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顶级肺癌专家宣布:我患晚期肺癌三年了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肿瘤中心的D. Ross Camidge教授,一生都在和肺癌打交道。
随着病情进展,他公开表示,自己已确诊非小细胞肺癌3年多——而这正是他毕生研究的肺癌类型之一。
撰文 | 汪航
D. Ross Camidge教授接诊过成千上万的肺癌患者,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病例之一。
今年5月,权威期刊《胸部肿瘤学杂志》发表了一项特殊的研究,作者为Camidge教授。文中,他分析探讨了临床研究人员该如何描述新型抗癌疗法的副作用,希望帮助其他医生更好地治疗肺癌患者。
这项研究也代表了Camidge教授的个人经历。论文发表时,他的同事中很少有人知道,这位曾改写世界肺癌治疗标准的医学专家,2022年被诊断出晚期肺癌。今年早些时候,他的病情进一步恶化,使治疗更加困难。
实际上,在过去三年里,Camidge只向少数人透露过患病情况。随着近期病情进展,他觉得,是时候承认自己也是一名肺癌患者了。
D. Ross Camidge/University of Colorado Cancer Center
一位顶尖的癌症专家确诊晚期肺癌
2022年6月,55岁的Camidge正处在医疗职业生涯的巅峰期。
他是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的Joyce Zeff肺癌研究主席,自2007年以来一直担任学校胸腔肿瘤临床及研究项目的主任,主导的胸部肿瘤项目每年将众多肺癌患者纳入临床试验,患者比例是美国排名第二的肺癌学术项目的两倍多,远高于当地平均水平。
但彼时,持续的喘息和背痛正困扰着Camidge。起初他以为只是肌肉拉伤,直到几周后,职业本能让他警觉起来。
“还是去看家庭医生吧。”2022年6月10日的就诊中,Camidge告诉接诊医生,“我是肺癌肿瘤学家,能不能安排一次胸部X光检查?”他回忆,“医生翻了个白眼,但还是开具了检查单。”
没过多久,Camidge收到了检查结果。当他在电脑上打开影像片子时,20多年的临床经验瞬间给出了答案——肺癌。“我看过成千上万肺癌患者的片子,对特征太熟悉了,那就是肺癌。”
当天,医生安排了加急CT。而此时,他的妻子正带着两个女儿在野外划船,“我告诉妻子情况不太好,但让她们先好好享受,别被我影响。”
傍晚,Camidge发挥医疗专长,进一步查看并解读了自己的CT报告:双肺、骨骼内都有沉积物,甚至脑部也出现了癌细胞转移。
随后的支气管镜活检进一步确认,Camidge患有非小细胞肺癌。戏剧性的是,这正是他毕生研究的肺癌类型之一。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中发病与死亡负担较重的疾病。从病理学来看,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其中NSCLC约占85%。数据显示,由于肺癌早期临床症状隐匿或不典型,约41%的患者在初诊时已进展至局部晚期或晚期(ⅢB-Ⅳ期)。
得益于医疗团队的协作,Camidge在四天内完成了全身扫描、活检、分子检测,并开始靶向治疗。通常来说,这一过程需要两周时间。
当Camidge完成所有必要的诊断流程并进行治疗后,“专业思维”开始褪去,现实的重担朝他压了过来。
“有两件事让我连续几天忍不住哭:一是别人对我稍微好一点,二是担心女儿们的未来,我害怕错过她们人生中的重要时刻。”确诊时,他的大女儿12岁,小女儿10岁,在Camidge他眼中,“她们还那么脆弱,我不想离开。”
开始治疗,发起公益活动
确诊肺癌后,Camidge做了一个特殊的决定:邀请他的学生、科罗拉多大学癌症中心成员Tejas Patil担任自己的主治医生。
“这不是传统的医患关系。”Tejas Patil认为,他和Camidge就像是网球教练和顶级运动员,“教练是一面镜子,能指出运动员容易忽视的地方。”言外之意,Camidge熟知肿瘤医学,但作为患者,他需要有人时刻提醒着。
2022年,Tejas Patil为Camidge制定了一套治疗方案:每天服用靶向药物,配合进行12周的化疗,之后再对病灶进行多次放疗。用Tejas Patil的话来说,这套治疗方案如今已经成为常用疗法,但在三年前,该方案并未广泛应用。
当年年底,Camidge完成放化疗后,进入了新的治疗阶段,他需要按时服药,并每隔90天复查一次。这是肺癌患者术后都要经历的观察期,也是较为难熬的阶段。
“复查前一周会变得特别焦虑,当别人提到未来怎么样,我会非常生气。”Camidge说,自己每次做完检查都会亲自到办公室查看报告,以第一时间评估治疗效果。
好消息是,在靶向药和放化疗等“组合拳”之下,他的治疗效果显著,体内肿瘤持续缩小。
“每次复查都是好结果,肩上积压的重担就卸下来了。”Camidge形容道,那种感觉就像是身处《绿野仙踪》的场景中,但色彩更加鲜艳,鸟鸣声也更响亮,“你会感到非常开心”。
为了不让“等待复查”变成“等待坏消息”,Camidge发起并推广了“90天挑战”——
在两次复查的90天间隔期,完成一件“一直想做却没做的事”,让复查前的时间不再只是等待。
他的第一个挑战是“从沙发到跑完5公里”。由于治疗后体力下降,这一目标他花了两个90天才实现。
Camidge参加90天挑战的照片
后来,Camidge还尝试了其他新鲜事物。他第一次去上瑜伽课,学了绘画和水彩画,去了一家心心念的餐厅,还买了一辆二十年前的敞篷车,尝试了射箭,重新整修了他的花园……
隐瞒病情3年后,他选择公之于众
2025年2月,在确诊近三年之后,Camidge的病情首次出现进展。他每季度的CT扫描结果显示正常,但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却异常升高。
进一步的PET扫描发现,右侧胸膜出现了新的病灶。多数情况下,肺癌发生胸膜转移已经属于Ⅳ期病变,即进入晚期,因为肺癌胸膜转移后肿瘤细胞不能通过手术或其他治疗完全根除。
业内公认的是,吸烟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首要病因,也是全球癌症及非癌症的主要可预防死亡相关因素。但Camidge教授从来不吸烟。
他说,“可能是50多年来,我无意中吸入了一些东西,它落在了我的一个肺细胞上,这导致该细胞中的DNA和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最终演变成癌症。”
这一次,主治医生为他调整了治疗方案,在化疗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一种基于抗体的治疗。
但副作用也比以往更明显,Camidge的脸上长出了更多雀斑,头皮出现结痂,头发也掉了一些。
好在Camidge的心态发生了转变。“刚得知病情进展是最恐惧的,因为它可能是死亡的第一声警钟”,Camidge说,“但现在,我已经听过这声警钟了,再面对复查时,不那么害怕,而是可以坦然接受”。
事实上,在2025年之前,Camidge教授一直对自己的病情严格保密,只要他的家人、医疗团队核心成员和主治医生Tejas Patil知晓。
复查和诊疗期间,为了避免遇到自己的患者,他特意选择了一个人员稀少的地方接受治疗。
“保护自己的一个方法就是不告诉别人,这样他们就不会区别对待你。”Camidge教授表示,他不希望别人用同情的眼光看自己。
此外,他还担心过早公开病情会影响职业发展。“当时我们刚买了新房,一直在装修,从经济角度来说,我需要用专业知识来获取报酬,而不是停下所有工作。”
Camidge教授希望自己能在胸部肿瘤学领域取得新的进展。“我曾经纠结过是否应该继续接收新的病人,到目前为止,我仍在创造价值、为患者服务。为以防万一,如果我的医疗行为出现异常,团队会及时提醒我。”
2025年病情进展后,Camidge认为,“是时候公开了”。
此时,他的财务状况趋于稳定,供职的医疗机构后继有人,能够独立承担患者诊治等工作;而他的两个女儿,也已经成长为16岁、14岁的青少年,有了承受能力。“我们没有说这能治好,也没有说它会消失,但强调了我正在接受治疗,以及爸爸的病人通常恢复得很好。”
“我做过的医学研究,让自己也受益了”
Camidge的一生都在和肺癌打交道。
1966年出生的他,19岁考入牛津大学医学院,而后前往剑桥大学攻读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拿到博士学位后,Camidge回到牛津完成了临床训练,最终将肿瘤学作为专业方向。
在英国和苏格兰癌症中心工作期间,Camidge曾在著名跨国药企阿斯利康担任职务,参与了早期靶向药物的研发。
Camidge解释了他为何专注肺癌领域的原因。“我在阿斯利康工作期间,正值首批靶向疗法研发,一些肺癌患者治疗后疗效很好,我认为这个领域即将迎来爆发。同时,我接诊的癌症患者往往很沮丧,我想帮助他们。”
2005年10月,他被科罗拉多大学的药物研发氛围所吸引,加入该校担任胸部肿瘤项目主任。在他的带领下,科罗拉多大学胸部肿瘤项目从一个小型团队,成长为国际知名的肺癌研究中心。
如今,当Camidge接受肺癌治疗时,其中使用的部分诊疗项目,正是他过去20年参与研发或推广的医学成功。“我从自己做的一些研究中受益,这很酷。”
医学生涯中,Camidge获得过不少荣誉,他最珍视的,是克莱尔蒙特大学2014年颁发的“医师指导认可”,以表彰他对年轻医生的培养。
即便确诊肺癌后,他也没有放弃教学工作。医学博士、胸外科研究员Alec Watson回忆,自己入职后没几天,Camidge就主动告知了病情。在Alec Watson的眼中,他的教学方式充满人文关怀。
此外,Camidge还在确诊后开设了一档名为《癌症如何塑造我》的播客节目,采访了世界各地许多经历过癌症或正与癌症打交道的人。在这期间,他并未告知对方自己的诊断结果。
“有一期采访了一位临终关怀师,我提出的一些问题显然和普通人不一样。”Camidge表示,只有他知道,那些问题是自己的真实困惑。
而在此前研究中,Camidge曾提到一位难以忍受治疗副作用的肺癌患者,随着病情的公开,人们才意识到,这就是Camidge教授的患癌经历……
资料来源:
1.World Lung Cancer Expert Diagnosed with Advanced Lung Cancer
https://news.cuanschutz.edu/cancer-center/ross-camidge-lung-cancer-diagn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