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长集体请愿:希望西贝进校园!
据潇湘晨报消息,最近上海家长圈炸了锅,一群爸妈集体喊话西贝:“快来竞标学生餐!” 这事儿听着挺魔幻 —— 要知道西贝前阵子还因 “冻了 2 年的西兰花喂孩子” 被全网吐槽,怎么突然成了家长眼里的 “救命稻草”?说到底,都是现有校园餐把大家逼到了 “两害相权取其轻” 的无奈境地。
先说说让家长们忍无可忍的绿捷实业。这家垄断上海中小学学生餐的企业,每天要送 50 万份饭,可这饭的质量,简直是 “开盲盒式踩雷”。有家长扒出孩子饭盒里的西红柿是生的,鱼块虾饼像是反复炸了八回的 “油渣子”,高油高脂不说,偶尔还能 “加菜”—— 塑料纸、头发丝那都是老演员了。更气人的是,18 块钱一顿的 AB 餐,家长掐指一算成本也就 4、5 块,这价差怕是能绕操场跑三圈。想投诉?学校早把问卷设计成了 “满意选择题”,孩子敢打不满意?老师一句 “要懂感恩” 就能把话堵回去,反馈渠道比春运抢票还难打通。
就在家长们愁得头发都白了时,西贝突然成了 “矮子里拔将军” 的选择。有人可能会问:“西贝不是刚因预制菜翻车吗?” 家长们也无奈啊:“咱不是不知道西贝有问题,但再差也比绿捷的‘猪食’强!” 至少西贝是个连锁品牌,供应链再怎么说也比 “后台硬到能垄断” 的绿捷透明点,总不至于让孩子吃着不明不白的东西。说白了,家长们喊西贝来,不是真觉得西贝完美,而是想借它这把 “刀”,捅破绿捷垄断的 “窗户纸”—— 只要有竞争,总比一家独大、摆烂到底强。
再往深了说,这事儿暴露的是校园餐的 “老大难” 问题。绿捷能稳坐钓鱼台这么多年,无非是仗着 “没人能抢生意”,反正孩子的饭再差也得吃,改进?不存在的。家长们连餐食成本、食材来源都查不到,更别提选择别的供应商了。就说预制菜吧,国家定义是 “加热即食”,可家长眼里 “非现做就是预制”,学校用了啥预制菜、冻了多久,从来不说,这不就是 “揣着明白装糊涂”?
现在家长们的诉求很简单:短期希望西贝来搅搅局,打破绿捷的垄断;长期呢,就是想让校园餐 “见光”—— 成本公开、食材可查、家长能监督,别再让 18 块钱的餐食,只值个 “零头价”。有网友调侃:“这哪是请西贝来做饭,这是请它来当‘鲶鱼’,把绿捷这条‘懒鱼’给盘活!”
说到底,上海家长这波操作,是把 “忍无可忍” 变成了 “主动出击”。毕竟谁也不想让孩子天天吃 “糟心饭”,哪怕是 “矮子里拔将军”,也得为孩子的餐桌争取点希望。希望这事儿能让更多人关注校园餐,别等家长们喊破嗓子,才想起 “孩子的饭,不能糊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