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上学时问一个只说方言的同学,你是不是爱听秦腔?同学说,不,我爱听黄梅戏

【本文来自《如果最后像粤语、昆曲、越剧等等这些文化要到博物馆里才能看到,那才是一种悲哀》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在西安上学时候问一个只说方言的同学,你是不是爱听秦腔?同学说,不,我爱听黄梅戏。相比较而已,他平时大概也不听戏。当时有个河南在西安务工的朋友每天去听豫剧,说是花一块钱随便听。说明豫剧的生命力很顽强。爱好是培养出来的,可惜我日常除了看看书就不会别的,音乐会,体育赛事都看不了(一看就烦)。记得有个江苏同学问一个西安同学,你是不是不会说普通话?被问的女同学说(还是方言):我会说普通话,就是不会你那种让人恶心的普通话。不过据我观察西安方言已经非常接近普通话,很多土音年轻人是不用的。有一次工厂驻地村过庙会,有当地剧团非遗戏曲哈哈腔演出,一帮朋友去看戏,湖南来的工程师一看就兴趣缺缺,剧团里演员很多都是女孩,最后来了一场歌舞,同事立刻就精神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