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悄悄告诉你!东风31BJ退化为“井射弹”?明明能机动发射,为啥还用发射井?

在之前的文章里,很多粉丝不停地反复给军武菌留言,让我讲讲这回阅兵上的东风-61洲际导弹。

这个……怎么说呢?我是真不知道啊!

500

▲东风-61我是真第一次知道

从外观上来看,东风-61除了导弹发射筒上刷的型号不同以外,和东风-41外形非常相似,并且之前保密程度非常高。从这次阅兵公开的内容来看,还真没什么可以分析的地方。

所以军武菌在这里也提醒大家一下,如果你们看到网上有自媒体开始尬吹东风-61的射程有多远,速度有多快,带了多少颗核弹头,那他一定是瞎编的,而且八成是AI写的假文章。

500

▲阅兵中真正牛逼的是这个东风-31BJ

不过,东风-61讲不了,排在东风-61身后,比东风-61更加“压轴”的东风-31BJ洲际导弹,军武菌倒是可以稍微讲一点——当然,我们这都是从公开展示的内容里简单分析的结果500

500

;

导弹井发射的DF-31BJ

根据往年的惯例来看,阅兵上的战略导弹,都是出场越晚的越厉害。但今年,东风-31BJ这个“老型号”的改进版,居然排到了东风-61这个全新型号的后面,简直是“倒反天罡”了。

500

▲导弹这个东西,有些时候就是越大越好

为啥把东风-31BJ排到东风-61之间呢?军武菌觉得,这和这种新型导弹的定位有关。

一般来说,我军在阅兵式上展出的各类导弹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以发射车的形式接受检阅的,比如东风-17、东风-61,这些本来就是机动发射的导弹,自然应该用发射车来接受检阅。

500

▲东风-41一夜之间变成落后型号

而另一种则是放在阅兵专用的卡车上,把导弹本身拉出来展示,比如惊雷-1、东风-5C、巨浪-3,这些导弹不是在车辆上机动发射的,我们也不可能把战略核潜艇或者导弹发射井拉到大街上,因此只能是以展示状态进行检阅。

而东风-31BJ在这方面恐怕不太一样——这既不是一辆发射车,也不是阅兵用的检阅车,反而像是一辆专用的导弹运输车。

500

▲东风-31BJ的特种车只有左侧有驾驶舱

首先,装载东风-31BJ的特种车在外观上就很特别,驾驶舱歪向一边,像个独眼怪物一样。显然,这是为了装载尺寸更大的导弹发射筒做出的妥协。但问题在于,过去的导弹发射车为了行驶安全,一般也还是要设计比较完整的驾驶舱的,否则驾驶员的视野盲区就太大了。

500

▲红圈可以看到裸露的管线,蓝框可以看到绞盘和滑轨

而且,和东风-31AG、东风-61等型号不同,东风-31BJ的发射筒各种排线和管道没有设置在保护罩下,而是直接裸露在发射筒上,就连很多插头都是直接暴露在外面的。

对于机动导弹发射车来说,这样的设计绝对是大忌,发射筒复杂的管线暴露在外极大增加了损坏的概率,即使是很轻微的剐蹭也可能导致导弹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发射,甚至造成严重事故。战略导弹的发射分秒必争,如果在发射前还要对这么复杂的管线进行仔细检查,绝对是不现实的。

500

但如果,参加本次阅兵的东风-31BJ是一种几乎不需要经常进行公路机动的车辆,而是一辆专用的导弹运载车,这些问题就全部说得通了。

从外观上我们可以看出,东风-31BJ的导弹发射筒前半部分设置了一条很长的滑轨,在其尽头连接有一套钢缆绞盘结构。在发射筒的尾端,我们也看不到机动发射洲际导弹尾部的支撑结构,只有一个简单的盖子。

500

▲东风-31BJ的运载车没有发射时的巨大支撑结构

这一结构证实了,东风-31BJ其实是一种装载在发射井内的导弹。这辆特种车是专门运载东风-31BJ导弹发射筒,并用于向发射井装填导弹的运载/装填车辆。特种车抵达发射井后,只需要竖起发射筒,随后用绞盘和滑轨结构放下导弹,就能完成导弹的装填!

500

为啥要“退化”为井射?

为啥有了机动发射的东风-41、东风-31AG,我们还要研制东风-31BJ这种用不可移动的发射井发射的导弹呢?而且,我们不是已经有了装在发射井里的东风-5系列导弹吗?

500

这一点,就要从战略核威慑与洲际导弹的使用形式讲起了。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战略核武器的用途不仅仅是能摧毁敌人的城市,消灭敌人的人口,将一个国家从地球上抹除这么简单。在核大战中,没有哪个国家能成为赢家。战略核武器是用于威慑敌人,使其不敢出手的,是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武器。

500

▲核战争未必就会把世界变成废土

但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核战争未必就会把敌国化为焦土,把世界变成像是《辐射》、《地铁2033》等游戏中寸草难生怪兽横行的末世。在冷战时期,核大国们考虑到不仅仅是如何威慑对手,避免核战争的爆发,当然也需要考虑在自己遭遇核打击时,要怎样保留自己的核打击力量,让自己的国家在核战争后存活下来。

500

没错,核战争理论其实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核捆绑”,核大国也不会在可能爆发的核战争中一次用完自己的所有核弹,浪费自己的核弹是一种愚不可及的行为。正相反,核大国会尽可能在全面核战争中保留一部分核弹,不仅是要维持二次核打击能力,也要让自己在核战后的世界仍然拥有核威慑的能力。

500

而相应的,如何在第一波打击中尽可能摧毁更多敌人的核武器也是核战争的一个基本原则。在第一波打击中,敌人所有已被探明的洲际导弹发射井、战略轰炸机基地、战略核潜艇基地、机动洲际导弹的基地和可能的预设发射阵地都是最重要的目标。如果能通过这样的手段完全摧毁一个国家的核力量,发动核战争的国家就可以不负任何代价的完全消灭自己的对手。

500

▲美国的核弹发射井

在所有核武器的部署方式中,导弹发射井在技术上是最好的。井射导弹不需要考虑导弹的尺寸和重量,在储存和值班过程中基本不会遇到颠簸和震动。井射导弹的弹道经过了精确计算,误差也降到了最低,具备极高的精度。

500

▲游戏《辐射3》里的核弹发射井

但作为代价,导弹发射井的位置是固定的,在敌国间谍卫星的观察下,隐藏导弹发射井是极为困难的事情。就算没有照片,通过间谍和其他情报分析,找到这些导弹发射井也只是时间问题。而一旦爆发核战争,导弹发射井无疑会被敌方的核弹重点打击,属于第一波被率先摧毁的目标。

500

因此在冷战期间,核大国基本都在维持导弹发射井的同时,部署了生存能力更强、作战能力更全面的导弹发射模式,例如机动导弹发射车、战略轰炸机、弹道导弹核潜艇,通过这些手段保存一部分核力量,用于对敌方的核反击。虽然在性能上,这些导弹的上限还是比不过井射导弹,但有总比没有强。

500

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如果一个核大国在无人区建造足够多、足够密集,能够抵挡核弹直击的导弹发射井,并且将这些发射井直接暴露在外供所有敌国观看,那么未来爆发核战争时,这样一片导弹发射井就能够吸引敌方的大量核武器,让敌人率先发动核打击的成本高到不可承受——这不就能更好的阻止核战争了吗?

500

没错,军武菌说的这个导弹井就是……美国的MX“和平卫士”洲际导弹。

500

阳谋:大量导弹发射井

20世纪60~80年代,为了应对苏联日益增强的核武器库,美国开始对自己的核战略进行大规模的调整,研发一系列新型核武器概念。而MX“和平卫士”导弹就是其中之一。

500

▲“和平卫士”导弹

虽然随着时间和成本因素,“和平卫士”导弹并未采用任何复杂的部署模式,并且在2005年就已经全部退役,但其研发论证过程中的思路却留下了很多有趣的案例。

500

MX导弹是一种使用固体燃料,射程远、精度高,搭载分导式核弹头的重型洲际导弹。1979年,时任美国总统卡特提出了一项计划:在美国中西部的内华达州和犹他州部署200枚MX导弹,这些导弹将会部署在由道路相连接的发射掩体之中。

500

▲“和平卫士”的掩体

根据当时的设想,一枚MX导弹将会部署在一组由道路连接数十个发射阵地之中,这些坚固的发射阵地相隔一段距离,确保不会被一枚核弹头摧毁一个以上的阵地,但相对密集的排列在一起。每个发射阵地都部署有一枚导弹,但中只有一枚是真正的MX导弹,其余的则是假弹。

500

▲“和平卫士”的掩体分布

在服役期间,这些MX导弹和假弹会使用专门的特种运输车,不断交换自己的发射阵地,防止暴露真正核弹的位置。在核战争爆发时,真正的MX导弹才会从掩体中驶出,对苏联展开核打击。而这些导弹的发射阵地全部位于无人区,遭受核打击后对其他军事目标和平民的附带损伤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500

▲和平卫士导弹的运载车

美军认为,这样的部署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迷惑苏联的情报机构,让苏联无法找出真正的核弹,并因此不得不使用核弹头对所有发射掩体进行精确打击。这样,只需要200枚MX导弹就可以消耗苏联超过4600枚核弹头。而如果苏联要求美国削减核武器,美国也可以只退役真正的导弹,但仍旧维持发射阵地的运作,从而起到迫使苏联消耗核弹的作用。

500

▲就像打地鼠一样,你不知道哪个洞里有真导弹

但此举会让犹他州和内华达州在核战争中称为优先被打击目标,作为一个邦联制国家,犹他州和内华达州政府极力反对这个项目,MX计划的推进受到了极大阻力。而随着卡特的任期结束,这个项目也被取消了。

500

▲发射井内的和平卫士导弹

由于这项计划实在完美,1982年,里根政府再次提出了MX导弹的部署计划。按照这一新计划,MX导弹将部署在坚固程度远远超过旧式发射井的新型导弹发射井中,并且密集排列在无人区。相比导弹发射阵地,发射井的目标更小,而且这样的目标需要核弹头直击才能将其摧毁,仍然能够吸引大量苏联的核弹头。不过,这一计划再后来也因为成本问题被取消。

500

▲和平卫士导弹的发射车厢

此后,美军还曾经提出借用铁路网机动运输MX导弹,以及其他各种部署方案,但随着冷战结束,最终都没有得到施行。MX导弹,也就是后来的LGM-118“和平缔造者”导弹最终被部署在改进过的“民兵”导弹发射井内,并没有采用任何提高生存性的部署模式。

500

虽然目前来看,东风-31BJ导弹的部署模式还是一个谜,但从这种导弹没有和东风-5一样固定部署在井内,而是需要采用专用运载/装填车辆进行运输,说明这很可能是一种需要经常在发射井之间进行机动的导弹。否则,没有必要专门研制这样一种特殊的运载车。至于说为什么要采取这种从未有人实现过的方式进行部署……

嗯,咱们今天的文章还是就先到这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