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竹生物通过港交所聆讯,分拆自四环医药,有超过十种药物资产在积极开发中

500

据港交所9月17日披露,轩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综合 | 招股书  编辑 | Arti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500

据招股书,轩竹生物是一家以创新为驱动的中国生物制药公司,凭借对中国医药行业的理解和对其独特临床需求的洞察,改善患者健康和生活。

自四环医药于2008年收购山东轩竹多数权益以来,公司已经建立一个全面的内部研发平台,支持公司开发多样化且均衡的管线。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轩竹生物有超过十种药物资产在积极开发中,涵盖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包括三项NDA批准资产,一个药物项目处于NDA注册阶段,一个药物项目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四个药物项目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五个已获IND批准。

500

在公司的管线中,公司有三款核心产品,即KBP-3571(已获NDA批准的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创新质子泵抑制剂(PPI))、XZP-3287(已获NDA批准的靶向乳腺癌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和XZP-3621(已获NDA批准的靶向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抑制剂)。

这种管线设计从战略上平衡了开发风险和创新,使公司的商业化或后期资产能够支持公司早期创新药物的开发。

公司推动药物开发的速度及执行力卓越,借此脱颖而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已获得共20项IND批准。在公司的管线中,许多属于行业首创-KBP-3571,已获NDA批准的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PPI;KBP-5081,公司已在完成II期临床试验后对外授权的一款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及XZP-5849,公司已在完成I期临床试验后对外授权予第三方的一款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

通过自主研发和资产对外授权双轨制,公司已迅速将这些候选药物推向市场,并已获得或提交七项NDA(包括在III期临床试验阶段转让的XZP-5695)。

轩竹生物的首款获批产品KBP-3571自商业化以来直至2025年3月31日取得了3270万元(人民币,下同)的销售额,其初步成功证明了公司的商业化能力,且公司于2025年7月成功商业化XZP3287,这进一步证明了公司的商业化能力。

轩竹生物主要依赖内部研发,较少依赖外部合作,旨在驱动可持续增长并为患者带来有效的治疗。

公司的核心方针是,开发及商业化针对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及NASH等疾病的药品。公司战略性地选择公司看到巨大潜力的候选药物及市场,专注于具有未被满足需求的大型市场。公司的开发过程强调差异化的安全及疗效特征。

公司有明确的商业途径,包括深入了解国家医保目录。此外,公司正在开发具有成为全球首创的潜力的新型疗法,突出公司的创新优势及对推动医疗保健的承诺。公司的多元化创新候选药物组合,通过不同作用机制瞄准多个治疗领域,不仅彰显公司强大的研发能力,还帮助减轻开发风险及保持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除内部创新外,公司还积极利用外部机遇,与著名生物科技及制药领先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完善公司的能力并扩大公司的布局。通过内部专业实力与外部合作相结合,公司正在打造一个可扩展的模式,促进患者医护并维持长期增长。同时,公司不断投资管线中的候选药物,将继续从现有及未来的商业化药品的销售中产生收入。

公司致力于针对患者群体庞大、医疗需求未得到满足的疾病进行创新药的开发和商业化,其中主要关注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和NASH。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已建立一条管线,其下有超过十种药物资产在积极开发中,包括三款核心产品及四款关键产品。

500

轩竹生物对每个重点适应症都采取分阶段发展策略。在消化系统疾病领域,公司的核心产品KBP-3571获得国家药监局的NDA批准,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现正将适应症覆盖范围扩大到反流性食管炎,该产品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

在肿瘤领域,公司拥有强大的药物管线,以两款核心产品为支柱-XZP-3287(就此公司已获得治疗乳腺癌的两项NDA批准)和XZP-3621(就此公司已获得用于治疗肺癌的NDA批准)。

公司正进一步扩大这些核心产品的适应症,公司还有众多其他肿瘤药物资产,包括处于I期临床试验或已获IND批准的四款关键产品-KM602、KM501、XZP-7797及XZP-6924。这些关键产品根据多项因素进行选择,包括其创新性质、市场潜力、开发阶段、战略潜力及开发风险。

此外,公司正在积极发展NASH管线,包括处于I期临床试验的XZP-5610和处于IND阶段的XZP-6019。

公司主要通过内部研发团队开展研发活动,研发团队由具有药物开发背景的资深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组成。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的研发团队在李嘉逵博士和王莉博士的领导下,由88名高素质的专业人员组成,其中约50%的人员拥有硕士或以上学位,包括12名博士。

于2023年、2024年以及截至2024年及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轩竹生物的研发开支分别为2.39亿元、1.86亿元、3890万元及5300万元,占各年度/期间经营开支总额的70.9%、32.2%、66.3%及77.6%。

公司灵活且有针对性地制定商业战略,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每款产品和目标市场的优势。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拥有超过90家分销商,覆盖全国各地超过1,000家医院。公司透过分销协议、政策和措施来管理分销商,以确保其销售反映真正的市场需求,并符合分销协议条款及条件。

业绩方面,于2023年度、2024年度、2024年以及2025年截至3月31日止三个月,轩竹生物实现收入分别为2.9万元、3009.4万元、651.4万元、255.9万元;同期,年/期内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分别为约3.01亿元、约5.56亿元、5173.4万元、6546.1万元。

本次轩竹生物香港IPO募资金额拟用作下列用途:用于公司核心产品(即KBP-3571、XZP-3287及XZP-3621)的研发与商业化;用于公司关键产品(即KM602、KM501、XZP-7797及XZP-6924)的研发;用于为其他候选药物(包括XZB-0004、XZP-5610、XZP-6019及XZP-6877)的研发拨资;分配用于增强公司的商业化及市场营销能力,尤其是通过扩张公司的销售及市场营销团队;及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