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台湾人设“华道夫”骗局,吸金8亿美元,豪门林家“中箭”深
近日,华南永昌投信因卷入美籍台湾人彭日成所设“台湾版华道夫”骗局——即数年前吸金8亿美元、受害投资人多达1.6万人的“保盛丰集团(PEM)诈骗案”,认列2亿元新台币,导致8月底累计亏损1.56亿元新台币,超过资本额一半,导致明年无法发行新基金。
保盛丰诈骗案被卷入的受害银行多达6家,也包括知名台企联发科,不过,“中箭”最深的投资人恐怕是林明成家族的华南金控;比起华南永昌投信,他们家的华南银行蒙受损失逾2亿美元。
卷入“台湾版华道夫”骗局,华南金林家“中箭”最深
华南金控林明成(左)、林知延(右)父子
据台湾《经济日报》等媒体报道,华南金控于9月23日发布公告,旗下子公司华南永昌投信因2009年卷入被称为“台湾版华道夫”骗局——美国保盛丰集团(PEM)诈骗案,因认列诈骗案的2亿元(注:新台币,下同)争议税款,8月底累计亏损1.56亿元,超过其实收资本额的1/2,成为台湾本土投资信托首例,依照规定,明年起无法发行新基金。
保盛丰诈骗案的主角,是一个出生于台湾的美籍企业家彭日成(Danny Pang),他以美国加州私人资本管理公司“保盛丰集团(Private Equity Management Group,简称PEM)”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官的名号,打着“保本保息”旗号,销售6-8%保证利率连动债,在台湾吸收资金,也被称为“台湾版华道夫”骗局。
当时,保盛丰透过华南银行、永丰银行、安泰银行、渣打银行所并购的新竹商业银行、台中商业银行与万泰银行等6家银行,大力推销其PEM公司连动债券,在台湾吸金高达8亿美元后倒闭。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连联发科这样的知名台企也认购了2亿元,受害投资人更高达1.6万人。
其中,“中箭”最深的是“台湾五大家族”板桥林家后人、林明成家族的华南金控,旗下华南银行及华南永昌投信所承销债券的金额估计2.39亿美元。其中,华南银行蒙受损失为1.91亿美元,华南永昌投信的损失为4800万美元。
华南金控及华南银行
据9月23日华南金控公告,旗下华南永昌投信,截至8月31日,累计亏损已超过实收资本的一半,亏损主因是10多年前美国保盛丰集团诈骗案,所衍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经评估资产可实现性不高,决定打消,与税务部门诉讼后判定,必须一次性认列2亿元税款。
公告称,因一次认列2亿元导致华南永昌投信8月底累计亏损大增,超过一半资本额,华南金控已开始规划办理减少增资,预计今年年底完成,让净值回升至10元以上。
华南金控旗下的华南永昌投信,自2020年起至2024年,已连续5年亏损,其中,2020年税后亏损1.3亿元,之后每年仍亏损数百万元,5年累计亏损1.56亿元。
依照相关规定,由于累计亏损超过一半的实收资本,也就意味着华南永昌投信明年起不能发行新基金。不过,公司已发表声明,母公司华南金控规划今年底完成增资,亏损对公司财务及业务发展并无影响。
2023年,林知延举办婚礼
今年5月13日,原任华南金控副董事长的林明成交棒,其子、57岁的“华南金王子”林知延接任副董事长。
2001年底,林明成推动华南银行与永昌证券以换股方式,组建台湾首家金融控股公司——华南金控。身为板桥林家后人的林明成,于1969年加入华南银行,后于2001年任华南银行董事长,并兼任华南金控董事长,此后于2010年起为完善公司治理退为副董事长,事实上,他依旧是华南银行暨华南金控之实际控制人。
华南银行创立于1919年,迄今已有106年历史,其主要创办人是林明成的父亲林熊征,前身为华南银行株式会社。
林明成家族身后的“板桥林家”,是“台湾五大家族”之一,曾是台湾第一家族、台湾第一富豪。从清代林平侯来台发迹,板桥林家在台湾商界已活跃200多年,而华南金控林明成家族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支。
2023年8月,林明成家族“双喜临门”,其长子、有望成为华南金控下一代接班人的林知延与林俋贤在台北万豪酒店举办盛大婚礼。到了同年11月,林明成第三子林知蔚也与女明星卢芃宇结婚了。
林知延与“新光公主”吴欣盈结婚时的照片
华南银行二代掌门人林明成,育有三子,在婚姻方面最令他省心的是次子、现为华南金控暨华南银行董事的林知佑,2014年他与张思绮结婚后,隔年生子,让林明成喜抱金孙,这也是板桥林家第九代裔孙。
林知延2023年与林俋贤结婚之前,有过一段“轰轰烈烈”的婚姻。2011年,在经过十年漫长恋情后,已过“不惑之年”的“华南金王子”林知延与小他9岁的“新光公主”吴欣盈结婚,板桥林家与新光吴家豪门联姻,“王子与公主”的世纪婚姻不知有多数人为之倾倒,两家合璧,其资产远超千亿。不过,到了2013年7月,林知延与吴欣盈就开始旷日持久的离婚诉讼,直到2019年1月才办理正式的离婚。
至于小儿子林知蔚,也是晚婚,在他与卢芃宇结婚时,媒体当时报道:板桥林家“最后一位黄金单身汉”结婚了!
《一波说》认为,卷入保盛丰“台湾版华道夫”骗局,其造成的损失对于老牌豪门林明成父子而言,仅是“九牛一毛”,不至于“伤筋动骨”;不过,对于一个金融机构及一家资产管理信托企业的风险管控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教训。
“台湾版华道夫”骗局——美国保盛丰集团(PEM)诈骗案
保盛丰集团创始人暨前首席执行官彭日成(Danny Pang,右)
2019年9月12日凌晨,“台湾版华道夫”骗局——美国保盛丰集团(PEM)诈骗案的主角,保盛丰集团创始人暨前首席执行官彭日成(Danny Pang)死于美国南加州新港滩市(Newport Beach)一家医院,年仅43岁。
当时橙县警方曾于隔日验尸,但警方对彭日成死因讳莫如深,拒绝透露详细信息,不回答彭日成是死于自杀还是他杀。彭日成的家人当时在声明中,对彭日成突然死亡深感震惊,将坚称他“没有做错任何事”,是“一位诚实的商人”和“很好的丈夫”。
被美国及台湾舆论称为“台湾版华道夫”的彭日成,在突然去世前,原定于9月15日出庭受审。在此前两次开庭,彭日成的妻子、也包括其父母、弟弟均到庭,但包括律师均不肯对外发言。庭审时,彭日成一直称其“无罪”。
彭日成去世之前,联邦大陪审团以“非法转移资金”、“洗钱”等罪名起诉他,若罪名成立,将面临10年牢狱。同时,美国证监会(SEC)亦指控他以“庞氏骗局”、利用他位于加州尔湾的公司Equity Management Group Inc误导收益来自老人保险保单投资者之资金,金额高达8300万美元。
彭日成(Danny Pang)
彭日成(Danny Pang),1966年出生于台北,15岁去美国,后于1990年归化入美国籍。彭日成的父亲是做贸易,母亲出身一个富裕的家具制造商家族,彭日成是家中三个孩子的老大。
彭日成2009年9月在加州猝逝后,警方第二天尸验,留下是否死于自杀之疑云,而尸验报告直到隔年才公布。当时,美国《华尔街日报》刊出特别报道,对彭日成积欠赌债、涉嫌杀妻、以及招摇撞骗的一生多有着墨。
彭日成被称为“台湾版华道夫”,岛内多数人知道他的名字,就是其生前被控利用创办的加州私人投资公司保盛丰集团,涉及庞氏骗局诓骗投资人;即前述提及受害投资人包括林明成家族的华南银行、以及华南永昌投信。事实上,台湾被骗的1.6万投资人中,除了华南银行等8家银行,知名台企联发科,受害人不乏有岛内政坛上的“风云人物”。
据《中国时报》报道,1980年代初,彭日成住在“赌城”拉斯维加斯亲戚家开设的汽车旅馆,与一些移民后代不同,他经常流连赌场,出手大方。据他早年的刘姓室友透露,当时彭日成会带他吃牛排、看表演,全部由他付账,所以大家喜欢与他玩乐。
彭日成(Danny Pang)
据报道,成年后的彭日成,曾到加州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工作,他的英语虽不好,但却能说会道,且很有说服力。
彭日成的情史丰富,他曾与台湾女子Elaine Fan交往不到一年便求婚,但女方后来知道他与脱衣舞娘珍妮亦有来往后,就取消婚约。1993年,彭日成与珍妮结婚,后来警方接获家暴报警,曾四次前往处理,珍妮曾告诉警方,彭日成会杀了她。
1997年,珍妮聘请私人侦探调查,后查到彭日成与一名女子牵手散布。她得悉后打电话质问丈夫,但第二天就被人开枪打死。后来,警方一度怀疑彭日成杀妻,苦于无证据,就不予起诉。
1990年代,彭日成曾担任一家台资设在硅谷的创投公司合伙人,该公司前CEO徐客宇曾指控他伪造签名窃取300万美元,但遭彭日成矢口否认。1990年代末期,彭日成遇到加州橙县企业家哪多维奇,在其协助下创办美国保盛丰集团(PEM),对外宣称代客户投资美国资产。2009年,彭日成在庭审时,被资产管理人指控把保盛丰当作“私人存钱筒”,挪用资金购买私人飞机与豪车,但他在庭上坚称自己无罪。
华道夫
顺带提及,彭日成被称为“台湾版华道夫”(注,也翻译为“马多夫”),这里的华道夫,指的是策划美国史上最大“庞氏骗局”的华尔街金融家,曾出任美国纳斯达克非执行主席,他在17年间欺诈数千投资者,骗取数百亿美元。
华道夫,1938年出生于纽约皇后区一个犹太人社区,2021年4月死于狱中,终年82岁。当年,他利用自己所创立的对冲基金,利用金融大师形象经营庞氏骗局,诈骗金额数百亿美元。这宗骗局知道2008年随金融危机爆发,受害人遍及全球。2009年6月,华道夫被判刑150年,一直关押在北卡的联邦监狱。
顺带一提,彭日成的保盛丰集团诈骗案,在他去世后一年,曾衍生出另一起案外案。2010年10月,包括华南银行等5家台湾银行,曾委任美国律师向汇丰控股(HSBC HoldingsPlc GB-HSBA)在美国洛杉矶加州法院提出抗告,并求偿6.8亿美元。原因是汇丰控股在彭日成的保盛丰集团诈骗案中扮演协助角色。
诉讼状称,美国汇丰银行协助保盛丰投资期间,该行对投资人说谎,在备忘录中,这家银行讹称保盛丰之前的投资产品表现符合规定,以至他们蒙受损失。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