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激增41%、Q2增速超57%!兴业证券2025中报交出超预期答卷?

500

来源|中访网

责编|李晓燕

2025年上半年,资本市场回暖的春风吹拂行业,兴业证券凭借精准的战略布局与高效的业务执行,交出了一份超出市场预期的中期答卷。这份成绩单不仅印证了公司经营韧性,更勾勒出其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清晰路径,为证券行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从核心经营数据来看,兴业证券上半年增长势头强劲。营业总收入突破54亿元,同比增幅近三成;归母净利润达13.3亿元,同比增速超四成,显著跑赢行业平均水平。尤为亮眼的是第二季度表现,单季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57.6%,呈现加速向上态势。盈利能力方面,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提升0.66个百分点,年化ROE攀升至4.6%,经营质量持续优化。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公司股价对应市净率约1.0倍,处于历史低位区间,安全边际显著,多家研究机构上调盈利预测并维持“买入”评级,足见市场对其发展前景的信心。

业绩增长的背后,是经纪业务与自营业务“双轮驱动”的强劲支撑。在全市场日均股票基金成交额同比激增63.3%的背景下,兴业证券经纪业务精准把握机遇,实现净收入12.42亿元,同比增长34.2%。公司股基交易额突破4.8万亿元,市场占有率较去年同期小幅提升,即便行业佣金率略有下行,仍凭借规模扩张实现收入高增。更关键的是,财富管理转型取得实质性突破,投顾签约客户与资产规模双增长,有效客户群体规模创新高,标志着经纪业务正从传统通道服务向高价值财富管理服务转型,为长期发展筑牢根基。

自营业务的反弹则成为业绩增长的另一重要引擎。上半年,公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增长50.2%,单二季度环比增幅达89%,调整后投资净收益同样保持两位数增长。这一成绩源于公司对市场趋势的精准判断与资产配置的主动优化——通过下调“tpl股票”规模、大幅增加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在市场波动中捕捉结构性机会。数据显示,公司年化自营投资收益率提升至4.0%,远超去年同期及今年一季度水平,资产收益效率显著改善。尽管自营投资金融资产规模与年初基本持平,但资产结构的优化为后续收益增长埋下伏笔。

除核心业务外,资金类业务的回暖进一步丰富了盈利来源。上半年公司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38.1%,得益于其他债权投资利息收入增加与应付债券利息支出减少,展现出出色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融资融券业务虽期末余额较年初略有下降,但同比仍实现23%增长,市场份额保持稳定。随着市场信心持续修复,两融业务有望成为利息收入的重要增长点,为整体业绩提供更多支撑。

在部分业务面临挑战的情况下,兴业证券展现出强大的业务韧性与战略定力。受IPO发行节奏放缓、再融资政策收紧影响,投行业务短期承压,股权主承销规模与行业排名有所下滑。但公司迅速调整策略,在债券承销领域持续发力,主承销规模同比增长超12%,行业排名稳居第18位,公司债、金融债、ABS等品种表现亮眼,业务结构不断优化。同时,公司储备3家IPO项目,为后续业务修复做好准备,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深化,投行业务有望迎来拐点。

资管业务同样在承压中展现亮点。尽管上半年资管净收入略有下降,但资产管理规模逆势增长12%以上,创近五年新高。尤为突出的是控股子公司兴证全球基金的表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9%和18%,管理规模突破7000亿元,其中非货币类公募基金规模近2900亿元。在公募FOF与养老基金领域,兴证全球基金稳居行业前列,品牌影响力与长期投资能力获得市场广泛认可。此外,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94%,成为新的增长极,彰显公司全球化布局的成效。

未来,兴业证券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愈发清晰。机构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年均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对应市净率持续处于低位,估值优势明显。随着降本增效措施推进、业务结构优化与财富管理转型深化,公司ROE有望进一步提升至合理水平。核心管理层稳定与战略方向清晰,更为长期发展注入确定性。

当然,证券行业发展仍面临市场波动、政策调整等潜在风险,但兴业证券已通过业务多元化布局与主动风险管理能力,为应对挑战做好准备。从2025年中报来看,公司不仅实现了短期业绩回暖,更在业务转型、结构优化、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关键突破,为长期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当前资本市场回暖与估值低位的双重背景下,兴业证券的投资价值与发展潜力值得期待。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