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蒙牛总裁到云锋合伙人!卢敏放跨界投资圈?

500

来源|读商时代(中访网旗下品牌)

在快消行业深耕数十载的卢敏放,近期以全新身份亮相资本市场。在云锋基金与上海银行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他首次以“云锋基金合伙人”的头衔站在公众面前,这标志着这位曾执掌蒙牛的乳业大佬,正式开启了职业投资生涯,也为马云系投资矩阵注入了新的产业力量。

500

作为快消行业的资深操盘手,卢敏放的职业履历堪称亮眼。在加入蒙牛之前,他已在雅士利、达能纽迪希亚、多美滋等知名食品饮料企业积累了丰富经验。在达能任职期间,他带领团队实现关键突破,不仅让多美滋拿下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的成绩,还推动纽迪希亚成为国内电商母婴类品牌榜首,凭借在奶粉领域的卓越表现,他被推上更广阔的舞台。2016年,经中粮集团推荐,并获得达能、Arla两大股东认可,卢敏放接过蒙牛总裁帅印,成为这家中国乳企巨头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裁。

在掌舵蒙牛的七年里,卢敏放深刻重塑了企业的发展格局。他上任之初,蒙牛营收刚突破500亿元,而到他卸任时,企业营收已稳步攀升至900亿元以上,全球乳业排名稳居前十,距离千亿目标仅一步之遥。为了让企业更贴近市场,他推动系列组织架构调整,将常温、低温、奶粉、冰品等业务拆分为独立专业化板块,提出“让听到炮声的人做决策”的管理理念,让事业部拥有更多自主决策权,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变化。

围绕“成为最具中国活力的千亿级国际化乳品企业”的2020战略目标,卢敏放带领蒙牛在产业链上下游持续布局。在牧业端,通过投资现代牧业强化奶源把控;在细分品类上,收购贝拉米补全婴幼儿奶粉业务版图,入股妙可蓝多抢占奶酪赛道风口。这些布局中,既有为企业带来全新增长动能的成功案例,也存在收购整合不及预期的遗憾。在卸任时的复盘访谈中,卢敏放坦诚表示,收购业务的经营能力仍需提升,核心在于输出管理人才、做好业务承接,同时在新品牌投资和资源配置上,应当更坚决、更少保守。不过他也强调,蒙牛已构建起现代化企业治理体系和长期增长架构,这成为他任期内留下的重要财富。

如今跨界加入投资圈,卢敏放的快消产业经验正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一位快消行业资深人士分析,私募股权基金青睐企业操盘手,关键在于他们能凭借对行业的深度理解,精准挖掘优质投资标的,在收购谈判中把握核心诉求,更重要的是能为投后企业提供管理赋能,帮助标的公司提升运营效率、实现业绩增长,而这些正是卢敏放过往职业生涯中积累的核心能力。

他所加入的云锋基金,本身就带有鲜明的产业投资基因。这家由马云与虞锋在2010年联合创立的私募股权基金,名称取自两位创始人名字中的“云”与“锋”,其定位被长江商学院称为“中国唯一由成功创业者、企业家和行业领袖共同发起创立的私募基金”。基金另一创始人虞锋,早年凭借创办电梯广告企业聚众传媒闻名,在聚众与分众传媒合并后转战投资界,与马云共同搭建起覆盖多领域的投资版图。

从投资布局来看,云锋基金始终围绕产业链生态展开,官网信息显示,其投资范围涵盖硬科技、企业服务、绿色能源、现代农业、生物科技、消费等多个领域,海内外投资企业已超200家,其中不乏阿里巴巴、蚂蚁集团、小鹏汽车、小米等行业龙头。在食品饮料赛道,云锋基金的布局同样精准,十月稻田、颐海国际、简爱、元气森林、卫龙等知名品牌均在其投资组合中,且颐海国际、十月稻田、卫龙三家企业均已成功登陆港交所,云锋基金均在上市前完成布局,展现出对消费赛道的深刻洞察力。

“只要看好一个行业,我们就一竿子打到底”,这是虞锋公开阐述的云锋投资理念。在他看来,投资的核心是围绕产业上下游构建生态,通过整合人才、管理、市场资源,为被投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此前长江商学院的文章曾提到,云锋基金将长期聚焦互联网及消费、科技及企业服务、医疗健康三大领域,以10年为时间坐标陪伴企业成长,而非追求短期投资回报。这种长期主义的投资逻辑,与卢敏放在企业经营中强调的“长期增长架构”高度契合,也为双方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对于卢敏放的加入,云锋基金尚未通过官方渠道发布详细信息,但其在快消行业的产业资源与管理经验,无疑将为云锋基金在消费赛道的投资布局带来新的助力。从企业管理者到投资人,角色的转变背后,是产业经验与资本力量的结合。未来,卢敏放将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挖掘消费领域的投资机会,推动被投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值得行业关注。而这种“产业人+投资人”的跨界模式,也或将为更多寻求转型的企业高管提供新的职业参考方向。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