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到底应该叫什么语言?谈汉语的拼义性

谈汉语的拼义性

——拼义语言(第5篇)

夏国民

在单字单音基础层面,汉语汉字是一体共生的,唯一的区别在于汉语无形看不见,而汉字有形看得见,汉字是书面的汉语。

《周易》上记载,“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是最重要的,意是概念或意义。现代有“汉字是记录汉语和思想的工具”一说,由此可见华夏文化自古以来对待语言文字其思想都重在意上,创造新字或单音节词,主要体现在意义方面,其中往往蕴含着意境和意味,而不仅仅是看得见的字或听得见的音。

西方人的通识只是“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其思想重点在语言上,因此非常讲究形式逻辑,很多单词上都附带语法,因而伴随着多种形态变化。两相比较,汉语更有深度。

在基本表意单位即基础之上,汉字的单音节性能更能衍生出强大的拼义构词功能,乃至造句功能。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拼义成词、拼义成语、拼义成句都生发于此,因此就其语言主体来说,汉语就是拼义语言。而不是有些人所谓的分析语言,那是本末倒置。

当然,从文字学的角度看,总体上若把汉字称为拼义文字也无不可,因为文字毕竟是语言的外壳,之所以前面还将汉字称之为拼形表意文字,就是兼具形式和实质而言。为叙述通俗起见,本文后续在阐述拼义方法时,将根据内容与形式的侧重点不同,会在拼义语言与拼义文字二者之间有针对性地切换。

拼义语言的内容是,单音节词的语义多载有如干细胞般具有增殖潜能,多音节词则基本上是根据主客观需求拼义生成的新概念,进而按照语法拼成一句完整的话语意思。这就是汉语表达的全过程。

汉语语法要说简单非常简单。汉语的基本语法是“以说话时的吐词顺序来关联和交待语义”,理顺词汇之间的含义关系就可以了。

由于汉语单音节词本身不附带语法,根本就没有这样那样的框框限制,更没有什么形态和音节变化的多条规矩。现代汉语以已经约定的单音词的含义为基础,按照词汇的前后顺序,任何人都可以随机灵活地组合道出别人能理解的新语句。一句话,汉语主要靠语序和虚词表示语法关系,表达非常自由。

拼义功能强大是中文的主要优势。汉语篇章,能够做到既准确又精炼,极富表现力。一篇乘法口诀,一共45句,只有200个单音节,而且只用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得”这11个不同的字。汉语的诗词歌赋,诗情画意,在世界上无与伦比。无数精典,不胜枚举。

汉语语法要说复杂也非常复杂。黄曾阳先生提出的汉语概念层次网络理论概括说,汉语的自然语言共有7个句类:作用、过程、转换、效应、关系、状态和判断。每个句类都有自己的句类表示式,基本句类表示式是57个。理论上常见的混合句类就有100多万种。因此,几千年来不间断的海量实际应用,不可能浓缩为成套的可供具体操作的简单语法。好在如今的人工智能运用大数据,已经实际解构和利用了汉语语法的复杂性。由此不难理解,中文在人工智能领域能够独领风骚就源于它的拼义功能博大精深。

汉语的拼义十分灵活,俯拾皆是。例如:水车、车水、车水马龙,水车一词中的车是名词;车水一词中的车是动词;车水马龙这个成语里的“车水”是形容词——形容“车多就像流水一样连绵不断地泄满道路”。

一般来说,汉语造多音节词是建立在单音节词基础之上的概念再造。两个以上概念的合成或拼义,内涵大多数会有变化,或细化,或引申,或拓展,乃至比喻、象征、形容、借鉴,等等,拼义词的新概念与原概念一般都相关,是进一步的概念,像网络一样联结在一起。例如,细腻和广大,是同义拼义;“清华”和“北大”,是缩写拼义;几何和代数,是引申拼义。

总的来说,汉语创造多音节词的各种各样的构词造词方法都可以纳入拼义概念之中。汉语多音节词的构造方法很多,主要涉及语音、语义、语法及修辞层面的创造。例如,语义层面的关联组合法,通过同义、近义和反义单词组合成多音词:朋友 ,江湖,始终。

下图是“东南西北”4个单字组成的四面八方8个方位词。

500

 更有趣的是,用“前后左右上下方”这7个字,同样以“中”为中心,可以组成诸如“前方、后下方、左前上方”等等26个空间方位词。

再从文字学视角看,由单字词构成多字词,这种拓展式功能,能开阔人的思维,使用者只需在单字基础上意会新词的概念,以后见面就熟。例如,手机,激光,刷脸,同框。尽管新的多字词层出不穷,由于多字词主要由“老字”构成,习用者根本就没有“背英语新单词”那种承重负担的感觉。

当然,并非所有的“多字词对应原来的单字词”都是新概念,由单字表意变为多字表意,意义大致不变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1、在单字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辅助成分。例如:姨——阿姨,师——老师,鼻——鼻子,石——石头。

2、在单字表意的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同义字或近义字。例如:议——议论,率——率领,恭——恭敬,予——给予,奇——奇怪,寒——寒冷,饥——饥饿,旗——旗帜。

另外,不同字的多字词与单字表意概念相同的也有,但这种多字词与概念相同的单字词可以相互转换,属于表达形式不一样。例如:歧——岔路,夷——平坦,傍——靠近,邦——国家,眠——睡觉,眦——眼角。

总而言之,拼义性是汉语最鲜明和宝贵的特征,而汉字的拼形表意功能强,汉语言文字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适配关系,造就了中文旺盛的生命力。正如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散发着中文独特的魅力,助推桂林的奇山秀水誉满全球,也成就了作者王正功的一世美名;一个甲字,登峰造极,引人入胜,令人流连,让人回味无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