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一线,这部武侠动画杀回来了
作者 / 轻舟
排版 / Eis
最“能打”的武侠动画——《枕刀歌》堂堂回归!
《枕刀歌》是由三三而川(前更三动画)制作的架空背景武侠动画,讲述了工部侍郎之子何方知下山为父报仇,卷入一系列江湖与朝堂纷争,在游历中见证江湖众生相的故事。
若用一句话概括本番的观看体验,那便是:三天打九架,架架都精彩。
请看VCR
惊心动魄的打戏背后,承载的是一首首江湖儿女的落拓长歌。第一季何方知仿佛杀神降世,一集刀掉一个仇家;第二季他辅佐定武侯杨烈平定西北边患,见证了更多人家的悲欢离合,自身也成为一些江湖人士眼中的“魔头”。
第二季完结一年多后,9月19日,《枕刀歌3》正式登陆全平台开播。它延续了前作的爽利打斗,并在画面和剧情方面更上一层楼。守关多年的镇北将军欲向何方知复仇,隐藏在幕后的关键人物将一一现身,而何方知尚不知自己处于怎样的算计中。
第三季开播海报
我们采访了《枕刀歌》系列的制片人及编剧刘波和总导演薛锦胜,请他们为大家揭晓《枕刀歌3》的核心看点与亮点,分享作品创作背后的独家故事与心路历程。
01
新地图、新人物、新故事
《枕刀歌》最初的定位是公路片,主创想通过何方知的游历,展现中国各地的大好河山,以及不同地域的风貌和文化。本季故事发生在东北边塞,因此,雪地边关是主要场景。
“第一季我们选在秋天,第二季选在夏季,这次我们选择在冬天,临近年关,是希望尝试去呈现一些新的视觉体验。”薛锦胜说。
风雪塞北
选在东北也有剧情上的考量。《枕刀歌3》将直面时代最大的危机——辽东边患,外族入侵。激烈的矛盾冲突,将赋予人物更大的行动压力。
第三季开篇,何方知因一张写着他父亲名字的契据,与好友周骆宾赴往形势更为紧张的辽东边塞,查探父亲当年贪腐案的真相。在此坐镇的是定边王镇北将军王朗,他的独子王夺十五年前死于何方知的师父、“刀魔”姜枫之手,王朗从此对姜枫怀恨在心。他假手江湖组织凤鸣阁给何方知送去契据,诱惑他来到蓟阳城,实则欲借何方知逼迫其师父姜枫现身,报仇雪恨。
何方知和周骆宾查看契据背后的字
《枕刀歌3》共有三条主线:何方知寻找父亲遇害真相,老将军报杀子之仇,姜枫与江湖人士过去的恩怨。本季预计将登场100多位人物,除了主角何方知、已登场的周骆宾和陆阁主,其余都是新角色。
“我们想展示大时代下人物的不同选择。”刘波说,“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抉择。譬如定武侯杨烈,他是第二季的题眼,他选择功成身退。第三季的题眼是新登场的老将军王朗,他面对国仇家恨和杀子之仇,自然也会有不一样的选择。”
王朗虽丧子,却有个巾帼英雄女儿王思唐。她是边关少有的女将,手执形似关刀的长柄武器,英姿飒爽。只因父亲重男轻女,王思唐虽骁勇,却不被认为能继承衣钵。“我们想设计一个边境奇女子,让她在那个时代下做一些不同寻常的事。”刘波说,“当然人物身上也会有时代局限,没有人能超越时代。”
王思唐
在何方知见众生的过程中,众生也在观察他。本季王思唐的主要作用,便是串联王朗与何方知的故事,用她的视角去呈现二人的恩怨纠葛。(不过王思唐并不会跟何方知搞cp,纯爱党可以放心)
另一名吸人眼球的新人物玉骨公子司徒鑫则有些另类。当何方知问他“你也是来寻仇的?”司徒鑫答道:“我不干那无聊之事~”颇有些古龙笔下江湖浪客的洒脱不羁。
司徒鑫vs何方知
相较于其他在仇恨、责任、对峙中挣扎的江湖人,司徒鑫似乎格外逍遥。他的目的很简单,无关大局,只是作为一个武功高强的年轻人,想来会一会同样年少有为的何方知。刘波评价他:“这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什么阴谋,什么杀人放火,他都不参与。这个世界上也有很多单纯的人。”
《枕刀歌3》延续了它一以贯之的主题:江湖是一个漩涡,很多事情不能简单用是非对错评判,人与人并非天生对立、非黑即白。主创们希望用《枕刀歌》展示人性的多样面,也是展示中国人自己非二元对立的哲学思辨。或许江湖复杂多歧路,但谈及最终的追求,无非四个字:问心无愧。
“刀魔”姜枫
薛锦胜认为,人物之所以鲜活,便在于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选择,并且这些选择,抛去观众的上帝视角,放在角色身上,都成立。
“我们想做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世界。这个社会是由人和人的关系、以及人对于社会的看法构成的。”刘波说,"我们只是做一个简单的故事。不去传达太多的观点。至于如何怎么去判断这个故事,这个交由大家去评说。"
02
就这个战斗爽!
《枕刀歌》系列最为人乐道的,莫过于其精彩的打戏。
“武侠嘛,有一个核心就是打!战斗!不然为什么叫武侠呢?”刘波笑道。
仅开播两集,《枕刀歌3》就上演了两场精彩的团战——锦衣卫夜袭,水面竹筏战。
锦衣卫团战
水面竹筏战
但据刘波透露,这两场在第三季中只能算一般的。(开胃菜就已如此重磅!难道说……大的还在后面?!)
“打戏方面我们一直在寻求突破,争取做得更丰富。”薛锦胜说,“我们设计打戏时不会依赖分镜师个人灵光一现,我们会一起讨论,从一整季整体出发做规划。每场戏都要有特色,每个角色根据其背景故事及性格设计,也有各自的武器和武功,武功高和武功低的人有各自的打法。”
第一季何方知vs“断魂梨花枪”传人红姨
第二季何方知vs剑客书生徐文
差异化、个性化的打戏,是《枕刀歌》最初吸引观众的一大亮点。在本季中,何方知将跟一众高手鏖战,“刀魔”姜枫也将展示他超强的战力。
不过薛锦胜有些忐忑,因为第三季后期的战力表现可能拉得有些高,战斗效果比较夸张放飞,不知道观众能否接受。“正在担忧地等待观众的反馈。”
《枕刀歌》在传统武侠套招的基础上,增加了夸张化的动画演绎,以便于融合动画与武侠的独特魅力。设计打戏时,薛锦胜会建议武术指导去看一些歌剧、舞蹈等跟武侠无关的东西,不用刻意关注动作设计,而要尽可能广泛地获取灵感。
近战弓兵
谈及对打戏的要求,薛锦胜认为,首先要打得精彩,其次也要传递人物情感。
薛锦胜曾介绍过他的打戏设计思路:“从设计上我们更讲究招数逻辑和节奏变化,通过快节奏的分镜切换来推进打斗的情绪,通过战斗双方位置的变化、心理的变化、战斗策略的变化,让一场打斗你来我往更有信息量。就像大家看香港早期的武侠片功夫片一样,单单是一个打斗,就可以做到趣味无穷了。所以大家看《枕刀歌》的打斗,才会有‘唰’一下好几分钟就过去的感觉,这也就是我一直所说的‘打斗也是有信息量’的概念。”
“打戏和文戏都是戏,都要为塑造人物服务。”薛锦胜表示,“人物情绪到了,打戏也就出来了。”
03
武侠的守正与创新:从叙事到技术
虽然观众喜欢把《枕刀歌》称为“味道很正的老式武侠”,但创作者自己并不完全赞同。
“我们觉得我们挺新的。”刘波笑着说,“包括用动画去呈现武侠、给武打融入多样元素,还有赋予何方知一些现代人的思想。”
为什么喜欢武侠?问到这个问题时,两人沉默了一下,刘波说:“我也说不出。”
薛锦胜表示,自己从小接触许多港澳台武侠片,耳濡目染,自然就喜欢上了。“当时的武侠片很丰富,没有什么套路化。我最喜欢徐克的武侠电影,比如《新龙门客栈》《黄飞鸿》《断刀客》等,还有王家卫的《东邪西毒》。”
《新龙门客栈》海报
刘波也喜欢徐克。他认为,徐克往武侠电影里融入了很多新东西,让武侠与恐怖、悬疑和科幻等元素相结合,把武侠电影推向世界。徐克一直在寻求创作上的突破,《枕刀歌》也是。
第一季播出后,《枕刀歌》凭硬核打斗收获不少关注,但完结之后评分略有下降。制作组研讨后发现,观众的批评主要聚集在剧情方面,有人说故事像“单线闯关”,有人吐槽人物单薄。《枕刀歌2》将故事全面升级,采用分视角接力叙事,每隔约3集便变换一次叙事视角,让群像更为丰满。虽然第二季获得了更高评分,但许多观众不适应周更模式下的主人公视角切换,觉得观感“不够连贯”,追番动力有所下降,最终第二季的热度令人遗憾。
本季将回归第一季何方知单视角叙事,避免因变换视角造成的观感不畅,但仍然会着力塑造群像。刘波透露,第三季的故事线比前两季都要复杂,采用了横向群像叙事,比较偏向真人影视的叙事风格。从第9集开始会插入一些配角的故事,但这些故事都跟主线息息相关。
即将与何方知对战的新人物们
除了叙事有所调整,《枕刀歌》还采用了新的AI技术辅助。但AI并不直接用于成片产出,更多是用在优化工作流,提升制作效率。
先前《枕刀歌》一直存在场景与角色不融合的问题,主创分析后,认为问题出在信息细节量不匹配。
“这一季中,我们的场景在写实基础上去尽量概括,减少一些信息量;角色则在手绘的基础上去增加信息量,从而达成统一,增强整篇的质感。”于是本季中,角色面部和服装的细节明显增加,立体感也更强,人物和场景进一步精细化的同时,融合度也更上一层。
精进的画质对制作成本提出了考验。好在借助CreateAI,《枕刀歌》用已有素材训练出了定制化、风格化的数据模型,能够更高效地生成贴图效果,缩短制作周期。刘波认为,合适的AI是一个趁手的工具,虽然不会让成本产生数量级的变化,但可以在保持《枕刀歌》艺术特色的前提下提升批量化生产的效率。“我们不愿意直接用AI生成的视觉效果和设计,但可以用它提升效率,好的AI就是不让观众看出来用到了AI,我认为这才是动画从业者应该坚持的AI使用方式。”
而在前期人物设定、美术设定、场景设计等环节中,制作团队仍坚持手画,不使用AI生成。“这些内容需要创意设计,又需要融入传统文化,我们不能用AI去做。”
不泥古、不媚新,便是《枕刀歌》团队对作品的态度。
04
“如果枕刀歌殉了,那是我们菜,不是武侠不行”
当初做《枕刀歌》既是出于对武侠的情怀,也有商业方面的考量。刘波说:“我们当时的看法是,说武侠不热了是因为市面上缺乏令人满意的武侠片,肯定有很多观众跟我们一样,翘首以盼新的武侠作品问世。”
既然没人做,那就自己做。
“现在看来是选错赛道了。”刘波笑道,“也不能算选错,因为不后悔,创作的时候还是挺开心的。有观众和投资人的支持,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还能把第三季做出来,已经很知足了,一个原创IP能做三季,还能每一季都有新的尝试,是一件无比幸运的事情。”
剧场版外传《枕刀歌之尘世行》
做武侠并不容易,做原创武侠更不容易。原创故事是从零到一搭建的过程,没有成熟的模板可以套用,只能靠自己一点点摸索,试错成本极高。
“但是也很快乐,会上瘾。”刘波表示,“因为这个世界都是我们创造的,可以表达我们想表达的东西。虽然不好生存,但是很爽。”
创作者们灵感火花互相碰撞,经常能迸发出一些意外之喜。第二季让人印象深刻的逍遥剑派大师兄黄颜就是这样意外立起来的角色。在最初的剧本中,他只是个单纯的武痴。薛锦胜在具体落地制作时,给他增加了心魔表现,并逐渐丰富了其悟出绝世武功、却因执念过深被师弟一语破防,最后掉下山崖的故事。
黄颜(右)
“就看你创作的时候有没有全身心投入情感和思想。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作品的人物是机械的?因为创作者没有和人物建立情感链接,没有共情角色,那么角色塑造肯定是不够的。”刘波表示,创作中感觉到角色“活过来”是常有的事,这也是创作的快乐之一。
快乐归快乐,没钱还是很苦恼。为了生存,制作组也想过改变,他们也尝试过像很多动画团队一样接承制改编、尝试与甲方努力配合去做一些符合市场需求的内容,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最终,他们还是选择回归了自己最喜欢的创作。
“术业有专攻,有些事情我们做得时候会拧巴,一旦拧巴了就做不好。后来想起了我们最初成立公司时写的那句话——想改变世界的人太多了,我们只是不想改变自己。”
“当然,我们不是一成不变,其实我们每一季都会做一些突破。从武打、剧情、美术到配乐,我们一直在尝试做得更好。我们也会听取观众的意见,为核心观众做出改变。”刘波说,“但是有一些东西我们不想改,不想变。”
群像塑造就是《枕刀歌》“不想变”的核心。虽然在快餐时代,留给群像的叙事空间愈发狭窄,但刘波认为,武侠的魅力正在于群像。同样的背景下,有命运,有奋斗,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人为民请命,也有人放声高歌。各种各样的气质都涵盖在一方天地内,海纳百川,这是中国人的气质。
用武侠来讲中国人的故事,是《枕刀歌》系列一直在尝试的事。为了还原中国风,《枕刀歌》美术组在考据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大到建筑、场景,小到武器、配饰,既有水墨写意,也有工笔写实。不求百分百还原古物,但始终让古意融合在画面的一草一木中。
何方知武器环首刀“江海阔”设计稿
阿牙武器雁翎刀“落羽”三视图
“其实我们也很慌。”刘波直言,“我们已经尽全力拿出最好的东西了,但最终效果好不好,还要看观众的评价。”
离开播还有两个星期左右时,刘波和薛锦胜陷入了间歇性紧张。一会儿觉得大势已定,随缘吧;一会儿又忍不住琢磨观众会怎么评价《枕刀歌》第三季,忐忑地胡思乱想。
刘波说:“我们现在有种释然的心态。无非是两种结果:要么证道,证明我们所坚持、热爱的东西是有意义的,能够让支持我们的人得到精神或物质的回馈。要么殉道,哈哈,很简单的事。”
“但是,就算殉了,那也是我们水平菜,不是武侠不行。”
恰巧,“释然”也是何方知在这一季中的重要主题。
经历了前两季的腥风血雨后,何方知手上沾染了不知多少人的鲜血,有该杀的,也有不该杀的。在第三季中,何方知将与江湖中形形色色的人交手、交流,一步步逼近当年的真相,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逐渐走向与自己内心的和解。
“人还是不能违背自己相信的东西。”刘波说,“不过我们也在不改变整体理念的基础上,试着做了一些商业化调整。我们想向资方和市场证明武侠IP的价值。”
刘波解释,之前没有做衍生品开发,是因为觉得IP还不够成熟,不应该急于商业化。现在《枕刀歌》从单平台转向多平台播放,他们配合着调整了运营方式,尝试把商业模式跑透,找到生存盈利的路径。“之前我们认为可以靠平台、靠融资,现在变成了靠自己独立运营IP。”
《枕刀歌》众筹收藏集
现今《枕刀歌》第三季已开启周边众筹,但刘波坦言,并不指望它实现多少营收,“当初主美老吴问我做怎样的衍生品,我说做能代表枕刀歌的,做你不后悔的。说实话我们现在也不知道枕刀歌动画能否继续下去,万一真的没有下一季,这些产品,也算是给那些支持我们的观众留下些念想,也为我们自己留下些念想。”
此前,《枕刀歌》系列一共规划了八季,还有数部如《尘世行》一样的番外篇。目前第四季剧本已经完成,至于这些内容后续能否制作出来,还是未知数。
“接下来就是守好这条道,走好这条道,至于能走到什么程度,谁也不知道。”刘波表示,“尽量问心无愧吧。”
江湖不老,武侠不死。且让我们在正片中,一领《枕刀歌》的江湖百态。
参考:
知乎:如何评价原创动画《枕刀歌》?作者:薛锦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