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刊两年再度归来,《知音漫客》能打赢复活赛吗?
题图 / 知音漫客
童年白月光又回来了
前言
《知音漫客》,多少人的国漫“白月光”,今年暑期带着新刊宣告回归。
作为曾经纸媒时代创造诸多爆款的漫画杂志,《知音漫客》选择如今这个时间节点归来,显然是有所求的。
随着国内二次元受众的积累、扩张,近年来国漫市场发生了许多变化,一方面是IP开发模式更加成熟,另一方则是年轻消费者对衍生品的接受度大幅提升,人气IP的商业化,有了更多可以挖掘的空间。作者、作品还有《知音漫客》杂志本身,似乎都希望趁着“童年白月光回归”的消息,再度进入消费者的视线。
最新的《知音漫客》纪念刊已经于8月16日开启预售,话题讨论声量拉满,不过社交媒体上,针对最新一期杂志的网友评价却好坏参半。相关话题热度也并未明显转化成销量成绩,由于杂志销售渠道较为零散,ACGx粗略计算了来自各平台大型店铺的公开销量,新刊预售开启大半个月,累计售出约2万份。
到今天,《知音漫客》的老牌IP能否再度创造辉煌?读者“黑糖糍粑”向我们分享了他的看法。
本文为读者投稿、略有删改,内容不代表ACGx观点。以下为正文:
今年4月,休刊长达两年的《知音漫客》(下称漫客)突然在微博诈尸,宣布将于年内复刊:“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现在——我们回来了。”
更出人意料的是,仅在三天后,漫客官方就删除了这条微博,闪电般复活又光速离去。粉丝们纷纷吐槽自己被戏耍,也有人担心起复刊的真实性。
这样的担忧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最近,漫客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仰卧起坐,不仅成功复刊,还拿下了限量版上线秒空的热度,带着青春记忆杀回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一波三折之下,漫客的回归之路总算踏上正轨。
阶段性的胜利固然可喜可贺,但当大家将目光放长放远,看到漫客不容乐观的前景时,还是会忍不住问出那句话:
会赢吗?
1.《知音漫客》,堂堂复活…?
漫客平等地光顾了几乎每一个Z世代的童年。
它早在2006年就创刊,一路从月刊、半月刊、旬刊做到周刊。因为对青少年读者的精准定位,成为了校门口小摊和报刊亭的常客。
对于当时的中小学生来说,无论是否喜欢国漫,是否关注漫客,这本杂志都会以每周一次的频率,准时来到某些同学手里,然后作为班里的硬通货四处流传。
这样的漫客就像一颗时间胶囊,承载着一代人共同的青春记忆。
所以当2023年漫客官方宣布休刊时,不少读者都对此感到遗憾。一晃两年过去,原定半年的休刊似乎变成了无期限。
直到今年的8月16日,《知音漫客》全新升级版暨19周年纪念刊在各大平台开启预售,#知音漫客微博上线秒空#的话题登上热搜。
此次新刊为200页全彩,主打内容依旧是当年的人气作品,如《偷星九月天》全新篇章、《星海镖师》续更故事、《神精榜》怀旧番外等。除此之外,还有对应漫画作者的独家专访。
可以看出漫客打算重启旗下这些经典IP,用怀旧式营销来叩响市场大门。
新刊分为两个版本售卖,分别是定价48元的【年少版】和定价199元的【有爱版】,随书附赠色纸、拍立得、镭射票等周边。两版的杂志并无区别,只有周边数量不同,并且【有爱版】前2000份必定带有漫画作者的亲笔签名。
这两版针对的目标群体十分明确。对于只注重漫画内容的人,买一份【年少版】试试水足矣;对于等待已久的粉丝,漫客也献上了更有收藏价值的【有爱版】。
丰富的新刊内容,再加上微博开屏广告宣传、知乎话题联动,可以说漫客在这次的回归上下足了功夫。
“馒头”们(对漫客粉丝的称呼)也闻讯而至,仿佛是听见青春的回响,有的开始买买买,弥补童年缺憾,有的则分享起自己与漫客的故事。
“还记得放假新一期出来一天能跑三次报刊亭去问,晚上遛弯儿都要拉着我妈拐到报刊亭”“上学那会儿不知道被老师收了多少本”“奶青回,知贵妃回宫”......
名为漫客的时间胶囊被打开,重现着一段又一段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微博@雪间弥生
馒头们沉浸在怀旧氛围之余,有不少人也表达了对复刊杂志的不满。
其中售价199元的【有爱版】的争议最多。
限量2000份、售罄不加印,且捆绑作者签名这种配置,明显就是在玩饥饿营销,刺激大家购买。漫客还选择限量不限购,馒头们想抢抢不到,某海鲜市场却随处可见黄牛挂出的溢价刊物。
抢到杂志的朋友也没有开心多少。【有爱版】虽然送了很多当下二次元圈内流行的“时尚小垃圾”,但仍然免不了圈钱质疑。
小红书@ハルカ
新刊售价也是槽点之一。
当年大家熟悉的周刊,100页左右的内容,定价5元。这次新刊价格成倍增长,好在200页内容看起来诚意满满。但打开漫客发的新刊样书视频,馒头们两眼一黑:原本四拼一的排版方式,怎么也变了?
左图为旧刊,来源小红书@HEI
右图为新刊样书,来源知音漫客B站官号
再加上“精美的装帧,厚重的手感”这样的噱头,大伙都明白这是怎么个事儿了。更好的纸张,更多的页数,主打一个增本降效,减量还加价。可谓是韭菜割不尽,春风吹又生。
除了以上争议,读者们也道出了对漫客的疑虑:这波收割完情怀,会不会继续休刊?已经完结的作品出新篇章,会不会狗尾续貂?十几年前的作品还跟得上时代吗,作者们的画风会不会改变?
一个个问题狠狠拷问着漫客,在它拿出实实在在的内容证明自己之前,这样的声音会一直存在。
毕竟,曾经的漫客,也有不少迷惑操作。读者们对漫客的不信任,也并非一朝一夕形成。
2.白月光之死
当年的《知音漫客》,凭借价格低廉、全彩印刷,成为中小学生间的香饽饽,原创漫画《神精榜》《偷星九月天》《暗夜协奏曲》、小说改编的《龙族》《斗罗大陆》《斗破苍穹》等作都备受读者喜爱。
2013年,漫客达到了月发行量700万册的巅峰,号称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漫画杂志,一时风头无两。
成名之后的漫客,坐拥许多优秀的漫画资源,也有了选择的权力。坑少萝卜多怎么办?那就借鉴日本《周刊少年JUMP》的末位淘汰制,在每一期结尾增加邮寄评选环节,人气不高的作品会下架或者强行结局。
B站@奶绿少冰罐头鱼
这种做法虽然听起来很民主,却忽略了一个致命的问题:会主动邮寄信件的只有少数读者。
最终小部分读者主宰了作品命运,从日后大家对这些作品的讨论度和评价来看,很多作品本不该就此结束。这一番操作下来,自然是让许多读者丧失了对漫客审美和选品能力的信任。
不仅仅是读者,漫客在版权问题上的种种纠纷,也让创作者们退避三舍。
先是拿不到《斗罗大陆》续作版权,就发文宣称自己才是真正的版权方,抹除唐家三少的署名权。
南派三叔也曾在微博控诉:“《盗墓笔记漫画版》1、2、3本全部被知音强行停止加印一年,导致我的整个漫画系列举步维艰。”原本应该和小说互相成就的漫改,却变成了和作者斗法的武器。
四处树敌的漫客,离跌落神坛只差一根导火索。
2014年,主编老猪因受贿被捕,大批作者编辑出走。《偷星九月天》等热门作品完结,漫客失去台柱,只剩一部《斗破苍穹》苦苦支撑,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滑向了下坡路。
至于之后的日子有多难过,看看漫客休刊之前最后一期的内容,就能窥见一斑。
B站@奶绿少冰罐头鱼
70页的漫画杂志中,仅有五篇漫画还在连载,占比不到一半,剩下的内容全都是与漫画毫不相关的少儿科普版块。
B站@奶绿少冰罐头鱼
发视频分享这份刊物的网友感慨道:“先前还在意外《知音漫客》为什么会休刊,我买了这最后一期杂志,终于能感受到什么叫做苟延残喘了。”
此后无论是休刊还是复刊的风波里,都有读者毫不客气地留下一句相同的话:
白月光还是死了的好。
3.与未来擦肩而过
很多人提起《知音漫客》的衰落,都会说到网络普及之后,纸媒是如何逐渐被电子产品取代。
但鲜少有人知道,早在2010年,漫客就创建了名为“漫客栈”的网站,开始了发展互联网漫画的布局。他们对于漫客栈的定义是:中国原创漫画第一社区。
漫客栈的图标
这样的介绍,饱含着创建者的期待。
可惜的是,网站名称与杂志名称存在差异,漫客栈并没有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而且当年的小读者们,也很难拥有自主接触互联网内容的权利。一切都使得漫客没能搭上互联网的快车。
退一万步讲,就算漫客栈当初能够好好运营,到今天恐怕也是艰难前行,毕竟那些被视为后起之秀的互联网漫画平台,如今都在寻找新的生存方式。
此时此刻,漫客栈的APP仍在运行,上面连载的漫画几乎没有更新,俨然一副空架子。
漫客这起起落落的十九年,既赐予了它独一无二的底蕴,也成为了锁住它前行道路的无形枷锁。它不再是风光无限的业界标杆,也没办法像初出茅庐时那样,再一次把握住风向。
进退两难的境遇之下,漫客只能缝缝又补补,在一些微小的地方进行改变,经营好剩下的IP和读者。
漫客努力地跟上年轻人的消费方式,随书附赠的周边从十年前的海报,变成了现在的各种亮闪闪。
它真诚地想要留住曾经的小馒头们。在新刊开售5天之后,官号宣布【有爱版】16款明信片从随机8款改为全套赠送。
但这样微小的改变只限于形式,无法掩盖它陈旧的底色。那些丧失的信任,还需要长时间的证明才能慢慢弥补回来。
伤筋动骨的漫客,和休刊前比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换了一种更加体面的方式苟延残喘。
但苟延残喘也是一种活法。对于如今的漫客来说,活着,已经是最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