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募资58亿元“杀”入Robotaxi,地平线胜算几何?

500

作者 | 赵栀

编辑 | 趣解商业资讯组

9月26日,地平线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以每股9.99港元的价格配售约6.39亿股股份,估计所得款项净额约63.3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8.14亿元)。这一价格是以9月25日收盘价折让约5.75%的价格得来的。

500

图片来源:公告截图

地平线在公告中称,此次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扩大海外市场业务,加速国内市场业务扩张;投资研发以进一步提升技术能力;投资新兴领域,例如与Robotaxi相关的计划;对上游及下游业务合作伙伴进行策略性投资。

此次融资用途,再一次体现了地平线对Robotaxi业务的重视。

1.“杀”入Robotaxi

地平线进军Robotaxi领域并非突发之举。9月11日,地平线宣布,在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上,与哈啰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Robotaxi运营场景和需求,发挥各自技术优势,共同打造极致低成本、高安全、高可靠、高可用的智能驾驶技术,实现Robotaxi的商业成功,共同打造行业标杆产品。

与哈啰的合作,意味着地平线正式入局Robotaxi领域,但相较于这个赛道的大多数玩家,地平线并不直接造车,外界因此称其为“不造车的特斯拉”。

具体来看,地平线将为哈啰Robotaxi车队提供包括L4级自动驾驶软件算法、车规级域控制器及配套硬件等核心软硬件系统,哈啰作为运营商则专注于场景数据积累、运营优化和商业化。双方合作,是“技术基座公司+运营商”的强强联合。

500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作为专注于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智驾科技公司,地平线布局Robotaxi领域或许有些突然,但并不令人意外。

当前智能驾驶从L2到L4的加速跃迁已成行业共识。Robotaxi是L4级自动驾驶的重要应用和商业化场景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根据瑞银报告预测,到本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Robotaxi服务市场的潜在规模将达到1830亿美元,届时全国将有约400万辆Robotaxi投入运营。

此外,在政策、技术、成本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的推动下,Robotaxi 商业化落地拐点已至。东吴证券发布的《AI + 汽车智能化系列之十——看好 Robotaxi 商业化落地拐点已至》报告预计,到2030年,Robotaxi 市场规模将达 2000 亿元,占 B 端共享出行比例有望提升至 36% 左右。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他相信,辅助驾驶这个领域三年内可以脱手,五年内可以闭眼,十年可以睡觉。三五年后,老百姓将能够享受到辅助驾驶带来的便利。

由此可见,对于一家智驾公司而言,Robotaxi 市场不仅有望成为地平线的“技术护城河” ,还将成为其新的增长点。

2.地平线的现实挑战

今年上半年,地平线录得收入15.67亿元,同比增长67.6%;但期内亏损从去年同期的50.98亿元扩大至52.33亿元;经调整经营亏损同比增长34.9%至11.11亿元。

从财报来看,研发开支、销售及营销开支的增加是地平线亏损扩大的重要原因。期内,地平线研发开支同比增加62%至23亿元;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增加37.1%至2.72亿元。二者之和远超同期收入。

500

图片来源:中报截图

地平线解释称,研发开支同比增加主要是因为云服务费及其他技术服务采购增加,以及研发相关人员,尤其是研发人员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增加;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增加,主要是因为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等销售及营销雇员福利开支增加,以及营销、会议、品牌及产品推广开支增加,反映其在加大推广和营销力度。

在智驾技术攻坚与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研发费用不断走高,并非地平线个例,但具体到业绩表现,近几年地平线虽实现营收增长,盈利却未能同步跟上,其业绩总体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到2024年,其营收从4.67亿元逐年增长至23.84亿元;但2021年到2023年连续亏损三年,2022年亏损一度扩大323.01%至87.19亿元。虽然其2024年扭亏为盈,实现利润23.47亿元,但值得注意的是,其扭亏为盈依赖于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剔除公允价值变动等非经营性因素后,地平线经调整净亏损16.81亿元。

结合其2025年上半年仍旧亏损的情况,地平线还未在主营业务上实现自我“造血”。这使得其生存与发展仍较为依赖外部资本输血。天眼查平台显示,2015年至今,地平线历经17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阿里巴巴、百度、奇瑞汽车、中国一汽等,已披露融资总金额超过26亿美元。

500

图片来源:天眼查截图

从收入结构来看,地平线的业绩还较为依赖大客户。招股书显示,2021年到2024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产生的收入总额在当期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均超过50%,2024年上半年最高,超过70%。

2025年上半年,地平线前五大客户收入在期内总收入的占比高达52.48%,其中第一大客户占比达到19.7%。

500

图片来源:中报截图

有业内人士表示,较为依赖大客户使得地平线面临一定风险,一旦大客户缩减与地平线的业务规模甚至终止合作,地平线的业绩将受到直接冲击。

而如今,客户业务的不稳定性已开始显现。理想汽车是地平线的重要客户之一,理想L9 Pro就配备了地平线Horizon Pilot解决方案。而理想汽车正在加码自动驾驶领域,近日,理想汽车还对其自动驾驶部门的组织架构进行了重新梳理。随着理想汽车自研技术走向成熟,其对外部供应商的需求或将减弱。

据余凯称,几乎所有主流中国车企,都与地平线有合作。而不仅是理想汽车,比亚迪、蔚来、小鹏汽车等车企都已是国内智能驾驶江湖中的一员。除此以外,华为、Momenta等专注于自动驾驶的技术公司,百度Apollo、小马智行等重点布局Robotaxi领域的企业,国内智能驾驶行业正在展开“厮杀”。

Robotaxi市场描绘的蓝图固然诱人,但通往商业化的道路却布满荆棘。在行业普遍盈利尚需时日的背景下,面对持续的亏损、日益激烈的竞争等,地平线能否在Robotaxi这片战场上构建一个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将直接决定其故事是成为现实还是泡沫。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