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看细节(四):终于解密!全新“鹰击”导弹,原来用法大不同

早在这次阅兵的彩排期间,外界就注意到多达4种全新的“鹰击”反舰导弹同时亮相——直接留下了“军迷变军盲”的传说。对于为何中国需要这么多种不同的新型反舰导弹,西方媒体几乎是绞尽了脑汁——美国“动力”网站“战区”频道甚至质疑:如果算上解放军现役的多种反舰导弹,同时列装这么多型号的反舰导弹,难道不怕后勤混乱吗?

500

笔者注意到,央视在后续的解说中,逐步透露了这4种全新鹰击反舰导弹的秘密:原来它们在使用上存在巨大的差别,外媒就是瞎操心。

先说这次亮相的唯一一种非高超音速型号——鹰击-15。从外形特征上看,它采用轴对称四进气道布局,与此前公开亮相的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非常相似,后者的最新改进型号射程(可能是高抛弹道)在400-500公里左右,平均飞行速度在2马赫左右,末端冲刺速度可达4马赫,在九三大阅兵之前,算是全球现役最强悍的反舰导弹之一。

500

500

鹰击-15(上)与鹰击-12(下)的主要区别在弹翼形状上

而鹰击-15相比鹰击-12,最大的改进之处在于弹翼形状有了明显改动,从早先的三角翼变为如今细长的梯形翼。这类反舰导弹飞行中的升力主要取决于弹翼面积,三角翼在超音速飞行时会面临巨大的激波阻力,鹰击-15改为细长梯形翼后,可以确保在弹翼面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大幅降低飞行阻力——由此带来的好处要么是飞行速度更快,要么是航程更远。同时细长梯形翼也适合强调高机动性的导弹。由此笔者大胆猜测,鹰击-15或许具备末端冲刺时的高机动能力,以躲避对手的拦截。

总的来说,鹰击-15可以看成现役鹰击-12反舰导弹的深度改进型号,适合那些没有垂直发射装置的平台——无论是空中的战斗机、轰炸机,还是岸基反舰导弹发射车,或者是某些没有垂直发射装置的主力水面舰艇。

500

鹰击-17是助推滑翔类乘波体构型的高超音速导弹

至于其他三款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央视在5日的新闻中透露,与东风-17非常相似的鹰击-17主要装备我军大中型水面作战舰艇,具备射程远、突防能力强、毁伤能力大的特点。作为助推滑翔类乘波体构型的高超音速导弹,鹰击-17的速度快、飞行轨迹多变,再加上巨大的动能,当然具备毁伤能力强的特点。而它“装备大中型水面作战舰艇”的特点,意味着该导弹很可能采用的是垂直发射模式——目前中国海军大中型水面舰艇已经基本实现垂发系统的普及化,鹰击-17很可能会接替现役052D型驱逐舰装备的鹰击-18等主力反舰导弹。

500

鹰击-19很可能属于吸气式超燃冲压巡航导弹

而鹰击-19的弹头也采用乘波体构型,但可以看到下方有进气道,显示出吸气式高超声速武器的特征。央视新闻在介绍中透露,鹰击-19属于潜射导弹,主要装备潜艇平台,不过还不清楚它是从潜艇特制舱段中垂直发射还是从鱼雷管发射。目前吸气式高超声速导弹的相对成熟技术路线是吸气式超燃冲压巡航导弹,如果鹰击-19采用这种低空巡航模式,相比助推滑翔类高超音速导弹更为隐蔽和不容易暴露,从而有助于让潜艇水下发射导弹后继续保持自身隐蔽。

500

鹰击-20的体积明显比前两种鹰击反舰导弹更大

鹰击-20属于助推滑翔类的双锥体构型高超音速导弹,很可能就是此前公开的055型大驱发射的所谓“鹰击-21”。相比同样从水面舰艇上发射的鹰击-17,鹰击-20的尺寸明显更大,意味着它的射程和打击威力也更强,很可能需要055大驱的大直径垂发单元才能容纳,是中国海军远程反舰的“一锤定音”式杀手锏武器——央视新闻的说法是,鹰击-20重点用于打击对手大中型水面舰艇和编队!

500

鹰击-18C实际是隶属海军的对地攻击巡航导弹

说完了海军的这四款新型反舰导弹,最后再简单猜测一下参加阅兵的另外两种鹰击导弹——鹰击-18C和鹰击-21。鹰击-18C采用明显的隐形外形特征,出现在阅兵最后战略打击群的巡航导弹方队,这意味着它的作用已经从传统鹰击导弹家族的反舰作战,变成了执行对地精确为主的战略打击任务。其实熟悉美国巡航导弹发展的网友们能够很快想到,美军也经常将反舰巡航导弹改装为对地攻击的巡航导弹,例如“鱼叉”反舰导弹演变而来的“斯拉姆”巡航导弹。

鹰击-21出现在由火箭军和空军联合组成的高超音速导弹方队,意味着它属于空基发射,主要依托于轰-6K远程轰炸机发射。因此它的外形虽然与海军的鹰击-20类似,但其实是基于不同的发射平台执行不同的作战任务。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