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乐股份实控人去世,美籍女婿或将“接棒”?
7年5冲IPO,菊乐股份能否“圆梦”北交所?
作者 | 周昆
编辑 | 趣解商业消费组
9月8日下午,菊乐股份发布了关于菊乐股份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童恩文逝世的公告。
公告称,童恩文先生于2025年9 月 6 日下午去世,享年 78 岁。公告中提到,童恩文先生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控制公司 73.35%的表决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童恩文先生所持的公司股份将按相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公司将根据后续事项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童恩文先生的逝世不会导致公司董事会成员人数低于法定人数,不会影响公司董事会的正常运作。
公告还提到,公司经营管理团队正常履职,各项经营业务活动不会受到影响;公司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尽快完成董事补选、选举董事长等工作。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称,8日上午11点,菊乐股份的一些退休员工自发前往公司悼念。一名退休员工向记者表示:“童总是很好的老总,对我们员工也很好,我和他共事二十多年了。”下午14点多,还有部分退休分员工从公司出来;有退休员工表示:“送鲜花悼念他。”
目前,菊乐集团官网已经变成黑白色。
图源:官网截图
此前,在7月29日,童恩文就因身体原因缺席会议菊乐股份董事会议;当时公司董事会作出决定:在童恩文缺席期间,由其美籍女婿、公司高管GAO ZHAOHUI(高朝晖)代行董事长职权,同时兼任战略与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关键职务。
在四川,“菊乐”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其当家产品“酸乐奶”更是无数四川人的童年记忆,成为四川人从小喝到大的“省饮”。而今,在冲刺北交所上市的紧要关头,公司实控人离世,女婿正代职董事长,企业经营权杖将交到谁的手上?
01.女婿“接棒”冲刺IPO?
据“趣解商业”了解,菊乐股份的起源可追溯至1966年成立的成都化学制药厂。1996年,时任总经理的童恩文,带着公司从化学制药进军乳制品行业,同年推出含乳饮料“酸乐奶”。
身为知识分子家庭的名门之后,童恩文在创业初期便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瓶颈、市场开拓等诸多难题;然而,他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一步步将菊乐做大做强。
自1980年以来,童恩文也曾多次获得成都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劳动模范”称号;1984年,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四川省职工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工程技术政府特殊津贴。
童恩文带领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成为如今西南地区知名乳企品牌,其生产销售的“酸乐奶”一度被称为四川“省饮”。凭借独特的酸甜口感,酸乐奶畅销四川29年,每年销售超5亿盒。公司总部前的街道甚至被命名为“菊乐路”,沿用至今。
图源:官网截图
据“趣解商业”了解,菊乐股份产品主要包括六大类,目前,酸乐奶仍是菊乐股份的“当家花旦”。据招股书披露,2024年,菊乐营收达16.41亿元;其中,酸乐奶所在的“含乳饮料”业务营收为9.55亿元,贡献了过半营收。
业绩方面,菊乐股份近年保持增长态势。2020年-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9.94亿元、14.21亿元、14.72亿元、15.62亿元和16.4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亿元、1.58亿元、1.72亿元、1.96亿元和2.32亿元。
图源:招股书截图
此前,股权架构显示,成都菊乐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菊乐集团”)系公司的控股股东,直接持有公司45.87%的股权,菊乐股份其他单一股东持股比例均未超过10%且比较分散。年近八旬的董事长童恩文通过菊乐集团、成都诚创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菊乐股份42.87%股权,合计控制73.35%表决权,为实际控制人,话语权显著。
图源:2024年报截图
童恩文有一女儿TONGZHU,《招股书》中披露的信息并不多,据悉是加拿大籍;TONGZHU在国内也有自己的事业,此前其持有的连锁超市“么么集选”还与菊乐食品存在关联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童恩文的美国籍女婿GAO ZHAOHUI(高朝晖)在2011年5月就进入了菊乐食品,担任董事、总经理至今,已在公司深耕14年,一直被外界看作菊乐未来的掌舵人。
公开资料显示,GAO ZHAOHUI,1972年出生,美国国籍,曾在胜利计算中心、英孚美软件公司、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波士顿咨询公司等知名企业任职。
作为职业经理人,GAO ZHAOHUI此前未直接持有菊乐股份,其2024年的年薪达534.19万元,在公司高管中排名第一,超过董事长童恩文的215.42万元年薪。
图源:招股书截图
这家深耕西南市场的老牌乳企,如今已经是七年来第五次冲击IPO。
2017年12月,菊乐股份就曾冲刺深交所中小板,后因材料不齐撤回;2019年第二次申报时,因眉山分公司出纳挪用资金9577万元、货币资金披露不实等内控问题遭证监会出具警示函,上市计划终止;2020年再次冲击IPO,菊乐股份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和验资机构在财务审计上出错,并受到了监管的问询而折戟;2022年,菊乐股份启动第四次IPO之旅,最终因主板“红绿灯行业标准”,于2024年6月主动撤回IPO材料,终止冲刺A股主板,选择转向新三板,并于同年9月正式挂牌。
02.上市前“突击补课”
去年9月挂牌新三板后,菊乐股份启动北交所上市辅导。经过9个月的3期辅导,于今年6月通过验收,创下同期辅导企业快速过审纪录,终于正式获得IPO申报资格,迎来了上市进程中的关键突破。
图源:微博截图
在北交所上市,财务及创新性为两大重要指标,即交易所需要看到上市企业的成长性和业绩的趋稳增长。
据“叩叩财经”援引业内人士观点表示,“菊乐股份经营数据较为出色,但在北交所上市所需的创新性评价指标上却有所缺失,这也是近一年来在其上市辅导过程中,集中突击解决的问题。”
去年10月,北交所发布了创新性量化指标,其中对研发投入金额、知识产权数量、参与标准制定有了明确要求。这正是菊乐股份的短板之一。
为了冲刺北交所上市,菊乐股份在专利上“突击补课”。据“叩叩财经”此前报道称,从2024年9月下旬开始到2024年年底,菊乐股份密集地向相关部门提交了十份发明专利的申请,其中6项已获得通过。而菊乐股份此前仅拥有5项发明专利,且都是在2016年前取得。
此后在2016年至2018年间,菊乐股份曾先后向相关部门申报发明专利多达十余项,但无一例成功获得专利授权。直到2024年9月,其便再也未申请发明专利了。
2022-2024年,菊乐股份研发费用分别为 630 万、474.1 万和 514.9 万,占营收比重仅 0.42%、0.30% 、 0.31%,处于较低水平。
图源:招股书截图
菊乐股份对此解释称,“公司结合市场需求进行的新品研发主要是对产品配方进行创新或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相关研发材料价格亦较低,整体的研发投入金额不大。”
目前,菊乐研发对象包括牦牛奶、奶酪、特色风味奶酪菌种、地域特色功能型酸奶、双蛋白奶等。其中,牦牛奶被看作北交所的“敲门砖”。菊乐股份表示,公司已通过牦牛乳品及产业链的创新,增强了自身在乳制品市场的竞争力。
去年起,菊乐股份已把牦牛奶作为未来20年发展的重点产品,试图将牦牛奶培育成第二曲线。
不过,菊乐股份当前仍是一家典型的区域性乳企,四川是菊乐“大本营”。2022年-2024年,四川省占菊乐总营收都超过7成,相对稳定;而如何摆脱区域性依赖、走向全国化,也是菊乐当下待解的课题。
去年4月,菊乐股份将“稳西南、拓东北、扩全国”作为销售战略核心,试图“减少对四川省内市场的依赖,挖掘盈利增长极”。
近几年菊乐股份也在天猫、京东以及抖音电商等线上渠道发力。数据显示,全国电商平台销售占比由2022年的3.24%增至至2024年8.94%。
图源:招股书截图
当下,各地区域性乳企都对全国市场虎视眈眈。如新疆天润、四川新希望、黑龙江完达山、新疆天润等企业,近年纷纷试图通过收并购、投资建厂完成全国化布局。
另一方面,还有伊利、蒙牛两大龙头乳企盘踞,菊乐股份想要在省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并不容易;同时,随着名优大牌巨头的渠道和市场下沉,菊乐在四川的市场也会被进一步压缩。
上市似乎一直是菊乐的执念,也像是童恩文先生的“心结”。
但对于菊乐来说,上市只是一个新起点,如何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实现持续的良性发展,仍然是菊乐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