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外公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的一些后续

在二刷完南京照相馆后,从母亲那得知外公居然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而且就在魏特琳的女子学院安全区里。在知道这事后仔细做了下研究,写了篇《原来我也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代》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而文章发出来后我母亲毫不意外的将我这篇发到各个家族群里,也因此这桩家族往事有了些有趣的后续。

先说说亲戚这的反应。

首先是我的姨妈指出,读书时写作文讲外公故事的应该是表哥而不是表弟,但这与我妈说的不相符。后来对账下来应该是表哥表弟都写过,合着就差我了是吧?现在也算补上了这一环节。

其次是表哥,由于外公晚年住在表哥家附近,因此日常与表哥比较多。表哥表示外公晚年经常让他帮忙上网查南京大屠杀相关文章,并且看得很仔细,而且对于当年的事情很有讲述欲望。至于比我小不少的表弟,是外公的孙子因此从小带到大,一直听外公讲所以也清楚。现在看起来我之所以不知道是因为外公带我的时候我太小了,而我长大了后外公又见得少了,所以一直不知道。

至于外公的亲戚那边得到了比较意外的反响。由于外公三兄弟一起经历了那段时期,因此这篇文章对我另外两个外公(外公的哥哥和弟弟)那边的亲属也是意义非凡,并且获得了挺高的评价。有意思的是我老娘特地给我看了一个亲戚对这篇文章的评价,这位亲戚据说是个退休的校长,写了挺长一段对我这篇高度评价,大概意思是“将个人家族史与民族复兴和时事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立意很高”。

啧,哪怕快40岁了写的“作文”得到老师的表扬依然挺开心的。

写完外公的事之后,我也买了本《魏特琳日记》,想要看看她老人家日记里有没有提到过我外公一家。结果翻看一遍下来发现魏特琳日记里基本都是关于如何筹措物资,如何建立安全区,如何和日军周旋。我外公一家在日记里一个字都没提过,让我有些失落的同时也不算很意外。

在文章发出来后,表哥开玩笑提出要分稿费。想了想,到时候买几本魏特琳日记,表兄弟几个都送一本,也算铭记这段历史了。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