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高市早苗PK小泉进次郎

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高市早苗PK小泉进次郎

五位候选人角逐自民党总裁,

日本是将选出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

还是寄希望于青年党→小泉进次郎?

大戏即将开场

片头:

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将于10月4日举行,这场选举将决定日本下一任首相。

本次选举的特殊之处在于,自民党在参众两院均已沦为少数执政党,这是该党面临严峻政治考验后的首次领导层更迭。

五位候选人包括高市早苗、小泉进次郎、林芳正、茂木敏充和小林鹰之。其中高市早苗与小泉进次郎被视为最有力的竞争者。

剧透:

选举制度与政治背景

自民党总裁选举采用 “党员参与型”投票制度 。295名自民党籍国会议员每人持有一票,地方议员、普通党员和“党友”的投票折合为另外295票,总计590票。

若首轮投票中有候选人得票过半,则直接当选;若无人过半,则得票前两名的候选人进入决选,届时 国会议员票的权重将大幅增加 。

这是日本五年来的第四次自民党总裁选举,反映了日本政局的持续动荡。自2020年8月安倍晋三辞任首相以来,日本已经经历了菅义伟、岸田文雄和石破茂三位首相。

此次选举正值日本站在“能否重建民主的重要岔路口上”。

主角登场

“女主角” 高市早苗:保守派的女性旗手

高市早苗是此次选举中唯一的女性候选人,她已表示将改善内阁中的性别平衡,使其达到“北欧水平”。目前日本在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性别差距报告中排名第118位,女性在政治和商业领导职位中代表性不足。

作为右翼政治人物,高市早苗的政策主张具有鲜明特点。在经济方面,她提出扩张性财政政策,但明确排除发放现金补贴和下调消费税。

在政治立场上,她近期刻意淡化了保守色彩,不再明确承诺参拜靖国神社,转而强调“需要妥善纪念战争牺牲者”。

值得注意的是,高市早苗在公开态度上展现出灵活性。她表示“虽然对中国的一些行为感到担忧,但日本必须与中国维持友好关系”。这一表态与她以往的对华强硬立场形成对比。

高市早苗在民调中获得28%的支持率,略微领先于小泉进次郎的24%。然而,党内支持率仅17%,显示其在自民党基层的接受度有限。

“男主角” 小泉进次郎:改革形象的继承者

作为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之子, 小泉进次郎代表着自民党的新生代力量 。他以“年轻改革者”的形象出现,但缺乏“党三役”(干事长、总务会长、政务调查会长)经验。

小泉进次郎将“经济最优先”列为核心内容,强调应对物价高涨问题。作为农林水产大臣,他推行了针对农协的“米价削藩战”,试图通过绕过农协主导的流通体系来平抑米价。

在政治改革方面,小泉提出营造良好风气环境,让“政治与金钱”问题不再重演,贯彻政治资金透明化。鉴于执政党在参众两院均沦为少数派,他表示将广泛呼吁与在野党进行政策磋商。

小泉在自民党支持者中支持率达41%,大幅领先高市的17%,显示其在党内的强大号召力。

主角的挑战:

高市早苗与“玻璃天花板”

高市早苗若能当选,将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这需要她打破日本政坛对女性根深蒂固的偏见。日本前防卫大臣小池百合子曾直言,日本女性从政面临的 不是“玻璃天花板”,而是“铁板” 。

日本政坛向来是“男人的世界”。在所有发达国家中,日本女性从政和出任企业高管的比率最低。在日本国会722名议员中,仅有89位女性,只占议员总数的12%。

高市早苗的挑战还在于自民党内部的结构性障碍。自民党总裁选举中,女性连站上起跑线都很困难。野田圣子在过去的总裁选举中一直未能实现正式参选所需要的20名推荐人。

高市早苗并未强调性别平等,反而采取了 融入并强化现有保守派价值观的策略 。她崇拜撒切尔夫人,政策主张比许多男性同僚更加强硬和右倾。

主角的挑战:

小泉进次郎与“黑金”顽疾

小泉进次郎将政治改革作为旗帜,但其可行性面临严峻考验。“黑金”丑闻并非个别人士的腐败,而是 自民党派阀政治和政商利益输送系统的结构性产物 。

日本政治向来讲究“三板斧”,即“地盘”、“钱包”、“看板”。有了这三者,方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倒在“钱包”上的政治家数不胜数。

小泉进次郎本人也曾卷入政治资金丑闻。日本《文春周刊》曾报道,小泉进次郎与一名育有儿女的女性企业家“A女”发生不伦关系,并用政治资金支付开房费用。

报道还称,小泉陷入利用空壳印刷公司捞政治资金的疑云。从开始交易的2012年开始,付款的名义是名片、传单、广告牌的制作费等,7年间共约4300万日元。

小泉提出“脱胎换骨的重建”,主张倾听国民声音,这契合了民众的求变心理。然而,他的挑战是巨大的:改革势必触动盘根错节的既得利益集团,党内大佬和资深议员是否会真心支持一个削弱自身权力的改革是个疑问。

主角背后的大佬:

三位“造王者”与选举关键因素

此次选举中, 麻生太郎、菅义伟和岸田文雄三位前首相成为“造王者” ,他们的政治博弈将影响自民党的权力格局。

麻生太郎主导的“麻生派”拥有43名国会议员,是党内唯一完整存续的派阀。去年总裁选举中,麻生因强烈反对石破茂,转而支持高市早苗。本次选举中,麻生将在高市与小泉之间权衡支持对象。

菅义伟已明确支持小泉进次郎。作为去年助石破茂当选的关键人物,菅义伟的支持有望将部分“石破派”选票整合至小泉阵营。

岸田文雄则通过“旧岸田派”影响选情,预计将全力支持林芳正。

另一个关键因素是 “石破票”的流向 。去年支持石破茂的选票可能流向小泉进次郎或林芳正,成为影响选举结果的关键变量。

背景板:

日本政治的多党化趋势

日本正在进入 “多党化时代” ,政治格局呈现新特征。今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标志着日本正式进入这一时代,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失去过半数优势。

在多党化时代,小党可能成为“少数决定性力量”。极右翼的参政党在参议院选举中一举斩获14个议席,总议席增至15席,达到独立提出法案所需的门槛。

参政党高呼“日本人优先”口号,反对全球化,主张减税、限制外国人投资。其崛起路径与近年来欧洲的极右翼政党颇为相似,即利用社交媒体煽动不满情绪。

由于自民党在国会处于弱势,新总裁必须寻求在野党的支持才能稳定执政。政策落实离不开各方合作,这对新总裁的协调能力提出严峻考验。

片尾:

参议院选举后,自民党与公明党的执政联盟已失去过半数优势,极右翼的参政党席位大幅增加至15席,成为可能的“少数决定性力量”。

无论谁当选,都将面临物价高涨、工资增长跟不上通胀、财政支出增多以及美国要求增加防卫费等严峻挑战。 日本“一年一相”的可能性再次增加 ,政治格局的动荡仍在持续。

下集预告:

高市早苗能否突破日本政坛对女性的“铁板”障碍?

小泉进次郎又能否真正撼动根深蒂固的“黑金政治”?

且听下回分解。

/

/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