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效美女”的含金量

现在有个词,叫“有效美女”。在美女的前提下,叠加好家世好学历好工作等,即可以被大中产男及以上作为结婚对象候选的年轻女性。

在《热冷“琼瑶剧”与婚恋观的变迁》一文中,提出过“慈禧条件”一词,也就是令大中产及以上男士最心仪的女性,基本是慈禧这个条件:“长相漂亮,较为年轻,性格会讨人欢心,受过良好教育,能熟练使用双语,婚后有生儿子的意愿,父亲的官职比某地级市市长略高、但不到副省长,而且是处女。”

每一项条件允许上下浮动些,但每一项都要有。如果哪一项没有,就是绝对的意难平。比如,如果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接受吗?如果家境极差,接受吗?如果有过同居史,接受吗?——一票否,全摇头。

“有效美女”不过是“慈禧条件”的现代版,至多在家境一项,可放宽到整个大中产层。而区分“有效美女”与“无效美女”最重要的指标其实是家境。

有人认为现在网络如此发达,诱惑很多年轻女生走颜值变现的道路,使得有效美女锐减,无效美女增多。其实不然。这两种女生从来桥归桥、路归路。

出生大中产及以上家庭的女生,并不排斥一些明确需要形象的岗位或职业,比如对外友好交流的相关窗口单位,或曾经的电视台主持人、文工团演员等。但是,这类职业或行业必须有美誉度。美誉度比收入更被这类女生所看重。

一句话,当下凡涉及颜值变现,但没有美誉度的职业,这类女生不会考虑。

即所有“无效美女”从事的靠颜值赚到钱的职业,都不考虑。

对美誉度的重视,来自这类女生的眼光。穿过行业周期,穿过高低起伏,穿过吃完青春饭的之后,什么最重要,这类女生通常非常明确。

女人跟男人不同,男人千百年来的思潮与动作都一以贯之,早于有纪年的公元前841年。关于男人的一生该怎么过,“四书”“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等等,基本该说的都说了。男人是走正道还是走邪路,自己也清楚。即男人的是非观从来清晰,没做到是能力不济或条件所限。

而女人所接受的教育差之天壤,有些接受“男人教育”,有些接受“愚女教育”,有些接受“思潮教育”,几种教育的观点彼此矛盾,非常混乱。从来没接受过像样的“女人教育”导致很多女人的一生失序迷茫浑沌,且总在某个时间节点突然感觉自己的前半生“被骗了”。

接受“男人教育”的,总把自己当男人,往往婚恋中吃大亏;接受“愚女教育”的,通常来自重男轻女家庭,女人近乎人形干电池,活着的意义就是被予取予求;接受“思潮教育”的,看似紧跟时尚,实则最易被时代抛弃:流行“性解放”时,她先锋大胆公开私生活;流行“爱情大过天”时,她恋爱脑;流行“女权”时,她整天打拳;如今风向改为“反恋爱脑、搞钱至上”,她突然也觉得非常不甘心,搞了这么多年,什么都没得到,只能憋着戾气,转做捞女。

这就是现在为什么捞女那么多的原因——必须要对因之前各类思潮造成的重大亏空,进行清偿。不论男女,如果青春已逝,时光荒废,但两手空空;你想不想一把回本?

很多女人都非常可惜,非常非常可惜;也许她自己不觉得、不承认。其实这样倒挺好,至少她还有快乐。如果觉得且承认,那糟透了,连最后一点快乐都没有了。

以上这些,与真正的“有效美女”,都没有关系。因为她们接受过真正的“女人教育”。

真正“有效美女”较之“有效美女”的区别在于,“有效美女”只强调外在条件,硬指标;而真正“有效美女”,除了外在条件、硬指标满足以外,内在又非常“拎得清”。

因而,真正“有效美女”,没有声音,不被看见,从不上架,早已秒罄。

尽管真正“有效美女”极稀有,把她们的条件放入Deepseek,Deepseek都劝你“要现实”,但必须得说,只有跟她们结婚,男人才会发自内心觉得,这婚真该早结。绝大多数男人在结婚这事上都很能将就,如果你实在无法将就,那只有奋起雄竞这一条路可走——她在山顶等你。只能说,世间存在这样的女人,看你愿不愿意走最难走的那条路。

“婚姻于男人有利,那女人在婚姻中得到了什么?”女人肯定会问。

但这个问题,对真正“有效美女”而言,不是问题。每一个真正“有效美女”都知道自己在婚姻中得到什么,也都得到了。

现在结婚难,因为大多数人总不甘心凑合着结。如果甘心,早结了,搭伙过日子呗。大家现在默认的排序是:幸福的婚姻>单身>不幸福的婚姻。单身再怎么着,也远强于陷入一段不幸福的婚姻,被折磨消耗。

从这个角度来说,普遍的单身,也是时代的进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