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联大踢馆:撒泼打滚演讲背后的治理辩证
有人问美国人,“谁是你们的敌人?”回答:“美国!”美国总是在用美国的一半击败一半的美国。又有人问,“世界在哪里?”回答:“美国!”“那美国在哪里呢?”“在世界!”美国人总觉得美国就是世界,世界就是美国。世界一切事务,美国都视为自己的事务,而美国自己的事务,又总是牵动世界的神经!美国外部的世界在说,受到美国的粗暴干涉;而美国的内部,在受到整个世界的干涉。
可预知的联大程式、可预知的表达内容,到了川普这里,就成了“不可知”。借故提词器黑屏,川普直接抛开议程预知的讲稿,天马行空。原本限定15分钟的演讲,川普尽情发挥了4个15分钟。
延续了上一届对联合国的抨击,川普这次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抨击联合国和全球主义,并顺带抨击参会的国家和他们的政府以及个别要员。
“全球变暖?根本不存在!”、“你们的国家见鬼去吧!”。川普演讲中金句频出。
与其说这是一场外交演讲,不如说是一次川普针对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踢馆”行动。川普用他标志性的直接和好斗语言,将联大变成表达“美国优先”理念的舞台,并把他的“MAGA(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推向“MAGA(MAKE ALL COUNTRIES GREAT AGAIN)”。
01 舞台事故与政治戏剧:故障背后的双重叙事
踏进会场前的扶梯故障事件为整场演讲定下基调。
“我从联合国得到的只有一部坏了的自动扶梯,以及坏了的提词器。幸好第一夫人身体很棒,我的身体也很棒,我们都没有摔倒。” 这种个人化、情绪化的抱怨看似不合外交礼仪,却巧妙地具象出联合国效率低下的问题。
联合国大会厅的扶梯突然停运,提词器黑屏,川普即兴发挥的近一小时脱稿演讲,成了对多边主义体系的一封激烈“战书”。
川普更是借此翻出陈了20年的旧账——2005年左右联合国总部翻修工程,他声称自己当时5亿美元的方案还包括了大理石地面墙面,但联合国最终花费了20亿至40亿美元。这一指控直指联合国存在的腐败和低效问题,并成为支撑他拖欠会费最充分的理由。
白宫强硬指责自动扶梯事件和提词器事件系联合国员工蓄意为之,并称会前已有联合国员工戏称要针对川普拖欠会费一事做一些针对川普的恶作剧。但这些“意外”却被川普拿来作为突破演讲时限、抛开预定讲稿的铺垫,又未偿不是川普设计的“意外”呢?
02 对外主权绝对和对内主权有为:川普的全球治理和国家治理观
川普演宣称:“世界之所以如此美丽,是因为每个国家都独一无二——但要保持这种状态,每个主权国家都必须有权控制自己的边界。”当然,在移民问题上,每个主权国家亦有义务控制自己的边界。川普批评联合国“通过移民问题资助对西方的攻击”、浪费联合国经费,并指责欧洲国家为者虚伪的“政治正确”而纵容非法移民、乱了自己,还特别点名抨击伦敦市长。他将移民问题上升到国家认同层面,指出失控的移民潮正在改变国家的根本结构。
川普声称一己之力“结束了七场战争”,而联合国却“连一个电话都不曾打来过”。意即:有效解决冲突靠的是主权国家的行动力,多边空谈于事无补。这是他在国际冲突立场上的主权坚持。
借故联大会厅的扶梯突然停运,川普质疑联合国存在的意义,“我独自结束七场战争,联合国在哪里?”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冲突,需要行动,但联合国只会“写几句臭诗!”联合国理应维护国家主权,解决移民问题,但却让自己成为移民问题的制造者。
虽然全球3/4的国家已经对巴勒斯坦独立建国达成一致,但川普认为,这3/4的国家是“少数”,而且只要他认为是“少数”,那就是“少数”,凸显一意孤行的单边主义作风。他奉行“主权绝对主义”,即国家主权高于一切国际规则与合作。
川普站在联大会议这个舞台上,极力推销他治下的美国。他声称,他通过控制边境移民,营造国内安全的治安环境;推出的减税方案激发了全球投资美国的热情;挥舞的关税大棒为美国重新赢得世界尊重;还要向诸多州县派遣部队夺回华盛顿等等。他将气候变化称为“骗局”,在国内推崇化石能源。他处理国际事务无一例外地都与“美国优先”的主张直接挂钩,抛弃单纯的“美国霸权”“美国奉献”理念。在主权与边界、经济与能源、权力与治理以及民众与叙事等治理维度方面,无不体现出其美国(联邦)优先、对内主权有为的治理理念。毋庸置疑,他的联大发言,不仅是面向世界听众,更主要的是面向美国民众。
03 能源现实主义与气候怀疑论:挑战绿色共识和环保行动
川普将气候变化称为“有史以来对世界上犯下的最大骗局”,讥讽气候学说把正常的“天气变化”解释为“气候变化”,制造危言耸听的“全球变暖”“最大骗局”。并声称可再生能源“毫无用处”“又贵又糟糕”,公然与全球科学共识完全相悖,彻底否定当前国际环保议程。破除“新能源”神话后,他立起自己的一套独特的能源现实主义诡调:“在白宫,大家都不直接说‘煤炭’,而是说‘清洁的、美丽的煤炭’”。这种语言上的包装试图为传统化石能源正名,反映其务实能源政策取向。
川普还将能源问题与地缘政治、经贸伦理捆绑,指责欧洲、印度购买俄能源的行为,定义为对“持续战争”和冲突的资助,重塑能源贸易的道德维度。
当然,川普并不反对环保,并揶揄环保组织无视非洲倾倒的垃圾能漂到美国海岸的现实,却对乱扔的几个烟头喋喋不休,并质疑当前绿色能源路线的可行性。他声称:“如果你不摆脱这个绿色骗局,你的国家就会失败”,将能源政策与国家竞争力直接挂钩,反映了其经济优先的治理思路。
04 全球化的悖论:究竟应该退缩还是扩张?
川普毫不掩饰其坚定的“逆全球化”立场,但透过表面却能发现其存在的退缩主义实质上可能是一种新型扩张策略的悖论。
川普延续第一任期内的包括对多国加征关税、削弱世界贸易组织作用等政策,在演讲中猛烈抨击全球主义,强调国家边界和控制权的重要性。这种立场表面看,确实代表了美国的战略收缩。
然而,这种“退缩”或许恰恰是为了一种更加有利于美国的“扩张”。川普威胁全球的关税大棒基本奏效,威胁北约的军费增长已经奏效。这次他要求协同实施对俄罗斯实施“强大关税”,揭露欧洲国家的虚伪——通过采购俄能源“资敌”,只有协同“采用完全相同的措施”,他的策略才能生效。这是以退缩为筹码,迫使其他国家接受美国的贸易规则。
川普实际上是在推动一种基于双边交易的新全球化模式,以替代二战以来美国主导建立的多边主义体系。这种模式不再依赖国际组织和规则,而是强调国家间的直接交易和实力博弈。
川普“推动了逆全球化趋势,冲击现有国际秩序,但也促使世界其他国家寻求新的合作模式”。这种悖论使得川普的“逆全球化”举措可能意外成为新型全球化的催化剂。
05 领导风格与政治实质:七岁孩童亦或战略大师?
川普在联大的表现以及其他一些场合的表现,总是被为“不着调”,但川普的高度显然不是常人所能及,其看似随性的言行背后,或许有着精确的政治计算。
川普在联大演讲中展示了一种反传统领导风格。他不在乎外交场合的惯例礼仪,不遵循提词器的约束,不回避敏感话题。这种风格在外交场合显得突兀,完全吻合其国内支持者期待的“政治素人”形象。
然而,这种嗔痴表象下隐藏着明确的政治意图。川普在联大讲话中重点强调的移民、主权、能源等议题,是川普几十年来的一贯坚持,也是其国内竞选活动的核心主题。观察家们多言其演讲目标受众可能首先是国内支持者,而非在场的各国代表。而我要说,川普只是自我实现其内心的价值主张,根本不是为了迎合国内支持者而抛出的议题。他过去是在引领国内支持者,现在他要引领世界支持者。
值得注意的的是,川普看似好斗的言辞背后,也存在务实妥协的一面。在某些国际争端中,我们也经常见证川普又一次、再一次“退缩的时刻”,他自称为“灵活性”。这种战略灵活性表明,其好斗姿态可能更多是一种谈判策略。
川普对技术和企业家的推崇与对专家的不屑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反智主义倾向看似滑稽,但反映了他对精英主导的全球化叙事的抗拒,以及对其民粹主义基本盘的忠诚。大人物总是表现出自己的悖论,他们自诩为精英,要主导历史的进程,却又往往抗拒精英主导的叙事,而欣赏“人民创造未来”的愿景。战胜他的,只有他自己。
川普的挑战,无疑遭到众多与会代表的抵制与反驳,但驳论和立论都依赖实力,语言再有力,都抵不上拳头的威胁,“丛林法则”仍然是通行法则。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国际合作依然是务实之举”的强调,似乎仍然还是被川普定义的“措辞强硬的信”,古特雷斯同时承认,“联合国的基本原则正面临严峻挑战”,本质上还是“然后从不跟进”,“都是空话”,“并不能解决”问题。欧盟国家领导人在会议间隙紧急磋商,讨论如何应对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但无论如何讨论,可能结局还是得接受川普的威胁。
全球南方国家似乎已经从川普的言论中看到了新的机遇。随着巴西、印度、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增强,一个更加多元、包容的国际秩序正在成型。
川普的联大表演看似混乱无章,但并不排除意外成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催化剂的可能。联合国总部那台卡住的扶梯,恰如其分地隐喻当前全球治理的困境:系统老化、效率低下、矛盾重重、号召力弱化,在其中行走的各国领导人,必须找到新的前进方式。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川普可以扬言要把旧的秩序砸得稀巴烂,但“重建一个新秩序”的蓝图,无论讲的有多么动听,理想有多么丰满,在波诡云谲的国际形势下,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幸运的是,川普的发言算不了什么,川普代表不了美国,美国也驾驭不住川普。与会者尽情享受观看川普表演的乐趣,却也能抛开川普无需顾忌地与美国交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个奠定“中国”国名的理念在近百年来,已经成为美国的象征,可以说,美国就是中国,而中国也是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