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地图从此站起来了

500

作者 | 叶二

编辑 | 魏晓

一场阿里事先张扬的“绝密项目”,最终落定为高德地图的“高德扫街榜”。

9月10日,高德地图宣布推出全球首个基于用户行为产生的榜单“高德扫街榜”,要构建全新的线下服务信用体系,以全力支持线下餐饮及服务消费。

如此大雷声,甚至据说为此是封楼数日,结果就只是一个“高德扫街榜”,这看上去,怎么就有点大题小作。

但放在当前阿里主攻本地生活、主攻即时零售的战事中,“高德扫街榜”的意义不言而喻。

其,就是为战事而起。

无论从产品的定位,还是从产品的内容来看,“高德扫街榜”直接对标大众点评,而后者正是美团整个体系内到店环节中的核心一环。

一直以来,大众点评牢牢把控了到店交易链接的前端,其评分系统、评价体系,可以直接影响很多消费者的到店决策,不仅是美团的现金牛,也基于其在市场上缺乏成体量的对手,成为了美团最稳固的后防之一。

同时,对于阿里目前正在搭建的大消费体系来说,类似大众点评的产品,也是缺失的一环。

现在,则由高德地图补上了。高德地图也在阿里集团内部拿到了超高的权重,就此站了起来,从此前偏安一隅的状态,跃升到舞台中央。

问题是,为什么会是高德地图。

生活服务入口

9月10日一早,“高德扫街榜”正式出现在高德地图的首页频道中。与此同时,首页相应的推荐服务页面排位,也由此前的“周边出行指南”,替换为“为您推荐美食精选榜单”。

500

高德地图的重心,正在从出行平台完成到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的转换,而美食正是后者最关键的部分。

打开“高德扫街榜”,点进具体餐饮店评价,可以直观发现,每一条用户评价后面,都被标注了有关用户真实行为的标签,比如“现场拍摄”、“导航后评价”、“提交消费凭证”等。

500

很明显,“高德扫街榜”就是要以真实榜单、真实点评,去攻点评类产品的山头。

事实上,在阿里内部,也只有高德有机会做到。

很长时间以内,在阿里原本的本地生活战略中,高德地图一直都是排头兵,甚至可以说,在口碑、饿了么屡次失利背后,高德地图反倒是表现最好、最稳、最靠谱的。

业内都知道,阿里曾经多次尝试过以口碑、饿了么甚至是支付宝,走流量路线、配送路线,去深入到到店场景,几乎调动了内部可用的所有资源,但收效均不佳。

但高德基于LBS的本地生活服务模式,早已被市场验证,也打开了局面。

同时这也是高德地图区别于美团系所独有的差异化优势。毕竟导航—到店,这本就是用户生活习惯中,一个自然且非常顺的逻辑。

数据显示,高德地图覆盖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目前每天有1.2亿次生活服务相关搜索,导航前往1300万个生活服务目的地。

500

由此展开延展服务,高德也已经布局多年,诸如美食团购、酒店、景点门票等等,高德早在三四年前,就已接入入口,再到此时打造点评类榜单,也是水到渠成。

在阿里内部,对高德的定位早已不再是导航工具了。在此前财报电话会议中,阿里高管就曾明确表示,作为一款有1.7亿以上DAU的产品,相信有机会通过AI技术的应用,未来让高德成为生活服务的入口。

争夺真实

更关键的是,还在于高德的真实。

基于自身平台的特性,发生在高德上的用户“导航-到店”,正是真实行为,而无法凭空生造出来。

而“真实”,正是点评类产品的核心生命力。

500

高德希望通过用户的“行为+信用”,去打造一份无法刷分的真实可信榜单,从而重新构建一套线下服务的信用体系,做到真正的“用脚投票”。

这正是高德切入到点评类产品的主打卖点。

不是没有机会。

大众点评V6用户叶妍妍告诉AI蓝媒汇,她自己用大众点评,但她男朋友则非常相信高德的评价。

“去旅游找饭店时,我俩就因为这两个app评分差太多吵过架,都觉得彼此是瞎找。他说点评有些是买的分,刷的分,不准,我说高德哪有点评权威,根本就无人在意高德。”叶妍妍说道。

这种认知上都有偏见,但在这背后,正是用户对于真实点评的核心需求都没有被充分满足。

事实上,大众点评本身也一直在致力于真实点评。一方面,过去一年,大众点评通过逐一审核,处置违规评价超2000万条;组建“商户治理团队”,处罚超6万家违规商户;“商户治理、骚扰识别、用户宣导”多轨并行,共拦截超156万次“差评骚扰”。

令AI蓝媒汇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在就餐并写了大众点评后的第二天,美团客服就打来电话询问,商户是否存在以送餐诱导好评的行为,用户评价是否是真实想法,还是有别的因素影响。

另一方面,叶妍妍发现,大众点评现在特别重视“打卡”这个选项,“过去几年都没这么重视,这意味着大众点评就是重视到店评价这一真实行为了,而不是说我躺家里就评价了。”

但美团的种种努力,依旧无法完全杜绝一些虚假点评的现象。

高德则希望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

基于平台特性,“导航-到店”,如高德所说,确实平台是可控的,能够识别出“有没有去吃过”,“是不是回头客”等等,但至于后端的“到店-评价”这一环,高德声称,将引入支付宝芝麻信用体系,结合用户信用等级为可信评价加权,并借助AI风控,有效识别、过滤虚假和噪声评价。

换句话说,高德将真实除了押注在用户导航到店的行为上,同样押注在评价的具体人上。

但对于商家这一环,虽说高德宣布“高德扫街榜”永不商业化,这依旧无法规避商家会因为自身利益去诱导用户好评,这意味着行业至今都没能解决的痛点,高德想要带来质的改变,也没那么容易。

全面战争

在这背后,火药味越来越重了。

高德地图CEO郭宁在发布会上提到为什么要做“高德扫街榜”时说:“高德今年组织过多场线下商家的调研会,行业痛点和用户需求成为做这款产品的初衷,希望借此营造出一个‘良币驱逐劣币’的健康消费环境。

没有直接点名,但很明显,高德直指的就是大众点评。

而亦在发布会当天,美团宣布即日起,大众点评将正式“重启”品质外卖服务,将通过B端自研大模型,结合海量真实评价数据分析用户需求,进一步剔除非真实点评数据,以“AI+真实高分”为用户提供可靠决策。首批已集合超百万家高分堂食店,依托海量用户真实到店评价,将优质堂食餐厅的外卖送到大家身边。未来,我们将根据顾客真实评分、商家真实运营情况不断邀请更多新餐厅加入,让全国所有高分堂食餐厅,都能为用户提供到店、到家的全面服务。

500

字眼中,满满的都是“真实”。

甚至不止如此,美团还表示美团C端AI智能体服务也将于一周内发布,目前正在“封楼测试”阶段。

这所谓的“封楼测试”,显然同样是对应“高德扫街榜”的“封楼开发”。

阿里与美团,再一次的针尖对麦芒。

这对冤家在过去打了十年之久,短暂休兵之后,再度重启战争。

从现在的布局来看,阿里以淘宝闪购+饿了么,主攻美团的到家以及即时零售,以高德地图主攻大众点评,切入到到店领域,一场全面战争正式打响。

目前淘宝闪购+饿了么已经在高额补贴下,收到一定成效,分流了美团外卖市场的部分份额,就看高德地图如何撬动到店蛋糕了。

一个事实是,过去两年来,即便抖音小红书均在到店UGC领域充分发力,但并未真正撼动大众点评的地位。

数据显示,2024年大众点评共新增2.68亿真实评价,覆盖超800万家商户,涉及美食、娱乐、旅行等各类场景。

高德地图能否凭借自身LBS属性,削弱大众点评的生态位,还需市场进一步检验。

但对于高德本身来说,这是发展中的一大拐点。成功,则就会成为10亿人都在用的生活服务平台。而一旦失利,很可能会再次退回原有的地图工具属性。

曾经饿了么+口碑都没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就看高德了。

Lanmeih/今日话题

你会在高德上看评价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