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讲古:丁工呂宫成正晶星空
甲骨文【丁(口字形)叵(匚丁、报丁)】词例:丁卯、丁丑、丁亥、丁酉、丁未、丁巳。叵(报丁)、大丁、中丁、且丁。父丁、兄丁。
贞人名。戊子卜丁贞弗來……
在天为星,在地为城。满天星,遍地城。引用为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春秋战国时代有县邑数百。《史记·天官书》记载91个星官,约551或558颗恒星。
《汉书·地理志》记载汉平帝时期,有县邑1314个,道32个,侯国241个,合计1587个县级行政区。魏晋时期,吴国太史令陈卓绘制的《全天星图》包含283组共1464颗恒星,整合了甘德、石申、巫咸三家的观测数据。
唐代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星图(约705-710年)记录了约1350颗恒星,采用黄赤道带分区绘制,是现存最早的中国星座星图。
北宋元丰年间黄裳主持制作的苏州石刻天文图收录了1440颗恒星,坐标误差小于1.5度。
甲骨文【晶(品字形:恒星)參(三星)齊、星(生字两侧二口或五口会意:五大行星)晴】词例:新大晶(星)并火。木晶(星)。大星。
恒星位置相对比较固定,行星巡回于黄道。引用为晶莹。五星。
甲骨文星字又用作晴。夜间雨消云散见星月。
形声字:晴。引用为阴晴圆缺。
天tian丁ding正征zheng成城cheng盛晟sheng晶精京jing齊qi晴qing星xing冥ming
邑yi呂lv宮工功攻gong红讧hong雍雝yong
甲骨文字诂林201天305邑489女正821征823正826韋1142晶1382星2124齊2179丁2300衛2440成2905工
甲骨文【戌(长柄斧)】词例:甲戌、丙戌、戊戌、庚戌、壬戌。
甲骨文【成(丁戌)】词例:在成。
用作大乙之名。成(成汤)。羌用自成、大丁、大甲、大庚……
持戌守城。引用为成功。成绩。成效。
衍生城字,引用为城堡、城市。
甲骨文【天(正面直立人形头部丁字会意)邑(正坐人形头部丁字会意)】
难忘的家乡,不灭的乡愁。理想的邦國,梦幻的天堂。引用为天(大)邑商。食邑。
衍生悒字。悒愤(忧愤);悒戚(忧戚)。《楚辞·屈原·天问》武发杀殷何所悒?载尸集战何所急?《说文》悒,不安也。《韩诗外传》于是楚王盖悒如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君子终身守此悒悒。《苍颉篇》悒悒,不舒之貌也。
形声字:籍。引用为祖籍、籍贯。
构件趋同。
商代角父戊㝃鼎金文【冥(分娩形)】有子字构件。甲骨文【冥(分娩形)】简化为丁(口字形)字构件,代表孩子头颅。后演绎为星君转世投胎为人。科举有文曲星。水浒传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或可理解为分封制下王侯子弟皆有食邑。每生育一个孩子,就开拓新建一座城邑。故而以为丁日(先庚三日)大吉。
甲骨文【正(止丁)征(彳止丁)政(正攴)韋(围在城外)衛(保卫城池)】词例:王在正月。王來正(征)人方。王勿正(征)鬼方。鬼方征我。
于……未政……于岳。
讨伐四凶,公审罪犯,踏平贼巢。引用为堂堂正正。保衛。
衍生征政、偉圍字,引用为征伐、征服,政治。伟大,围绕、包围。
甲骨文【宫(二城间有甬道)雝(有护城河)雍】
甲骨文【(二城间有甬道)呂(城墙外有坡道)工(简化字形)】词例:多工、百工、左工、右工。工衛、北工。今春众有工。我吏有工、无其工。工(贡)典、工(贡)牢、工(贡)父甲三牛。帝工蚩我。司工(司空)。王其令山(或释读为火)司我工。工方。
【左】字或源于左工二字合文。
城墙外挖掘壕沟,就近堆土为坡道,方便运输土石筑城。引用为百工。土木工程。
或直接理解为【城墙外有道路】,但这样就变成了完成态。以静态的【城墙和道路】来象征工程。衍生全字。引用为完全。安全。
形声字:竣。引用为竣工。
全quan夋逡qun竣jun
甲骨文字诂林1976【㒰(三角形城外有道路)全】字形似乎是工的异体字。
㒰 quán 同“全”。《説文•入部》:“㒰,完也。从入,从工。全,篆文㒰,从玉。”
词例【工典】,于省吾释读为贡典,并列旁证:宀万賓、朕賸、化货,金文【工册(二字合文)、豆册(登册)(二字合文)】。
词例【有工】赵锡元解释为工匠服役为商王制作手工艺品。衍生贡字。引用为贡品。
词例【帝工】柯昌济以为帝鸿。《史记·五帝本纪》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山海经·西山经》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
甲骨文字诂林1781【鸿(工鸟)】用作地名。
甲骨文字诂林503【女李(女木工)妅】用作方国名。
妅 hóng 古同“娂”,古女子人名用字。【集韻】胡公切,音紅。女字。一作娂。
甲骨文字诂林738【𢀛(工口)】用作方国名。工(攻)方。
城墙外掘土,就近堆土为坡道以便攻城。故而字形结构恒定。于省吾误以为某种工具(有人解释为夯土木锤)用时向下,不用时向上安置。
甲骨文字诂林3373【攻(工攴)】词例:禽子攻(人名)。
工攻gong更geng
甲骨文【攻(工攴)更(丙攴)㪅】字形结构类似。但分别在城外与城门内。每年一个月劳役,筑城修桥铺路,轮流值守。引用为攻守兼备。更役、更替。攻围(攻敌时切断敌人要塞与外界的交通,予以四面包围);攻无不取(只要进攻,必能夺取)。《左传·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孙子·谋攻》其次伐兵,下政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舂米破壳,雕刻制器。引用为攻玉(琢磨玉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吕氏春秋·上农》农攻粟,工攻器,贾攻货。《国语·楚语上》庶民攻之。《汉书·董贤传》贤第新成,攻坚。《广雅·释诂三》攻,治也。
引申为以药物治疗疾病。攻疗(治疗);攻熨(原指以药物炒热敷患处,散寒止痛。引申为改正);攻泻(饮服烈性药物使之宣泻)。《周礼·天官·疡医》凡疗疡,以五毒攻之。《墨子·兼爱上》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
……
甲骨文字诂林2905【(城墙外有坡道)工(简化字形)】葉玉森、郭沫若释读为工。孙海波认为祖庚祖甲以后简化为工字形。
史獸鼎金文【工】词例:立工于成周。(周公筑洛阳城。立工可理解为奠基开工)
城墙外挖掘壕沟,就近堆土为坡道以便攻城,或方便运输土石筑城。引用为共工。司工(司空)。《管子·揆度》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周官第二十二》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地利。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周王室与鲁、郑、陈等国设置司空,宋国因避武公讳改称司城。主管土木工程,主要任务是筑城。春秋时管理土地的职掌并归司空,职掌测量土地的远近,辨别土地的好坏,以便授予民众耕种,并确定赋税的征收数额。司空因掌管全国土地,所以《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陈国向郑国投降时,“使司空致地”。
筑城并按时令宵禁朝会管理國人(市民),百姓过上有秩序的生活。《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1942年出土)》:“共工夸步十日,四时□□,□神则闰,四□毋思,百(?)神风雨,晨祎乱作,乃□日月,以传相□思,有宵有朝,有昼有夕。”注:夸是舞的异体分化字。十日指甲至癸十干。夸(舞)步十日有祈祷四季风调雨顺的含义。
与军事紧密相关的司空。《尚书·牧誓第四》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師氏,千夫長、百夫長,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予其誓。《梓材第十三》汝若恒,越曰:『我有師師。』司徒、司馬、司空、尹、旅。
制作各种守城攻城器械。引用为军工、工匠。【詩·小雅】工祝致告。【傳】善其事曰工。【疏】工者巧於所能。(于省吾释读工官,是名词)。【書·堯典】允釐百工。【禮·曲禮】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獸工,草工。《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子张》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周禮·冬官考工記】審曲面埶,以飭五材,以辨民器,謂之百工。《考工记·总目》凡攻木之工七。《周礼·天官·大宰》以九式均节财用……五曰工事之式。
《战国策·赵策》得赵人 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劳绩,功绩。功效。《周礼·春官》凡师不工则助牵王车。《韩非子·五蠹》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
衍生攻功红讧字,引用为攻守兼备。功劳。红橙黄绿蓝紫。内讧。《墨子·公输》公输盘为 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 宋。【書·禹謨】九功惟敘。《说文》功,以劳定国也。
【韻會】大功,小功,喪服名。謂治布有精麤之分。或作紅。史記漢書,大功小功,作大紅小紅。
《诗·大雅·召旻》蟊贼内讧。【傳】潰也。【箋】爭訟相陷人之言也。【說文】讧,䜋也。【玉篇】潰也,敗也。【增韻】亂也。
又【韻會】通作虹。【詩·大雅】實虹小子。【傳】虹,潰亂也。
注:甲骨文另彩虹🌈的象形字。
邛 qióng 《诗经·陈风·防有鹊巢》防有鹊巢,邛有旨苕。汉·毛亨·传:「邛,丘也。」唐·孔颖达·正义:「美草多生于高丘也。」(城防上长草,有燕雀筑巢)
更役之劳。滥用民力则为弊病(穷困)。《诗经·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亦孔之邛。汉·毛亨·传:「邛,病也。 」【註】惑於邪謀,不能斷以從善,故致亂也。
《诗·小雅·巧言》匪其止共,维王之邛。【註】讒人不能共職,徒爲王病也。
演绎为共工穷奇。【書·堯典】驩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帝曰:‘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左传·文公十八年》少嗥氏有不才子,毁信废忠,崇饰恶言,靖谮庸回,服谗搜慝,以诬盛德,天下之民谓之穷奇。杜预注:“谓共工。其行穷,其好奇。”孔颖达疏:“行恶终必穷,故云其行穷也;好恶言,好谗慝,是所好奇异於人也。” 《史记·五帝本纪》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正义】:讙兜,浑沌也。共工,穷奇也。鲧,檮杌也。三苗,饕餮也。左传云“舜臣尧,流四凶,投诸四裔,以御魑魅”也。
……
金文【空】词例:空(容)二斗。
形声字:容。引用为容量。
引用为司空。《尚书·舜典》僉曰:「伯禹作司空。」《洪範第六》八政:一曰食,二曰貨,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日賓,八曰師。《立政第二十一》虎賁、綴衣、趣馬、小尹,左右攜僕、百司庶府,大都小伯、藝人表臣、百司,太史、尹伯、庶常吉士,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夷微、盧烝,三亳、阪尹。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周王室与鲁、郑、陈等国设置司空,宋国因避武公讳改称司城。主管土木工程,主要任务是筑城。
成帝绥和元年,更名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哀帝建平二年,复为御史大夫;元寿二年,复为大司空;光武建武二十七年,去"大"字改为“司空”,掌水土事。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止事,则议其利,建其功。 凡 四方水土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与太尉、司徒合称三公。
……
字形简化。
城墙外挖掘壕沟,就近堆土为坡道,方便运输土石筑城。此法筑城期间容易被敌人袭击,即将完工时需清除坡道。后世改进方法,故而字形简化。
或直接理解为【城墙外有道路】,但这样就变成了完成态。以静态的【城墙和道路】来象征工程,似乎不如动态。虽然堆土筑城看起来不太聪明的样子……
甲骨文字诂林2905【(城墙外有坡道)工(简化字形)】葉玉森、郭沫若释读为工。孙海波认为祖庚祖甲以后简化为工字形。
字形趋同。
甲骨文【工(城墙外有道路)壬(日行黄道)示(祭祖通道)】三字皆为通道,故而字形趋同。
甲骨文字诂林82【任(人工)仜】多任。乎任。乎取□任。史其执○任。
甲骨文字诂林179【乙任(人乙工)】甲辰卜王雀隻(获)……侯~。
更役筑城修桥铺路一个月临时委任的监工。引用为任免。作为鹰犬爪牙,难免里外不是人,故而往往被执隻(获)取。作为诸侯附庸,与男爵相当。《尚书·禹贡》二百里男邦。《史记夏本纪》作【任国】。
仜 hóng 大腹便便,体肥。【玉篇】胡東切【唐韻】戸工切【集韻】胡公切,音紅。【說文】大腹也。
甲骨文字诂林【母壬(女壬)二字合文】衍生妊字。引用为妊娠。作为身孕的形声字。
孕yun妊ren身娠shen
甲骨文字诂林3509词例【(工工)示壬(二字合文)】
一般而言,认读示壬工(简化字形)三字,需要根据上下文,排除示壬二字之后,剩下的才是工字。
李孝定以为象矩,并列金文【矩(正面直立人形手持工字形矩尺)巨(简化字形)】为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與巫同意。古文工从彡。〖注〗徐鍇曰:“爲巧必遵規矩、法度,然後爲工。否則,目巧也。巫事無形,失在於詭,亦當遵規榘。故曰與巫同意。”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
工 gōng 工部大堂(工部尚书。大堂:明清时对中央各院、部、司长官的恭维称谓);工正(古官名。主管工艺之事);工师(古代官名。掌管百工);工官(周礼官名。属冬宫。汉代时负责工艺、器械、武器制造等);工尹(官名。掌管百工及官营手工业)。【書·堯典】允釐百工。《荀子·王制》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剩,便备用,使雕琢文来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
自制工具兼职服务业的各种技工。引用为乐工。工师(乐师);工瞽(古代乐官)。
唐· 韩愈《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
技巧。如:「唱工」、「雕工」、「巧夺天工」。
唐·李白〈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诗:「为我草真箓,天人惭妙工。」
〈动〉擅长;善于。工于心计;工于书画。《韩非子·五蠹》工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法。《乐府诗集·上山采蘼芜》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形〉工奇(精巧奇特);工捷(精熟敏捷)。异曲同工。《战国策·魏策》此非兵力之精,非计之工也。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
《诗·小雅·巧言》匪其止共,维王之邛。【註】讒人不能共職,徒爲王病也。
演绎为共工。
历代皆筑城,上至高辛氏、颛顼、黄帝、炎帝等时期,下至舜、禹时期,皆有共工,非止一人。
空工→孔壬。空工→康回。显然壬回都是字形讹变的结果。孔康则是同义(近义)替换。
传说中的共工,又名孔壬,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炎帝的后裔,祝融的儿子。在早期的文献中,共工是尧的臣子,之后演变为古帝王、部落首领,后再转变为神话中怒撞不周山、破坏天体秩序的天神。
又名康回。《楚辞·天问》康回凭怒,地何故东南倾?《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传说中依次被颛顼、帝嚳、尧、舜、禹降罪惩罚的共工。《淮南子·兵略训》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史记·律书》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害。
《史记·楚世家》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
【書·堯典】驩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帝曰:‘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孟子·万章上》舜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
《荀子·成相》禹有功,抑下鸿,辟除民害逐共工。《荀子·议兵》尧伐欢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此四帝、两王,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
字义引用逻辑分析如下:
①选址挖掘壕沟排积水,防暴雨洪涝灾害。计算工程量,堆土为坡道,运输土石筑城。引用为司工(司空)。土木工程、容量、容積(积)。成绩、功绩。功亏一篑、功败垂成。功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功成名就(建立了功业,才有名声。后指功绩、名声皆得)。功德无量(liàng )。《孟子·梁惠王上》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周礼·司勋》国功曰功。
成效、功效。事半功倍、徒劳无功、急功近利、论功行赏。《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事情;工作。《书·益稷》惟荒度土功。《诗·豳风·七月》嗟我农夫,我稼既同(集中),上(通“尚”,还)入执宫功(室内的事)。《诗·大雅·崧高》登是南邦,世执其功。《庄子·天地》事求可,功求成。《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故男不群乐以妨事,女不群乐以妨功。
《汉书·食货志上》内兴功作,外攘夷狄。《三国志·魏书·董卓传》陇右取材,功夫不难。《北史·隋高祖文帝本纪》始令人以二十一成丁,岁役功不过二十日,不役者收庸。
②集中人力物资,兴修城市道路桥梁水利工程,防范四凶。引用为稅貢賦役。更役。贡奉(进献物品给朝廷)。《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说文》贡,献功也。《周礼·大司徒》以令地贡。注:“贡地所生,谓九谷。”《周礼·小司徒》以任地事而令贡赋。注:“谓九谷三泽之材也。”
贡者,自治其所受田,贡其税谷。——《考工记·匠人》注
《汉书·食货志》引董仲舒云:“(秦)月为更卒。”征发对象为已傅籍并合乎应役标准的丁男,服役范围主要是中央或地方的各类土木石建筑工程,期限为一个月。汉制,服役年限自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每人每年在本郡或本县服役一月,可出钱二千雇人替代,称为 “践更”。
③在天为星,在地为城。满天星,遍地城。引用为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卫星城。城堡、城市。安全、完全。竣工。
恰巧的是,历代星图记录的恒星数量与县城数量差不多。
战国七雄有县邑数百。《史记·天官书》记载91个星官,约551或558颗恒星。
《汉书·地理志》记载汉平帝时期,有县邑1314个,道32个,侯国241个,合计1587个县级行政区。统计数据显示,实际的县邑、道、侯国数量为1578个(其中道30,侯国178,县邑1370)。
公元189年东汉十三州“凡郡、国105,县、邑、道、侯国1180,民户9,698,630,口49,150,220。
魏晋时期,吴国太史令陈卓绘制的《全天星图》包含283组共1464颗恒星,整合了甘德、石申、巫咸三家的观测数据。
唐代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星图(约705-710年)记录了约1350颗恒星,采用黄赤道带分区绘制,是现存最早的中国星座星图。 唐代:最兴盛时期(开元盛世)全国有1600个县,平均每县约3万人口。
北宋元丰年间黄裳主持制作的苏州石刻天文图收录了1440颗恒星,坐标误差小于1.5度。
④讨伐四凶,踏平贼巢。上兵伐谋。口诛笔伐,循循善诱,弃暗投明。引用为堂堂正正。征服、征伐。攻克、攻心为上。内讧。穷困。攻车(古代的一种兵车。用于进攻);攻钞(攻打劫掠)。《孟子·万章上》舜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荀子·议兵》尧伐欢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此四帝、两王,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
汉· 贾谊《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论语·先进》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左传·宣公二年》攻灵公于 桃园。《说文》攻,击也。《战国策·秦策》宽则两军相攻。
致力研究,专心从事。攻苦食淡(致力于勤苦之事,食用无味之物。引申为艰苦自励,一心求学);攻苦(从事于劳苦之事。多指苦心求学);攻习(攻读;奋力学习)。唐· 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