至于052、054系列就更不必说了,这种中小型舰艇一个是跟不上航母,就算跟上也是“一日游”,更像拖后腿的角色。因此,非全核舰队是无法冲出岛链展开大洋决战的,其战时只能做为前沿拒止/打击平台部署在东海和南海。
最后申明一点:没有全核舰队并不会成为收复台湾的重大障碍,如果我们的目标仅限于此的话。它影响的是我们无法将美国军事存在从西太清除出去、或者说结束战争的能力,这才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