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远不知道你错过了什么

500

文:蔡垒磊

总有人说,这个领域我不碰,它就跟我没关系;这个东西我不去了解,它就跟我没关系。是的,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了解所有的东西,对于大部分的东西,我们了解了也意义不大,反而会阻碍我们把精力用在真正重要且有产出的事情上。

但这是对“孤立”的事情而言,例如你突然跑去做手工,或者你突然跑去学文学,突然跑去滑雪,开赛车,冲奶茶,学钢琴,打羽毛球等等,这些事极大概率和你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些事情,是没关系的,你可以有这部分的体验,也可以没有。但有一些事情,是大概率有关系的,那你就不能说“你不做”或者“不学”或者“不了解”就跟你没关系。

比如投资,你这辈子总要接触投资的,你总不可能一辈子都只靠打工赚的钱来增加财富——哪怕是我们公司的员工,也需要投资,而不是我就洗脑他们说“你就安安心心打工,其他啥也不用管,别给我分散工作精力”。

既然每一个人都必须接触投资,那投资的所有项,几乎都和你有关——国内外的股票都和你有关,基金国债保险都和你有关,房子,黄金,比特币也都和你有关。你说你不了解有些标的行不行?不太行,你可以是深入了解了以后,迈入了投资门槛以后,觉得目前的周期暂时不适合配置它,这没问题;或者你有绝对比它更好的替代品,就它面对你的替代品没有任何维度上的一丝一毫的优势,所以排除它也没问题,但在此之前,它不能不在你的武器库里。

很多人说自己没有获得过机会,他们可曾想过,自己的武器库里有多少的选项?他们说房子不好,股市不好,所以利率再低也只能存钱——这是事实吗?不是,但对他们而言,它是个事实。一个人在超市的货架上,只认识2种商品,那么对他而言,他的选项就是这2个,直到有一个他信任的渠道,告诉他第3种选项,他去尝试了,从此他的选项就多了一个,但也仅限于3个——这就是人的边界。

世界就在那里,全部摊开着给人们看,就像超市里货架上的东西,都在,但人有边界,人的边界取决于他自己的认知边界。当一个人以为自己做了能做的最好的选择,最终结果还是不好时,他会说“还能怎么样呢?认命吧,这已经是我能做的最好的选择了”,但其实不是,是他日常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其他选项的了解与尝试,才导致他现在尽力了也只能这样——他的天地,不等于别人的天地。

我们经常说选择大于努力,可是“选对了”真的就是最重要的吗?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只比较a还是b,算了一下选了a好像会更差,所以安慰自己选b就是最好的结局了。但其实不是,你也可以有cdef选项的,但你以为你没机会拥有,所以你到死都不会知道你其实错过了哪些东西——人意识不到自己没意识到的选项。再读一遍这句话,它背后的哲学意义是可以指导实践的。

作为一个人类,立刻就要去做,也是持续要做的,就是在有意义的地方持续扩展自己的认知边界。什么是有意义的地方?就是那些你迟早要去的地方,你100%必然要接触的地方,在这些地方扩展认知边界就都是有意义的,比如健康知识,投资理念,资产标的,赚钱思路,人性认知,以及你对自己所在行业的所有更深度的理解等等,这些地方的认知边界是越大越好。而其他东西,你扩展或者不扩展,都不必然影响你的生存质量——你喜欢就做,不做也没事。

但“喜欢就做”也不代表“喜欢就必然可以做”,而是只有富余的时候才可以偶尔做。因为每个人的时间都是24小时,这里多了,那里就少了,这是必然的,比如我以前看NBA,玩游戏都有过巨大的瘾,现在都不怎么打开了。为什么?因为这些东西并不怎么影响我的生存质量,我多了解一些兵种的搭配使用,多了解一些NBA的数据算法,对我的生活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也无法给我带来更大的人生自由度,仅仅是一点当下的乐子——当这些扩展和我“必须要扩展的内容”在抢夺时间的时候,选哪个就一目了然了。

所以我们必须去错过那些能错过的东西,因为它是抓住那些必然要抓住的东西的必要条件。虽然我们依然无法意识到那些“不在我们意识之外”的东西——这是设定,没办法,但只要按照以上原则不断地做下去,你至少能确定一件事,那就是你的人生虽无法达到绝对的最优解,但一定是在不断迈向更优解的路上。

(完)

.........................................

Tips:如何不开户交易美股和黄金?(点击蓝字,查看详情介绍)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