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真的给内娱好好上了一课!

作者 | 我是影小妹

  9月6日晚,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颁奖典礼上,辛芷蕾从赵涛手中接过“沃尔庇杯”,紧紧握在手中。

  她身着一袭白裙,头发利落盘起,声音微微颤抖地说道:

  “我现在感觉自己像在做梦一样。说到做梦,十几年前刚入行的时候我吹了一个牛,我说有一天我一定要站在世界级的舞台上,我想成为世界巨星。但那个时候,我遭受了很多嘲笑。但你看今天,我终于站在了这里。”

500

  她继续鼓励所有怀揣梦想的女孩:“只要有梦想,就大胆去想,大胆去做,万一有一天就实现了呢,就像我一样。

  ”这番真诚的发言,不仅是一个演员自我实现的注脚,更是一个从底层走出的女性用坚韧与执着书写的励志篇章。

500

  辛芷蕾凭借在蔡尚君导演的《日掛中天》中的出色表现,荣获本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成为继巩俐、叶德娴之后第三位获得该奖项的华语女演员。

  纵观华语影坛,此前仅有五位女演员摘得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影后桂冠,她们分别是张曼玉、巩俐、萧芳芳、叶德娴和咏梅。

  辛芷蕾的加入,不仅刷新了历史,也为华语电影人在国际舞台上的存在增添了新的光彩。

500

  《日掛中天》由蔡尚君执导,讲述了一对昔日恋人美云(辛芷蕾饰)和葆树(张颂文饰)分别多年后在南方小城重逢,却被命运裹挟最终走向悲剧的故事。

  电影在广东拍摄,片名源自粤剧《紫钗记》中的“日掛中天格外红”,暗示磨难之后的和解与光芒。

  该片在今年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后,引发广泛关注和两极评价,有观众认为其堆砌悲情、叙事过时,也有人盛赞其情感真挚、人物立体。

500

  豆瓣简介如此描述剧情:“一桩意外,被困住的两人。

  蹉跎七年,昔日恋人意外重逢。

  隐秘的过往被揭开,人性和道德、牺牲与偿还,用情偿债是否能两不相欠?”影片被评价为“基本纯粹靠人物内心变化驱动的作品”,而辛芷蕾的表演,则被《Variety》评为“沉静又扣人心弦”,称赞她“在周遭环境凄惨且无光彩的情况下依旧能够掌控银幕”。

  获奖背后,是辛芷蕾多年来在表演上的全身心投入与自我挑战。

  在她获奖后,辛芷蕾工作室发文回顾拍摄过程的艰辛:“那段时间,广东的天气总是闷闷的,潮潮的。

  你经常拍着拍着头发和衣服都被汗湿了,每场戏都用尽了自己的全部力气。

  ”导演蔡尚君更在威尼斯电影节的播客节目中高度评价她:“辛芷蕾是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榨干了所有的体力,最终实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这一定是她迄今为止最好的表演!”这样的赞誉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她一次又一次跳出舒适区、不断突破自我的基础之上。

  很多人认识辛芷蕾,是通过去年王家卫执导的剧集《繁花》。

500

  她在其中饰演神秘美艳的李李,烫着九十年代流行的大波浪,涂着红唇,身穿露背黑裙,虽言语不多却句句戳心。

  这个角色让她体验到了“住”在热搜上的感觉,也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不同以往的辛芷蕾——冷艳、神秘、充满故事。

500

  而与此同时,在综艺《花儿与少年·丝路季》中,她展现的却是真实、开朗、毫不做作的东北女孩性格。

  这种极强的反差,让她迅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也让她迎来了演艺生涯中流量最盛的阶段。

  但其实,辛芷蕾的演艺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她1986年出生于黑龙江鹤岗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早逝,她很早就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非科班出身的她,靠着自己摸索和坚持,一步步走进演艺圈。

  最初连哭戏都难以完成,曾在片场因被讽刺“你爸不是去世了吗,怎么哭不出来?”而崩溃大哭。

  但也正是这些残酷的体验,让她意识到这个行业的现实,唯有不断磨练演技,才能被看见。

500

  她从《长江图》中的安陆起步,被导演杨超挖掘出神秘多变的气质;再到《绣春刀2》中饰演的丁白缨,以一招凌厉的刀法“斩断无数女星的武侠梦”;后来又凭借《如懿传》中金玉妍、《庆余年》中海棠朵朵等角色逐渐被观众熟知。

  她从不掩饰自己的野心与欲望,正如她所说,“把野心写在脸上”的她,终于在岁月的磨砺中,将欲望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能量。

  真正让她完成蜕变的,是《繁花》和随之而来的自我审视。

  在王家卫的镜头下,她不仅挑战了演技的极限,还直面了自己作为演员的困惑与瓶颈。

  她曾在访谈中坦言,那段时间感觉自己“既不感动,也不悲伤,更不快乐”,仿佛陷入了一种麻木的状态。

500

  为了重新找回表演的激情,她毅然决定参演话剧《初步举证》,一部台词量极大、极具挑战的独角戏。

  112页的剧本,无数法律术语,两个小时的独自表演——所有这些都远远超出了她以往的经验。

  但她坚持了下来,每天早起跑步、背词、爬楼梯调整呼吸节奏,最终在舞台上实现了真正的突破。

  这样的坚持与清醒,也体现在她对奖项的态度上。

  威尼斯影后的桂冠无疑含金量极高,但随之而来的也有“撕奖”之说——即评审团中同一文化背景的评委为自家作品积极争取的现象。

  本届威尼斯评审团中唯一的东亚面孔赵涛,被不少媒体和网友认为是辛芷蕾获奖的重要推手。

500

  历史上,类似的情况并不罕见:巩俐曾为《春光乍泄》力排众议,舒淇也坦言在国际评审中承担着“解释中国文化”的压力。

  但值得强调的是,辛芷蕾是全票通过的影后,她的胜利建立在其表演本身的艺术价值之上。

  “撕奖”只是机制的一部分,而真正的突破,仍要靠演员的实力与作品的质量。

  从《长江图》《乔妍的心事》到《日掛中天》,辛芷蕾三次闯入国际A类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终捧得影后奖杯。

  她证明了一个演员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流量和曝光,而在于能否在银幕上留下令人震撼的瞬间。

500

  她的成功,也为同龄演员指明了一条路径:选择“难而正确”的角色,坚守表演的本质,终会等到属于自己的时刻。

  十年磨一剑,辛芷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大胆做梦,认真做事”。

  从前那个被嘲笑“野心太大”的女孩,如今真的站上了世界之巅。

  她让我们看到,华语电影还有更多可能,银幕上的女性形象还可以更加复杂、深刻、充满力量。

  而属于辛芷蕾的时代,或许,才刚刚开始。

进入电影杂志——为你发现更多好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