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又一次验证了某些媒体人的成色
文 | 天书
通过张雪峰被媒体围剿这事,我们可以将九三阅兵前后发生的不少事情都串起来。
《大象新闻》的夏继锋说因为“中国在二战后从未主动挑起过一场战争,从未侵占别国一寸土地”,所以张雪峰的话是“鼓噪战争”,是“对中国形象的严重抹黑”。
看起来,这位媒体人士是认为梧桐对岸等于侵占别国土地。了解这位媒体人名字的读者都应该知道,他也是活跃在微博上古时代的老公知了,不了解的可以上微博考古。虽然后来身份转换低调了不少,虽然他早期微博上各种逆天言论很多已经看不到了,但看来内心仍是当年古墓派本色不改,一有机会就不自觉真情流露了。
可以说在当前的中国,空洞的讲反战就是一种政治狗哨。中国人从古至今都知道一句话,“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当代中国虽然努力追求和平统一,但也一直强调对统一事业“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到了今天大家也都明白,和统不仅是希望越来越小,而且假如真实现了,必然留有严重的后遗症,社会上对和统之后会产生的问题是越来越担忧的。反过来说,只有武力选项始终保持强大威慑力,真正的和平才更有可能到来。所以在统一问题上高举“反战大旗”,事实上就等于阻止中国顺利解决台湾问题,这就是针对统一任务的“信息战”、“舆论战”。
事实上,这场信息战已经打响多年了。从俄乌冲突开始,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表面在谈论俄乌问题,实际上内里指涉的全是台海问题。有一开始说俄国拉壮丁骗人到前线的,然后话锋一转台海开战普通人要上前线如何如何;有说面对正道世界制裁俄国必将迅速垮台,高呼正道世界不可战胜的,潜台词自然是中国想统一就会受到制裁。
作为信息战,只有互联网上的奇葩言论自然不够,还要有线上线下爆炸式联动,迅速制造大量信息污染,短时间内占据公众心智的能力。22年底发生的“举白纸”事件就可以看作是一次将来的信息战操演。我们不难想象同样的行为逻辑和发酵手法在未来非常时期会如何在信息战中复现。
台海问题信息战背后,当然有台独势力经营多年的所谓“心战”的背后影响。不过,你说像夏公知这类人真的支持台独吗?也未必。实际上他们可能根本就不关心台湾的命运如何。这类政治狗哨说到根上,都是在告诉人们“不要老想着跟美西方对抗”。
最近和张雪峰一样被围剿的还有吴京。阅兵前不久,吴京多年前的一段采访视频又被挖出来截取并鬼畜化加工,形成了大规模模因式传播。一些人借此以“爱国营销”和“民族主义”等罪名又将吴京拉出来批判一番。
认真说起来,实际上《战狼2》在军事动作类电影中都可以算得上是优秀的反战电影了。这部电影的内核从来就不是大国主义和强权政治,它一开始强调的就是朴素的第三世界国家视角下的国际平等主义。
但这些人对此并不关心,他们只知道冷锋把美国演员演的雇佣兵给揍了,这怎么得了,这还有王法吗?深重的PTSD让他们对《战狼2》念念不忘,以至于在上映七年后,这部电影的名字仍然高频出现在舆论视野中。
当年他们还能自我安慰一下,说战狼都是意淫,说天兵仍然不可战胜。但到了2025年,还能这么安慰自己的人真的不多了。所以,抽象的“反战”大旗对他们来说就变得愈发重要,以“反战”为名义进行信息战,抵毁扭曲中国民众正常的第三世界平等公平反强权战争观。
如果说对张雪峰和吴京的围剿,最终呈现出的效果不过是网络闹剧,那么最近新华社发布的美国认知战报告,国内媒体应者寥寥,就是必须被严肃对待的事情了。
说实话,从内容上来说,这份报告没多少新东西,大部分内容都已经是老生常谈世所共知。从今年的网络流行语境来说,可以把这份报告看成“美式赢学”的官方化表述。
不过真正的重量级内容远在报告之外。报告发布后,只有大公文匯网等少数媒体进行转发,其他大媒体都选择无视。
原因也不难猜想。这份报告专门有一节总结了发展中国家“精英”被认知战洗脑后的种种表现。这对于国内的很多媒体人士来说,简直是可以对号入座了。如果让一些在立场上比较有“格调”,比较会“独立思考”的媒体进行转发的话,我想这些媒体里最少有十分之二三的人会被打脸,可能并不算是很夸张的估计。
信息战操演对于西方宣传机器及各路附庸其上的媒体学术机构NGO体系来说早已是炉火纯青,但对于我国来说,甚至连防守经验也说不上有多么丰富。目前只是一个认知战报告,就已经让媒体们装聋作哑,那未来白热化信息战真出现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应付呢?
本来看完这份报告后,我们是想来谈一谈报告局限之外的东西的,结果目前这戏剧性场面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对正常的爱国言论重拳出击大谈反战和平,对认知战的现状唯唯诺诺视若无睹,这就是我们一些媒体人的真实写照。
不过还是稍微说一下吧,面对我国的超大规模结构和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现实,我们不可能把问题都笼统的归因到外部认知战上。对于这些或主动或背动驯服于认知战,配合对我国进行信息战的人来说,我们可以先粗略分成几类。一是真正的“润人”和皈依者,这没什么好说的。
二是“变天派”,就如前面那位夏先生活跃时期的微博那样,2012年前后,彼时微博在各路公知的加持下影响力如日中天,公开鼓吹“变天论”毫不稀奇,跟美国大使,各路NGO的勾搭都是公开化不遮掩。我们都知道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之初,国内外又形成了一种联动,鼓吹“新冠是中国的切尔诺贝利”。只不过因为我们迅速控制了疫情,同时国外开始爆发,这种鼓吹才一下偃旗息鼓。但随后三年中,相关的信息战舆论战就从来没停过。
直到22年底,一些人又觉得“形势要变了”,认为他们代表的“民意”不光要求放开防疫,更会要求全面对接西方“文明开放世界”的价值观,认为内外联动的机会又来了。如我们之前文章《渣男电影VS捞女游戏》中所说,这几年文艺圈不少乱象实际上都是这个思想动荡期产生的外溢效应。
第三种是既得利益者,这类人可能本质上不想变天,但也不认为东升西落,中国统一等是对自己是好事,认为维持现状,或者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就是最好的。就像台湾岛上很多幻想不独不统一直如此岁月静好的人一样。至于为什么维持现状会让这些人觉得可以利益最大化,或者过去什么样的发展过程造就了这些既得利益者,这个问题读者们应该都有许多答案。
第四种是新时代的原子人。这个问题才是真正的新问题,我们没有办法用老问题去定义或解答。如果说最近的《万物生》被很多人纯粹当成了一个老问题去批判,那么国内以知乎为代表的键政网络场域中,日常有大批年轻人以赛博扎小人的方式去应和“周制好秦制坏”这种老登殇学产物,则更能说明一些本质问题。
极端精致利己也好,极端自由主义甚或安那其也好,这些人真认为“周制”这种上古封建概念能带给他们一个后现代自由神国吗?脱离老中这个现代理性主义最大维护者的约束,在这片有14亿人口的古老土地上可能召唤出的东西,真的就是他们想要的吗?
答案可能是肯定,也可能是否定,但我想更多的答案应该是混沌的。实际上,他们一切的表现都源自不安和恐惧。用小红书上最近比较流行的话来说,当代社会确实“托举”出了大批可以以低度劳动,低人际关系和情感付出,甚至能以隔绝于社会运行的状态而过的相对滋润的个体。但这种状态也是让人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的。
在自由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二元对立思维中,统一也好,国际大变局也好,东升西落也好,任何一种宏大意义上的变动都可能把他们重新拉回集体,拉回现实空间中,让这个社会“一部分人托举另一部分人”的畸形结构发生改变。他们害怕,不安,但眼看着中国和世界似乎又是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
这其中可能大部分人都不是真的被认知战所驯化者,或者说并没有真正想去改变,哪怕只是润出去的欲望和行动力;他们甚至也清楚世界上没有哪里是理想的,知道自己的生存状态离不开现有的社会基础。但社会总是在改变,看起来不是往欧美那种更坏的方向,就得是往重回宏大叙事和集体主义的方向。这让人过敏,紧张,不安,要时刻拿一些东西来对抗这种无可抵挡的宏大叙事。从这个层面来说,抽象的“反战”无非是一种原子人因恐惧而选择的借口。
知乎传奇爆兵哥
传统阶级叙事在这里是暂时失灵的。这是一种横跨多个阶层维度的后现代症候,我们很难把这个群体像公知殖人那样泾渭分明的区隔开,甚至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个时刻某个情境中陷入这种状态。这是一种社会意义上的量子状态,爱国和反对统一,主体性和依附性,正向民族主义和逆向民族主义等等截然相反的东西完全可以在同一个时间叠加到同一个体上。
这是中国想发展至下一个阶段所必须超越的症状,如何让每个人的量子状态都尽可能收束至不影响社会整体的前进方向?这不光是找回和建构新的集体主义,我们必然还有许多新的命题要解答。
这些问题的探讨当然离不开媒介工具对社会思想和大众认知的协调统合。但是再回头看看我国目前某些媒体人的样子,就像前面说的,对正常的爱国言论重拳出击大谈反战和平,对认知战的现状唯唯诺诺视若无睹。连最基本的任务他们都倒反天罡,更不用说我们刚才讨论的那些了。
任重道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