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新政:当美国政府把头埋进数据荒漠

鸵鸟新政:当美国政府把头埋进数据荒漠

撰文:雅礼学人

2025年9月27日星期六

饥饿在美利坚的土地上蔓延,而华盛顿的回应令人瞠目——他们选择闭上统计的眼睛。美国农业部一纸公文,宣布取消运行三十年的年度粮食安全调查,理由竟是调查“政治化”“无关紧要”。这波操作,连被误解千年的鸵鸟看了都要摇头:原来“美国再次伟大”的秘诀,是让问题“眼不见为净”!

一、鸵鸟三件套:不看、不听、不统计

砍援助挥刀快:共和党人推动的“美丽大法案”手起刀落,美国最大的反饥饿计划SNAP首当其冲,数百万低收入家庭的口粮岌岌可危。

涨物价不含糊:特朗普时代的关税遗产持续发酵,普通家庭餐桌成本暴涨4900美元,面包牛奶化作奢侈品。

停调查最果断:当饥饿数据连年攀升(2023年粮食不安全率已达13.5%),政府却精准切断追踪系统,仿佛饥饿是APP通知——关闭推送就能消失。

数据消消乐:饥饿的“被消失”艺术 

农业部声称要用“更及时、更准确的数据集”替代,却对具体方案讳莫如深。终结饥饿联盟主席埃里克·米切尔一针见血:“饥饿不会仅仅因为不再被追踪而消失。”这背后是套娴熟的“苦难隐形术”:

责任转移术:当系统性缺位失去数据佐证,饥饿便沦为“个人失败”。政客们重拾“糟糕预算论”“懒惰选择论”,将国家失职转化为公民原罪。

问题降维术:饥饿本是交织工资、医疗、地理的“系统性问题”。数据消失后,多维危机被压扁成单薄个案,沦为政策边缘的“例外”。

现实美颜术:持续统计饥饿等于承认“富裕美国”的永恒疮疤。停止调查后,政府得以编织新叙事——饥饿是零星杂音,繁荣才是主旋律。

学鸵鸟,却连谣言都抄错版 

最讽刺的莫过于,现实中的鸵鸟遭遇危险时迅猛奔跑、奋力踢击,唯独不会把头埋进沙中——科学早已证伪这个百年谣言。而本届政府,偏偏挑中了这个被戳穿的错误版本作为政策指南!当民生危机如饿狼扑来,他们却效仿虚构的鸵鸟,把脑袋深深埋进数据的沙丘,以为遮蔽双眼就能驱散饥馑的阴影。

饥饿不是按下静音键就会停止的腹鸣,贫困不是关闭统计表就能抹去的数字。 当政府亲手拆除监测社会体温的统计仪器,无异于给系统性失职盖上绣着“无关紧要”的遮羞布。米切尔的警告在数据荒漠上回荡:“不追踪,不代表不存在。”当超市货架前的犹豫、深夜厨房里的叹息从国家统计中蒸发,“美国伟大”的叙事,还能在饥饿的沉默中支撑多久?

这哪里是“精简调查”?分明是给国家良知蒙上统计黑布。毕竟,当饥饿率持续攀升,尤其是当权者宁愿视而不见时,假装“伟大”的戏码确实需要数据黑箱作为舞台布景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