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了,直播带货还能造富吗?

500

新的电商梦。

作者|杨知潮

01 很难但是有效

眼下从零做电商,实在是难。

哪怕是在抖音上有200万粉丝的伞厂厂长雷鹏琳,也有过直播三个小时卖三把伞,最后还退了两把的窘境。

2021年年底,雨伞厂主雷鹏琳正式开启了自己的主播生涯。这门生意非常简单:一部手机就可以启动,但它又极其困难:半年里,雷鹏琳的数据毫无起色,大多数视频只有2个赞、3个赞。

2个赞可以是情绪上的慰藉,但从生意的角度来看,那就是白干。没有反馈的工作谁也干不下去,雷鹏琳决定放弃。但在爱人的鼓励下,雷鹏琳又发了一个作品,这个作品上了热门,全网6000万播放量、180万点赞,卖了几十万把伞,当地的库存都被这一条视频卖光。

作品火了,钱赚到了,但这是雷鹏琳直播生涯的转折点吗?

当然不是。眼下的短视频平台已经过了单个爆款改变命运的年代了,一个视频还不足以让飞轮转起来。真正想立得住,还得学会复制爆款。真正改变雷鹏琳直播带货生涯的,是一种全新的创作模式:他开始按照客户的需求,做一些市场上没有的差异化产品。

故事开始于一条用户评论:叔,我走夜路怕黑,怕被车撞倒,有没有反光伞?这条评论获得了大量点赞,这引起了雷鹏琳的注意。他就用一种会反光的包边条做了一款镭射反光伞,这把伞一年卖了7万把,内容也带来了十万级别的涨粉。

自此,雷鹏琳找到了自己的商业模式:把用户“奇奇怪怪”的需求落地,做市场上没有的差异化产品。差异化的产品,本身就是一种差异化的内容。这些“奇奇怪怪”的雨伞,又为雷鹏琳带来了海量的热度,热度又带来了更多用户的反馈。形成了一个正向飞轮。

500

图:根据用户要求,雷鹏琳制作的镭射反光伞、带音乐的伞。图源抖音

此后,雷鹏琳在“奇奇怪怪“的道路上开始狂奔,免折叠的雨伞、变色雨伞,甚至是漏水的雨伞.......每条爆款都让他涨个十几万粉。

如果说20年前做电商,靠的是信息差,那么眼下做电商,只能靠把产品和内容做好。从抖音商家的分享来看,所谓的好,有两个关键词:第一,是个性化。雷鹏琳就是个性化的代表,他的雨伞功能极其丰富,内容极具差异化,又满足细分需求,又足够有趣。

第二种,是品质上的极致。

这是云南的抖音电商鲜花商家阿阮的路子。她的起量故事没有雷鹏琳那样充满戏剧性,靠的就是质量。她对品质的要求近乎“变态”:

1.鲜花有五个等级,而阿阮只卖最高等级的A级花。

2.鲜花入库后,阿阮还要求对所有花材再次分级检查。

3.她还专门跑了一趟加工厂,抛弃了常见的三层软轻纸箱,采用独家定制的7层加厚包装,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并采用顺丰空运包邮。

500

图:阿阮分享A级不同种类鲜花的日常养护和邮寄包装标准。图源抖音

这样对品质极致追求的商家,在抖音电商上还有太多:位于仙居的抖音电商水果商家马征是杨梅商家,而杨梅号称是最娇贵的水果,采摘期只有两三天,且极易破损,运输是老大难。为了保鲜,马征直接把杨梅做成了费列罗巧克力式的单独包装。

这是个极难的工作,必须从供应链源头开始准备:要挑选一套个头标准,再生产一套包装。毕竟杨梅不是巧克力,没法轻易控制生产大小。当地还有商家为了保鲜,要往杨梅里加入氮气。

虽然是鲜花和水果都是生鲜,但他们的故事看起来却有点像早期的小米手机:玩命堆料,大力出奇迹。

当然,再堆料的生产也不是完美的,都有瑕疵,那就要靠售后来弥补。水果商家大乐每年花两三百万,养了一个五人团队。这个团队的任务就一个:天南海北去寻找优质的应季水果。即便是对品质的投入如此高昂,仍然难免有一些误差存在。大乐为此定了一套规矩:丢件免费升级,坏了包赔,有虫全额退款。甚至如果对方是老人,不会拍照申诉,他会直接退款。

从这几个故事里不难发现,眼下想在抖音上“起量”,对品质、服务的要求实在太高:必须做到外星人电脑级别的品质性能、新加坡航空级别的服务,在这两个基础上,还得有一个具备性价比的价格。

——做到合格甚至优秀都不够,必须做到卓越。

02 更纯粹的竞争

不过眼下做电商的好处是,这场竞争更加纯粹了。

如果是10年前、15年前,雷鹏琳这种只会做伞的生产型人才,恐怕很难成为头部卖家,毕竟电商曾经属于专业的运营人才。但从前文商家的故事里不难发现,崛起过程非常不容易,但难题都集中在货品、服务、内容的纯粹竞争上。大量的新兴商家并不是运营人才,而是传统制造业的工厂主,或者生鲜领域的“种田人”。

要达到这种纯粹的竞争环境,需要一套系统性的平台生态治理。而要理解抖音的这套治理的逻辑,首先要理解什么叫不纯粹的竞争环境:

第一,启动资金的权重过大。

很多时候,起量比的是砸钱。砸钱就有量,而没有启动资金,货物再好也卖不出去。适当的马太效应当然是有利于效率的,但中小商家的上升渠道完全堵死,生态就会变成死水。

第二,运营能力的占比过大。会吆喝,甚至是虚假宣传的商家获得了大量的销量,老老实实造货的反倒被驱逐。

两种现象都会造成一个结果:劣币驱逐良币。好的货、好的价格、好的服务被埋没,最终损害用户体验。

这也是抖音平台生态治理的方向。

首先是启动资金。《抖音电商2024平台服务体验报告》(下简称“《报告》”)显示,抖音降低了多类费用,比如商品卡服务费减免政策,就累计为商家减免费用超过百亿元,中小商家的减免超过70亿元。

500

图源:《2024抖音电商平台服务体验报告》

这类减免还有很多,如日用百货的技术服务费下调、水果生鲜类商家免佣等等。可以说,对抖音商家群体来说,费率的减免,和抖音直播间里的优惠券一样普遍。

平台不光少收钱,还直接给资源。

今年4月,抖音推出了“电商好看计划”,截至目前,已有超过3.3万个商家和达人账号入选该计划,同时有约50万条视频获得了流量激励。这只是平台扶持的一部分,截至今年7月底,抖音电商各项政策已经累计补贴商家超过165亿元。过去多年,平台上还有无数类似的扶持政策。只卖A级花的阿阮,就拿到了其中一个“遇见好国货”计划的助力,其产品在一年七夕期间每天的曝光量达到了40万-50万人次,而前一年同期每天仅为两三万次。

流量扶持的价值,在于拥有好内容和好货的商家,可以低成本地把生意跑通。正是一系列这样的计划,让雷鹏琳这种优质的内容创作者完成了早期飞轮的启动。如果没有有效的扶持和降本,电商就变成了“谁有钱买量”谁出头的运营游戏了。

扶持好的,也要打击不好的。

毕竟不管是什么算法、模型,都有自己的不完美所在,永远有投机的空间。

这就需要平台的治理。在抖音平台,参数规格不符、夸大产品功效,甚至是虚假宣传和欺诈营销玩法,都是打击的对象。《报告》显示,2024年,抖音清退“宣传款式与售卖不一致”的创作者超过1.7万。

500

图源:《2024抖音电商平台服务体验报告》

卖东西当然可以靠宣传能力,但如果比的是谁会夸大,就会构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生态,不利于那些产业带型商家,最后不利于消费者的体验。

这种筛选能力背后,不光是算法和人工智能的力量,还有亲自深入产业带的努力。对于生鲜这种非标品,抖音电商平台会直接驻地质检,大量抽检。以大闸蟹为例,抖音的驻场质检覆盖了辽宁、江苏、山东产业带的近300个商家,累计抽检12.8万件,把消费者满意度提高到了85%。

在珠宝这种更加“玄学”的领域,抖音甚至做到“一物一检”,比国标要求抽样检测更加严格,把品退率降低了16%。

《报告》显示,2024年,抖音一共深入了46个产业带,投入力度是去年的两倍。重点类目的订单覆盖率超过80%。此外,抖音电商甚至还有专业的行业顾问,帮消费者提前把关。

题难有利于学霸,极高的筛选标准,就是对优质商家的一种另类扶持。让他们免受一些低质量的竞争,最后做到“良币驱逐劣币”。

从深入产业带抽检的例子可以看到,眼下的抖音电商已经不只是一个流量平台,更是一个全方位的“操作系统”。算法和人力的合力,让这套系统可以源源不断地筛选出优质商家,输出好的货、好的价格、好的服务。

03 新的电商梦

一个平台生态的终极意向,是一种价值观。

曾经何时,电商代表的价值观是一种草莽:曾经的电商还是一个钻营的游戏。认知、信息差是行业的主题。电商运营是行业招聘最多的岗位,所谓电商专家大概率是谙熟平台算法、流量规则,能让货品获得充分曝光的人才,或者是巧舌如簧的带货主播。行业内外普遍认为这是一个“三分货,七分卖”的生意。

至于把货本身造好?哪有把SEO做好来得有效。

而眼下电商平台新阶段的使命,就是把电商变成一个纯粹的造货和服务游戏。

抖音电商把“没有难卖的优价好物”当成了品牌使命,一年一度的平台生态治理报告,细数着这个新兴电商平台生态的不断优化。这让商家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如何打造优价好物”。

平台的目的是清晰的:把草莽的规则探索,变成好货、好内容、好价格的应试题。

在这套应试题下,电商造富的故事变得更加“正能量”:一个拥有优质供应链的主理人,来到电商平台卖货,优质的货品、服务、价格吸引了更多消费者,最后赚到了钱。

听起来不太有趣,但却对优质商家和消费者最为利好。

当然,治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任何时代,竞争才是商家最大的敌人。只要竞争存在,商家就永远面临着更好的货、更低的价格、更精致的服务所带来的竞争,最终影响自己的利润。这是任何平台都不可能避免的。

但平台的共同努力,在维护一种电商梦,这个新的电商梦并不是:做电商很容易赚到钱,而是电商虽然艰难,但只要拥有好的货、好的消费者服务、好的价格、好的内容,就可以成功。这个新“电商梦”的背后,也是全体消费者的胜利。

头图来源|AI制图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