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确实是舶来品,中国传统的文化很难产生系统的科学

【本文由“一道怡君”推荐,来自《顾准先生断言:科学与民主是舶来品,中国文化无法结出科学与民主之果实。你同意吗?》评论区,标题为一道怡君添加】

顾准文集我读过三遍,对于先生的学养和人品,我是非常敬重的。

首先要强调,顾准决不是反动学术权威,他是根正苗红的共产党、老革命,长期在白区工作的地下党,白天干会计,晚上干革命。建国之初能够做到厅局级,可见他为革命所作贡献的分量,以及党组织对他的肯定。

令人惊叹的是,在如此繁重的工作之余,顾准先生竟然还能挤出时间钻研学术,不是浮光掠影地评论,而是真正的系统研究,他对古希腊城邦的政治、经济、外交各方面都做了深入研究。在学术上,我是非常敬佩他的。

至于科学与民主是舶来品这个结论,我个人只认可一半。

首先,科学确实是舶来品。这是个历史事实,无可争议也无需争辩。而且我确实相信,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难产生科学。因为我们没有把思想方法搞对,在五行说之后没有顺着元素说无限分解细化,而是转入了风水堪舆的歧途,用笼统的概括对待科学问题,用牵强的联系看待因果关系,始终没有产生科学的方法论。此外,也有学者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批判精神,而批判既有理论正是科学不断发展的动力。对此观点,我感性上抵触,理性上认同。批判思维在中国传统经典以及传统学习方法中确实比较缺乏,我们强调的一直是尊师重道,为尊者讳,“弟子不必不如师”这话虽然也有,但决不是社会主流,老师拿这话来自谦还行,但不会有弟子拿来当着老师面说。科学的方法论和批判精神的缺失肯定会影响科学在中国的诞生和发展,也许再等个三千年、五千年,中国能够自我发育出科学理论,但历史不容假设,到了1840年,历史就不再给我们机会了。

其次,民主并非舶来品。中国人是有民主精神的,而且很强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是民主呼声,这一理念领先了西方两千多年。早在商周之变,中国人在就完成了从宗教神权向世俗人权的转变,而世界大多数地方现在还未走出宗教思想的蒙昧森林。经历周秦之变,中国人又完成了从封建贵族制向现代平民社会的转变,君权神授并受相权制约,官员选拔而非世袭,这些近代资产阶级努力争取的东西,中国两千年前就实现了,所以很多启蒙思想家对于中华文明是倾心崇拜的。而且我始终认为,中国人对民主的传统信仰,远比古希腊城邦的封建奴隶主民主制先进地多。到目前为止,西方国家的票选民主制还只是形式民主,本质上依然是封建奴隶主民主制,普通选民的一张选票和马斯克的一张选票能一样吗?当然不一样,马斯克是首富,是造王者。所以,西方票选民主制实际上只是钱主。这在中国是无法被接受的,富裕阶层可以享受良好的生活,但如果还想染指政治权力,那一定会死得很难看。不是因为中国人仇富,而是中国人在文化上就不接受钱主统治。因为有钱又有权必然无法又无天,丝毫不受限制的权力,必然导致不受限制的腐败。结果就是现代奴隶制,就像萝莉岛和胡佛帮一样,底层民众在权贵面前毫无权利和尊严。

最后,我想说,是不是舶来品并不重要,只要对中国的发展富强有用,咱们就该像鲁迅先生说的搞“拿来主义”。民主理念产生于古希腊,法治理念产生于古罗马,没有一个产生在现代的西方国家,但并不妨碍美国、英国把它们拿来用,天天像招牌一样挂在嘴上。顾准先生据说是最早提出中国应该搞市场经济(那时候还叫商品经济)的,这也是他被许多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称道的原因。市场经济的知识产权不知道属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个人,但这套制度管用、好使,能够解决中国的问题,小平同志就勇敢地拿来用了,于是开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所以,科学和民主是不是舶来品,中国传统文化能不能产生科学和民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两个都是好东西,对中国的发展富强有用,我们就应该学小平同志,学鲁迅先生,学顾准先生,大胆地把它们拿过来用,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共产党员、社会主义应该始终坚持的正确思想路线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