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部署扫地拖地机器人,但必要的集体劳动还是应该保留
【本文来自《什么事都护着,拦着,挡着,必然是惯子不孝》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现在真的是惯的。我上小学时,也是从一二年级开始就定值日生,一般是四个同学一个组,早上来给教室地面洒水拖地(我们教室就是水泥地面,灰挺大),课间擦黑板,放学的时候扫地倒垃圾。每个班在学校里还有包干区,周五下午全校大扫除,各个班要派人把包干区打扫干净,还要把本班教室打扫干净,窗户玻璃都要用报纸擦亮。那个时候没哪个家长说自家孩子金贵,不能干打扫卫生的活儿,要家长自己来做卫生或者要求学校的校工来做卫生。
现在技术进步了,有条件的学校平时可以靠部署的扫地拖地机器人一类的智能设备来降低师生校工的劳动强度,但必要的集体劳动(比如每隔一段时间的大扫除)还是应该保留,不能让家长来替学生做或是完全让校工做,学生不沾一点儿。
我认为以后的教育改革,中小学生“学工学农”(接触生产实践)这一块儿有必要以现代化的形式恢复起来,而且不能是蜻蜓点水式的点缀,要设置相应课程以及对应的学分、考核。现在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高校毕业,几乎完全与社会生产实践隔离,甚至连自己身边最基本的清洁劳动,都有各种包办代替的,这种倾向完全不对,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很难对最基层的劳动者群体有共情,而且普遍眼高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