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搞土地改革,结果会怎样呢?

 最近给地主洗白的文章、电影逐渐多了。表面看是地主的问题,但是更深层次是土地革命的问题。土地革命,是新中国的起点,也是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的起点。正是因为有彻底的土地革命,无论是经济、军事、政治、地缘政治等方面都在不断地强大,与其他国家拉开差距。

土改,涉及的范围太广。但是我们依然从粮食入手来讨论。吃饱饭是人最为重要的大事,如果一个人吃不饱饭,你会相信他能通过吃肉解决温饱问题吗?如果你相信的话,那恭喜你,晋惠帝找到跟自己智商差不多的人了。

当然,无论你是否相信,我们一系列的文章,都会去证明这个有意思的问题。很多有意思的问题,特别是历史上我们无法回答的问题,只要看看相关人物或群体吃饱饭了没,就能回答90%以上的问题。

例如,为啥小胡子把赢了所有人,唯独打不过苏联。这里剧透一下,小胡子的人口和钢铁产量远远超过苏联,2.9亿人口(包括占领地区)和4000万吨的钢铁;而苏联只有1.9亿左右人口,钢铁产量大概是2000万吨,并没有我们想象中一辆坦克没了就有两个出来,那更应该是小胡子的能力。

最后为啥打不赢呢?年产量2800万吨的粮食VS年产量10,000万吨的粮食。除了粮食数据相关是苏联领先外,其他的都不领先。那是否还有信仰,意志之外的因素。今天不展开,后面详细解答。

回到主题。土地革命,是一个宏观并且复杂的话题。因为土地革命,最简单的理解是把土地回收,然后分配的过程。但是,真正的土地革命,分了三个阶段:前置条件的准备,土地回收再分配,防止土地政策被破坏。

中国的历代王朝,往往只做到第二阶段。在第三阶段的时候,眼睁睁地看着开国时候的土地政策被破坏,但是无能为力。也因此,轮回不断地发生。到了王朝中期的时候,科技,生产力就开始大幅地减速,甚至出现了衰退。这些导致的结果是,在王朝末年的时候,干旱,洪水,蝗虫等灾害不断。王朝也因此出现崩溃。

土地革命的核心,是粮食。土地革命,是一场为了粮食而发生的战争。无论是士兵,还是科学家,他们都是人,是人就需要粮食。粮食是否足够,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强度。

那么,接下来我们以二战作为起点。看看各个土改,或者没有土改的国家的情况,来做一个对比看看。土改对国家的影响有多大。

缺乏土改的情况

先来看看没有土改的国家,例如法国,美国。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美国,法国的情况有点特殊,今天不展开。先上数据看看美国的情况:

500

表格是美国近30年来的粮食情况。表格里面有几个关键的信息,看起来美国的粮食是在上涨的。虽然涨幅并不大,但是依然是在上涨的。人均的粮食略有下降,从1992年的1380公斤/人/年,下降到人均粮食1,240公斤/人/年。

看起来没有土改也没问题啊,1,240公斤/人/年比起联合国公布的400公斤/人/年高得多。唯一有问题的是,美国的媒体和USDA Economic都有报道,美国粮食不足的人口从小布什时期的2000万人左右,到奥巴马时期的3000万人,到疫情前已经是4000多万。这么高的人均量,为啥会有这么多的粮食不足人口呢?看来要进一步地了解美国的粮食情况了。

美国的粮食统计,是把玉米和大豆也计算入主粮的。其中的玉米最为特别,玉米的作用里面,更大的用途是饲料和燃料,并不是给人吃的。我们来看看美国的主要作物里面,给人吃的大概是多少:

500

表格显示,大概只有1/4不到是给人吃的。其余是用来作为燃料,饲料等。那么如果把非人吃的除外,美国的人均粮食是多少呢?

500

表格里面可以看到,如果除开用来作为燃料,饲料,种子等。人均粮食已经跌到301公斤/人/年。并且这个量以每10年为单位下跌,接着将会看到更大的缺口。这个数字比起联合国对于饱的定义400公斤/人/年,距离已经被慢慢拉开了。前段时间不是有小红书对账吗?小红书的情况是真实的,还是个别,宏观数据可以说明一切。

以上数字是否准确?是否存在故意隐藏其他数字,从而使美国的粮食显得不足的情况?那么我们进一步地看看其他的数据,例如人口:

500

以上是美国近70年的人口数据。可以看到,美国的合法移民大概是平均80万/年,非法移民大概是40万/年(平均计算)。这两部分的人口大概是8000万-9000万人。也就是说,美国这70年,只增加了8000万-9000万人左右。如果按自身人口的比例,那么只增加了50%左右。(注:美国的人均寿命是79岁,所以70年前的移民现在还活着的,这个因素我考虑了。)

作为对比,1949年中国人口是5亿人,到今天是14亿人,大概是2.5倍。是不是觉得有点不合理?美国说得出名字的名人例如特朗普,拜登,马斯克,詹姆斯,卡戴珊等,都是喜欢生孩子的,少的也有一两个,多的是十几个,不存在说有什么习俗不生孩子。并且人均大豪斯,几辆车,洗碗也能买大豪斯,那为啥人这么少呢?说起来可能不信,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粮食养不了这么多人。

粮食价格下跌,将会带来第二个问题。粮食将会更加值钱,新钱已经开始入局土地,准备发力了。例如比尔·盖茨。比尔盖茨一个科技类新钱,已经开始布局粮食产业,他购买的耕地面积在美国地主排行榜排名43位。很快大家就可以看到大粮商比尔·盖茨了。

当我们看到9.3大阅兵各种天顶星科技的时候,可能想象不到,最大的对手已开始面临粮食不足问题。并且越发的严重。与粮食相关的四大要素——水利、钢铁、化肥、种子的供应都在减少。特别是农业最核心的水利,美国自二战以来就基本不修水利了,水利设施的平均使用年限,在一众发达国家中是最长的80年。

作为对比,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已达487公斤/人/年,并且这一数字还在快速增长。这段时间不是经常有新闻说,美国,英国觉得中国囤粮是在威胁世界安全吗?为啥我们买粮食是在威胁世界安全?因为只有拥有天量粮食的国家,才有资格决定是否发动战争,以及能否打赢战争。

美国的数据这次是笼统地看,因为很多细节我们会在美国篇章时,结合美国的土地政策一起讨论,这里就不展开了。我们这一章的目的,是通过横向对比,来看看各个国家土改的情况。因此,接下来,介绍一下“油纸包+夏令营”双雄。

战后双雄+失落三十年的难兄难弟

除美国外,二战后哪些发达国家的发展令人震惊呢?估计大部分人的答案必然是油纸包+夏令营双雄。这两位战败国,在战后无论是经济,财富,还是科技革命,都曾经让人耳目一新。能说得出名字的高科技产品,除了美国之外,就是这两个失落三十年的难兄难弟了。德国,我们已经有单篇介绍了部分情况,今天聊聊日本先。

这两个国家在战后都干了一件大事:土地革命。虽然两个国家都是被迫进行的,但是毫无疑问这次的土地革命给他们带来了科技的全面提升。德国的土地革命分别是苏联和欧洲共同完成,德国的大地主容克贵族被消灭了,土地被重复分配。分配之后,粮食充足爆发了工业革命。

小胡子没干完的事情,居然被战胜国共同干完了,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不过我们上一篇关于德国的文章显示,德国的粮食又开始出问题了,人均粮食已经跌到330公斤/人/年。小胡子的棺材板估计已经压不住了。德国的事情我们后面会另外一篇文章详细介绍。这次先说说日本。

日本,自明治维新起,就没有进行过土地革命。当年的伊藤和天皇,采取了中央集权,打败了原来的德川和各个小藩国。把土地回收到了国家,然后国家再卖给其他的富农和大地主。在这个过程里面,国家通过税收掌握了全国的财富。并且通过这种财富的集中,打败了一盘散沙的大清朝。

中央政府的税收高达30%~40%左右(计算比较复杂,这里不展开)。大地主作为二手房东,收取佃农60%~70%的土地产出。使得自耕农大幅破产,从而变成佃农。佃农,自耕农忍受不了被剥削,一部分就成了流民。其中的流民作为军队人员,被中央政府吸收。中央政府由于有丰富的税收,加上大量的流民,建成了一支雇佣式的军团,打败了更加落后的清朝。

清朝为啥输?主要是因为清朝连税收都收不上,粮食对比更是惨淡。甲午前,大清朝的税只有8000万两,明治有6000万两。一个大国养众多的官员,才这么点税收,能打赢才是怪事。把锅扔给慈禧,其他的大地主就没事了?清朝和明治的问题,我们其他章节再论述。

日本的优势,只不过是清朝,以及清朝的接班人光头实在太弱。因为日本的粮食是不足的,但是依然比清朝和光头的士兵人均粮食多。看完这些数据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结果就是被人均粮食更多的共产党定点围攻了。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共产党的士兵人均粮食居然比日本,比光头都要多。最后居然是日本被围的没有任何的办法,用武器跟共产党换粮食。

这段历史美国很清楚,也很明白接着要干什么。粮食决定战争的胜负,问任何一个军方的领导,他们都是知道的。粮食要增产,那就必须土改。美国的麦克阿瑟逼着日本搞了土改。倒不是美国有多为人民着想,是因为日本作为戍边国家,必须要有足够的粮食顶在前面。

从地缘政治来说,日本是美国的外延区域,可以看作是美国的一部分。看起来独立,其实是一个整体。美国需要日本和德国对付苏联,以及中国。所以,这两个国家的粮食必须足够。说到打仗,就得把资本主义踢开了,看来美国还是有明白人的嘛。

日本的大地主有反抗吗?见过美国6000度的热情招呼后,大地主们非常听话。以非常低的价格把土给回国家了。双方有说有笑,热情友好地完成了一次本来应该非常激烈的土改。

把地给回国家之后,国家咋整呢?统购统销。这套社会主义的信仰,在碰到真正敌人的时候,就被资本主义捡起来了。看完这些资料,我都不知道该说他们什么好。

因为土改,腾飞开始了。粮食问题解决之后,其他的问题就简单了。对比同期的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日本和德国两个土改之后的国家综合实力,是一骑绝尘的。我们看到的大部分产品,电话,手机,电脑,汽车,电池等,大部分的起源或者成名的都是来自日本或者德国。

日本和德国的腾飞这一段,我们没有用数据来进行对比和证明,是因为这部分的数据比较零散。我们还在思考怎么去收集对应的数据来给予充足的论证,所以就暂时以文字论述,其他的章节会进行论证和补充。我们先跳过这一段,来看看失落的三十年,因为这三十年的数据统计更齐备,所以我们更容易去论证和讨论。

开始前,先说一个关键的节点。这两个难兄难弟开始失落的时间点。日本,取消统购统销的时间是95年,德国是94年。1994年,欧盟《共同市场组织条例》生效,德国的统购统销结束,开始了市场运营。1995年,日本《粮食管理法》废除,开始了《粮食法》,日本的统购统销结束,开始了市场运营。

先来看看日本这30年的数据:

500

没有了限制,市场化的日本彻底放飞了自我。粮食的总产量下跌,人均的供应量同样下跌。2022年的人均粮食,即使是加上进口的也不过是343公斤/人/年。依然是FAO,世界银行的安全线以下。日本最近的大米去到了20块人民币/斤,是真的还是假的,看宏观数据就知道了。

那么德国呢?我们再来看看德国的数据:

500

德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但是在撇除了出口,增加进口之后,人均粮食同样跌到安全线以下。人均335公斤/人/年。也因此,最近不少文章都在说德国的粮食价格上升,看到宏观数据就知道为啥上升了。任何的产品,只要有缺口,价格必然都是大幅上升的。特别是粮食这种一级必需品。

德国的减产情况比日本迟了一点,到了2002年才开始出现。我们上一篇文章介绍过,德国的水利大部分是苏联修的。也因此,他们的衰退期比日本要迟。但无论德国还是日本,他们近30年已经没有大型的灌溉水利了,水库倒是还会继续做一些,也仅仅是城市使用而不是农地使用。

德国和日本,为啥分别在94年和95年开始市场化。这个节点恰恰是苏联解体后的两三年。他们的土地权并没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所以被动选择市场化也就由不得他们自己了。这里面的日本情况更为复杂,因为日本在70年已经开始自毁长城了,但是因为统购统销还在,情况还不是很明显。

美国失去了对手,自然就是拿这两个戍边城市下手了。土地的所有权名义上并不在日本和德国的政府手里面,也不在美国的手里面。但是破坏土地革命,并不完全需要所有权这个最高级的权力。日本的农协(JA)掌握了农民的销售渠道,农民的产品基本只能通过农协出售。只要把农协(JA)市场化,变成跟政府平衡的机构,这事就完成了。95年,JA由政府下属的机构,变成了与政府平衡的机构。

土改不彻底,或者土改被保留缺口,最大的后果是人民的粮食失去保障。开始出现缺粮的情况。今天离二战仅仅过了80年,以上所有的发达国家已经在倒退,生产力在萎缩。后面还会看到,粮食的缺口会越来越大。一个吃不饱饭的国家,能够指望他们的科技突飞猛进?

节目的最后,来看看土改最为彻底的中国。

最彻底的革命

土改,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做了一半,或者不做,导致的结果表明是人民的粮食不足。深层的结果是生产力下跌,科技开始退步。更深层的就是通过战争,来对冲流民过多,粮食缺口过大而产生的问题了。

作为土改最彻底的国家,中国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中国的前三十年。人均粮食从220公斤/人/年到368公斤/人/年。368公斤/人/年是什么概念呢?已经超过了今天日本,德国,美国的人均水平。虽然在城市的建设上面落后,但是衣食住行上并不落后。

中国的粮食足够,其他的事情可以慢慢补;但是,你们这些发达国家能够阻止粮食产量的下跌吗?即使你把我这篇文章给到他们的政要,他们依然只能看着这个数据下跌。就像六国都知道秦会灭了自己,但是也只能等着秦灭了自己一样。

(下期预告:一百二十年,为何六国宁愿接受灭亡也不学习秦。)

再来对比一下人口寿命。中国在前三十年的人均寿命——由35到69。请注意,这是十亿人的人均寿命,是真正的共同富裕。德国和日本在那个年代都没超过1亿人,美国到现在才3.3亿人。而中国只是用了三十年,把十亿人的寿命提高了34岁。

土地彻底改革,使得人均粮食,人均寿命,人均购买力等多个元素持续的,大幅地提高。大家同时从二战后发展,今天的中国在各项数据上,粮食,钢铁,电力,化肥,种子,水利等依然大幅地提升。对比来看,这些发达国家已经不同程度地下跌,跌了已经有三十年的时间了。

这一切,正是教员和各位革命前辈领导,各位英雄牺牲的结果。他们做的事情,一篇文章是不足以解释的,我们会持续的多篇文章来解释,为啥一定要土地革命,一定要维护粮食安全。粮食,正是中国腾飞的根本。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