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星巴克办公是对星巴克最大的尊重

文/挪威

最近在星巴克看到越来越多工作日提着电脑在里边疯狂敲键盘的人,然后我上网一搜,果然又有类似的问题,怎么看这些提着电脑去星巴克的人?

我直接说了吧,去星巴克办公,是对星巴克最大的尊重。

如果连这拨人都不去星巴克的话,那星巴克估计真快凉了。

昨天有个新闻,星巴克员工说自己被摊派任务卖月饼,月饼没卖出去,自己被迫掏钱把月饼给买了。

兼职员工都掏了3000,全职员工数额估计就更高了。

500

垫钱自购月饼,这和付费上班有什么区别?

而众所周知,外企是最尊重劳动法的一个群体,这还真不是说说而已,同样是打螺丝,你看大家都愿意排队去富士康打螺丝。这不是夸富士康,这是夸遵守劳动法的企业。

但一个最不愿意违法的企业,都开始变相搞付费上班这一套,只能说压力多多少少是有点大的。

我去查了一下星巴克中国的财报数据,2023财年第三季度营收7.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但同店销售额就增加了2%,客单价降了4%。

所以这8%怎么来的呢?打价格战打来的,开新店开来的,老顾客带来的消费是一点都没增加。

我去找了下星巴克这几年的财报,多个财年都是同比大跌,当然那时候有那时候的特殊情况,但特殊情况过了之后,你看,也就是略微改善。

500

市场前阵子传出星巴克中国要卖股份的事儿,出售股权份额高达70%,自己就留了30%。

不过这70%应该是由多家资本机构瓜分,所以星巴克中国还是保留了最大股权,换句话说要钱但也要拍板权。

这事儿其实去年就在传了,但是今年已经敲定了。

500

这两件事儿已经可以看出来星巴克在国内日子相当不好过了。

瑞幸和库迪,陆老板的前儿子和现儿子,9.9的价格站大刀乱砍,直接把咖啡消费砍到一个脚脖子区间。

消费者就要问了,都是冰美式,都是差不多刷锅水一样味道的口感,给我一个去买30块钱咖啡的理由。

别扯什么豆子区别制作工艺区别之类的,大多数人是喝咖啡,不是品咖啡,更何况现在消费降级让我把家里的卫生纸都从得宝改成拼多多砍一刀团购了,什么行情冷暖自知,网上年入百万常有,现实扣扣搜搜常态。

再扯个外篇,别说咖啡了,就是吃饭,大多数人也是炫饭,不是吃饭。

消费抠搜化,人类牛马化,食物饲料化,这就是现在的趋势,很真实的趋势。

至于产品和人工就更不用说了,星巴克我印象中真没什么推新品的重大活动,瑞幸几乎是每周都上,上好几个。

人工就更没法比了,星巴克那一套太外企了,找一些全职在星巴克工作的朋友问了,不仅有五险一金还有补充医疗险,然后年度体检什么的,这么玩你怎么打得过。

这个游戏有个悖论,就是虽然大家都骂资本冷血但是大家更喜欢东西便宜,而且不怎么会去追溯便宜怎么来的,你是扣工资还是砍保障但如果你能便宜就也不是资本了,这个游戏是这样的规则。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星巴克招架不住的。

但也不能说星巴克手里没有牌了,其实这家咖啡店本质上不是卖咖啡的,而是卖空间的,这也是他们自己给自己的定位,第三空间。

就从空间来说,那星巴克还是相当不错的,灯光,桌椅,无限续的水,冷气给足的室温,还有免费wifi,然后店员基本不会过来打扰你,一杯咖啡坐一天都没人管你。

很多星巴克店的整体设计和灯光氛围都非常好,有时候我们拍个什么镜头和产品,不知道去哪里拍首选就是星巴克。

500

卖咖啡,30块钱一杯美式,太贵了谁喝啊

卖办公位,30块钱一整天,免费高速wifi,无限续水,有质感的空间设计和灯光布局,空调冷气给足,纸巾随用随拿,咖啡?咖啡是送的,值吗?太值了。

卖摄影空间,30块钱一整天不打扰别人的情况下随便拍,免费高速wifi,无限续水,相当有质感的灯光和桌椅,空调冷气给足,纸巾随用随拿,咖啡?咖啡也是送的,值吗?太值了。

我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在一些共享空间租办公为,800一个月,基本什么都没有,wifi慢得视频都打不开,要高速?另外交钱,至于空间氛围质感,那是完全比不上星巴克的。

你以为星巴克是卖咖啡的?换个视角看,共享办公空间才是星巴克的核心竞争力。

而且过来的人不事儿逼,点杯咖啡找个角落的桌子就开始干活,一般不招呼店员,饿了还会买点贝果什么的,回去顺便再带个周边。

这事儿我都干过好几遍了。

据说韩国那边都演变成把打印机和台式机搬进星巴克了,后果当然是被禁了。

500

所以说,去星巴克办公是对星巴克最大的尊重。

因为最大的尊重就是掏钱。

而如果不是去办公,去一杯咖啡坐几个小时还能免费用高速wifi,星巴克有什么能够吸引大家过去的东西呢?9.9的刷锅水也能提神醒脑。

而且星巴克还不赶人,你买不买都可以落座。

但我觉得这是个BUG,因为星巴克最大的性价比是共享办公位,但这事儿如果零门槛,很快就会对真正愿意花钱在里边办公的消费人群形成强大的挤出效应。

这里是 -- 新90后的另一番天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