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上的这个“反人类”设计,终于要被“禁”了!

500

伴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上的一些“反人类”设计也随之而来,近几年风靡整个新能源市场的全隐藏式门把手就是其中的“代表”。

出现意外“打开难”,寒冷冬天“打开难”……车企眼里的潮流设计,实际使用起来问题一大堆,争议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不过,接下来,关于这一问题的“拉扯”可能就要有个结论了。

近日有媒体爆料称,有车企研发人士向其透露,监管部门正在酝酿汽车全行业禁用全隐藏式门把手。虽然现在这事还在内部讨论阶段,但不少网友都认为,如果这事是真的,还真是一件“积德”的大好事。

500

那么,让网友们叫苦不迭的全隐藏式门把手真那么一无是处吗?如果全行业禁用全隐藏式门把手,于咱们普通汽车消费者而言,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500

“反人类”的全隐藏式门把手

“隐藏式门把手重量大、密封性差、碰撞时可能打不开,唯一作用就是减少风阻,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之前长城魏建军对隐藏式门把手的“吐槽”,虽然没有直接说“反人类”,但是意思也大差不差了。

500

从设计原理的角度来看,全隐藏式车门把手是一种与车身融为一体的汽车门把手设计,通过按压、电控或触控感应等形式实现开关,主要分为杠杆式和电控弹出式两种类型,前者是物理按压弹起,后者是电机控制开关。

为了让开门的动作看上去更有科技范,现在我们经常看到的隐藏式门把手,还是电控弹出式和触控感应式居多。开门的时候,车主携带钥匙靠近车辆时,车门附近的传感器会感应到信号,将其传送给车辆的电控单元,也就是 ECU,俗称车辆的大脑。

ECU 接收到信号后,会向电动门把手的电机发出指令,电机通电运转,通过传动装置,比如齿轮、齿条或连杆等,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推动门把手从隐藏的位置伸出,然后车主就能拉门上车。关闭车门的时候路径也差不多,车主关闭车门后,系统再次发出指令,让电机反转,带动门把手缩回,隐藏在车门内。

500

这么一来,门把手的开关的执行线路都很长,简单来说,关系到信号传输、接收、发送、电机旋转、把手伸缩等多个方面。执行线路一长,出现问题的概率就变大,且不说维修费用会涨多少,这种执行线路都得靠电“驱动”,一旦“供电”环节出现问题,等于直接“死机”。

500

另一方面,现在的全隐藏式门把手做的各不相同,按压、触摸方式五花八门,对车辆不熟悉的乘员,找不到把手位置都是常事,甚至还有慌乱中被门夹手的情况出现。开门就像“开盲盒”,不少人甚至要在车门上注明“开门小技巧”来避免操作问题,这种“新奇”体验,估计没多少车主喜欢。

只能说,车企们的“灵机一动”,真的会给普通汽车消费者们带来很多麻烦和安全隐患。

500

被“美感”置换的“安全感”

当然,麻烦倒是其次,顶多算是“体验欠佳”,而安全隐患才是其中最大的问题。大冬天帅哥靓女们可以只要风度不要温度,但造车的这群人要是拿“美感”置换“安全感”,那可就真是“要命”的事情了。

从美感的角度来说,现在很多电动车的设计都比较简约,全隐藏式门把手确实能让车身看上去更流畅,还能顺便营销一下“降低风阻”的卖点。而且现在很多车企设计的全隐藏式门把手,可以让大家靠近车辆时自动解锁,甚至有的还能“隔空开门”,逼格瞬间拉满,很容易给自己打上“炫酷”“科技”等标签。

不管能降多少风阻,对续航的影响能有多少,但是这样的设计确实提升了颜值,和新能源汽车的定位也确实“合拍”。

500

不过,这里还存在着另外一些更为严重的问题。从安全角度来说,全隐藏式门把手“隐藏”着一些“致命”风险。不管车企怎么强调自己的设计够安全,全隐藏式门把手的执行原理都不会改变。要自动弹开,靠的还是车上的小电瓶,一旦撞击导致小电瓶损坏,或者撞击等意外情况瞬间切断了一些感应线路,这样的门把手不可能弹得开。

至于弹不开的后果是什么,这几年关于车辆碰撞,车门打不开的新闻相信已经给大家上了“很多课”了。

500

中保研的碰撞测试显示,配备电子隐藏式门把手的车型在侧面碰撞后,门把手弹出的成功率只有 67% ,远低于机械门把手的 98%。从数据上,我们也可以知道,全隐藏式门把手其实真不怎么安全。据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 (NAIS) 数据显示,2024 年因车门把手故障导致的交通事故同比增长 47%,其中隐藏式门把手占比高达 82%。

另外,据消费者协会的数据,2024 年隐藏式门把手夹伤儿童手指的投诉同比增长了 132%,甚至出现过夹断儿童手指的事件。可见,哪怕没有意外情况,从操作方面来说,也存在很多隐患。不仅如此,这种门把手在寒冷天气下还很容易被“冻住”,随时开启“冬眠模式”的“高颜值”座驾,遇到急用车的情况时,有多耽误事,经历过的车主应该都懂。

500

500

“全禁用”是不是一件好事

爆料人员表示”已召开相关会议讨论此事。根据会议精神,后续将宣布法规中明确禁止全隐藏式门把手,允许半隐藏及传统门把手,且必须带有机械冗余。”不管是不是真的会实施,网友们大多都在鼎力支持,看来,这种设计,官方也看出不妥了。

根据相关信息,这一回有可能对全隐藏式门把手直接一刀切禁止使用,同时会给一年的过渡期,预计都按 2027 年 7 月执行。也就是说在后续国内销售的新车中,将不再出现全隐藏式门把手。与此同时,对于非标工况自动落锁解除进行讨论。

500

虽然目前这还是讨论阶段,草案尚未形成,具体实施还存在变数。但是起码可以看出一点,现在汽车行业无视实际需求,“闭门造车”的情况越来越明显了。全隐藏式门把手这一设计,功能性远低于预期,同时因为执行原理以及复杂程度的问题,还会导致造车成本与安全隐患飙升。用起来不如传统把手便捷、安全,成本还是机械式的 3 倍,这样的设计根本不应该存在。

更值得关注的是,当这种事情成为车圈的“潮流”,其带来的影响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目前,不仅一些新能源车型在追求这种设计,就连一些燃油车也在“跟风”。

500

如果整个汽车行业,大家都去追求这种设计层面的东西,而忽略安全性,等于是把汽车消费者放在火上烤,大家的安全性根本得不到保障。所以,如果全隐藏式门把手能够被禁用,于普通用户而言,确实是一件大好事。

500

结语

德国安全专家 Dr. Weber 曾说:“在汽车工业的长跑中,最先抵达终点的未必是技术最激进的,但安全一定是最偏执的。当“美感”的代价是“安全感”,当这样的造车思维贯穿整个汽车行业,那么,这件事造成的影响就不仅仅是用户安全这一个方面了。你们觉得,全隐藏式门把手应不应该被禁用呢?

来源:科技狐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