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过招,从不动手:中国阅兵给美国出的数学题有点难
9·3阅兵网上的解读很多,花公子觉得如果不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理解,那么对9·3阅兵理解的角度就会欠缺。军迷会沉醉于对武器的研读;许多关心时事的人会关注于正确历史观的表达;单身狗则很容易被女兵们的飒爽英姿所吸引;……这些都很好。
为什么核武器是和平的天使?
9·3阅兵展示了许多国之重器,可是对一个核大国而言,目的并不是战争,而是威慑,或者说为了和平,为了不用核武器而研制这些国之重器。这与许多人的直觉相反,一旦武器发展到可以把地球毁灭几十次的程度,那么对使用武器的人和被使用武器的人都没有意义了。所以在二战以后,就真的没有世界大战了,所谓“美苏冷战”,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战争。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就说过这个道理。
如果没有核武器,也许现在已经有第三、第四次世界大战了。
再换一个角度讲,作为一个小国,有了核武器,国家安全的地位就大为提升。正面的例子是朝鲜,美国从来不敢在军事上对它下手;反面的例子是,没有核武器的伊朗就被打了,没有核武器的利比亚也被打了。
如果核武器是和平天使,那么大国如何争霸?
如果核大国之间是不能有战争的,那么大国如何争霸?简单而言,就是打代理人战争啊,找没有核武器的国家做代理人啊。譬如,乌克兰和俄罗斯,倘若当年还保留了原子弹,那么乌俄战争也打不起来。
那么两个核大国之间呢?往往就是互相比划一下,不必真打,就决出胜负。因为核战争就是底线,一旦开战,谁也没有把握,暂时失利的一方不会把战争升级,直至核战争。当年美国的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就批评过那些要研发战术性核武器的想法。他的意思就是这些想法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战术性核武器的目的是想把战争局限在局部,而不要引起全球性的核大战,而战争是有自然的逻辑的。战术性核武器和战略性核武器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没有区别了。
历史的教训
军事其实是一门科学,像印度这样搞“赢学”,对它的军事建设反而有极大的伤害,因为它不能正视现实,就无法真正提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能够直面自己的落后,然后奋头赶上。这里面的例子太多了,美军的沙漠风暴对我们的冲击;97年美军两艘母舰驶入,使我军威慑大减;美军对我空军的电子战多次干扰;……说到底,这里有多少心酸的例子,但是实力不够,就是没有办法。军事装备上一旦有了代差,那么真的不是靠作风勇敢可以挽回下来的。当年大清的蒙古骑兵对八国联军,不可谓不英勇;波兰的骑兵对德国的坦克也不可谓不英勇;但这些都是悲剧。
所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加伟大之处,居然现在能够赶了上来,至少在许多武器装备上和美国没有了什么代差,在某些方面还有了超越,这是一个奇迹。
轮回,轮到美国开始算了
所以结论来了,这一次就轮到美国要好好计算一番了。也一样,美国的军人也是现实主义的,不会把自己的子弟兵,白白地送到前线。所以美国就开始从第一岛链撤军了,把防御的重任扔给了盟友,如日本、菲律宾。自从中国试射了超音速鹰击导弹以后,97年对我岛头岛尾分别部署的母舰,就几乎见不到踪影了,因为这是一个必死的局,一发导弹5千多美国官兵,这怎么承受得了?
小结
核大国之间,尤其像中美这样的大国,高手过招,其实真的不用真正交手的,大家只要比划一下,就输赢高下立判了。所以这次阅兵崭新的武器,是帮助美国重新计算一下在太平洋的布局。要知道,美国的军事霸权其实是很知道进退的。在冷战期间,就是它一旦认知无法消灭苏联,就是在军事上与之共存,而互划实力范围。重点是美国会不会重新规划它的太平洋的军事实力布局。这里花公子不得不佩服李光耀老先生,在20年前他就做出判断,美国一定会退出亚洲,老先生真的是神人。
本文由公众号:【明州花公子】(ID:yuqihua_578)原创,喜欢我就点击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