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祖国的发展,我的体重也节节攀升,再也不担心饥饿和寒冷

【本文来自《我们这一代人,最刻骨的记忆,大约就是饥饿和难得吃肉时的美好》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72年出生,江汉平原的。我小学时饭应该可以吃饱,但没有什么油水。我记得有一同村的,我家笑话他家蠢,他家笑话我家炒菜不放油。我记得平时妈妈做菜,是将筷子插进油瓶,再抽出来,然后滴几滴油来炒菜。上初中时住校,每周背六斤米交给学校,然后在学校吃饭,早上一把缸稀饭,中午和晚上都是把缸蒸的米饭,下饭菜就是腌豆腐,一餐一个。高中是交钱然后打饭和菜,但总体能吃饱。由于我是家里的娇宝(唯一的男孩),因此我家里给我的钱足够高中的开销。我高中毕业时体检称重,体重是160多斤。但那几年我回家,发现父母都是一半米饭,一半红薯,因此我知道家里不富裕。我家有四个读书,学费基本靠借。每到九月一号前我妈妈去几个姨家借钱,等棉花采摘后卖了再还钱。家里的开销主要靠父母养的鸡和猪。我家养了一只母猪,每年都要下崽,一次大约15只。等小猪养大一点就卖掉。我大学是在南方的一所大学,每月我父母给我60元,10个月600元,再加上300元的学费,我一年的花费是900元。我知道家里不富裕,因此没敢要更多的钱。这点钱在第一年还行,后面几年物价飞涨,我不得不每个月要吃半月的白饭。一个食堂阿姨看我可怜,每次打饭给我舀一勺红烧肉的汤,到现在我都很感激那位胖乎乎的阿姨。大学四年,我体重始终在140斤上下,比我高中时廋多了。

由于我在大学忍饥挨饿,因此对大学印象很不好,基本没有什么好的记忆和回忆,只有饥饿、寒冷和屈辱留在心头。中学期间虽然条件艰苦,但能吃饱饭,且周围人情况与我类似,因此反而留下好的回忆。

真正实现吃肉自由是在博士期间(27岁以后),我体重增加到150多斤,博士后期间到160多斤,现在则达到180多斤。可以说,随着祖国的发展,我的体重也节节攀升,再也不担心饥饿和寒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