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也成了“7天无理由退款”的商品?

作者 | 无奈的

来源 | 法律先生

500

曾经,「7天无理由退货」仅限于商品交易;如今,律师也快成「365天仅退款」的标品。

之前,上海兰迪律所的主任刘逸星就提过,他们所里退费率比以往涨了几十倍「违背诚信的无赖越来越多」。

几十倍,不是百分之几十,是直接从百分之一被拉到百分之几十,像股票打板一样离谱。

500

退律师费,如今是一门生意。

打开各大平台,一搜「退律师费」,攻略比普法视频还多。

有人教你「五步退费法」:先吵、再闹、后投诉、上网审判、最后司法勒索;

有人晒出成功截图,「零成本维权,三万元律师费48小时到账」;还有自称「退费专员」,1v1付费专人指导,最快当天到账。

500

就连蔡雅奇律师也惨遭无理退费,发稿分享经历也被平台屏蔽。

有人干脆把这叫作「退费赛道」,专门吃律师的「逆向赔偿」。

投诉不满不是目的,退费才是终点。

500

当事人不是突然变无赖,而是被逼成了精。

经济下行,案值缩水,动辄几万的律师费在当事人眼里变成「大赌注」。

他们既想要专业,又想要9块9包邮般的痛快,于是,低价卷走了敬畏,也卷走了专业门槛。

服务费打折了,可律师这边成本不会打折。

一个普通民事案件,从接案到结案,平均耗时73天,律师要经历接谈、取证、立案、开庭、调解、执行六重关卡,每一关都在「烧钱」。

打印一页证据1.2元,法院档案室复印一张0.5元,异地开庭高铁往返上千,再加上律所抽成、管理成本、税费,落到承办律师手里的纯利往往不足3成。

2025年司法部抽样显示,基层律师年均收入14.7万元,低于同城同龄程序员。

一旦退费,等于律师白干,还得倒贴打印费、差旅费,甚至搭上被投诉的「污点」,更别说律师时间和精神这种不好计数的成本了。

500

更讽刺的是,那些教别人退费的「顾问」,自己往往没有律师证。

他们游走在灰色地带,一边收当事人的咨询费,一边收律师的「封口费」,两头吃,月入几十万。

而真正靠本事吃饭的律师,却被迫在低价、差评、投诉的夹缝里求生。

一个行业,如果连从业者都活成了惊弓之鸟,又怎能指望它守护正义?

500

退费潮背后,是整个法律服务市场的信用塌方。

客户把「维权」当武器,律师把「免责」当盔甲,双方都在防御,没人真正关心案子怎么赢。

过去,律师靠口碑吃饭,一个老太太胜诉后给邻居讲你的故事,案源就能排到明年;现在,一个败诉的当事人发一条微博,律所的热线就能被打爆。

流量取代了信任,算法取代了专业,律师成了可以被「差评」的商品。

500

退费可以无理由,但信任必须有代价。

这个代价,不是律师的尊严,也不是客户的权益,而是整个行业对专业的敬畏。

如果有一天,律师只能靠「包赢」才能接到案子,那法律就不再是规则,而是彩票;

如果有一天,客户只能靠「闹」才能讨回公道,那法治就不再是信仰,而是一场交易。

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可以「365天无理由退款」的律师,而是一个值得托付的律师;

不是一个用9块9来衡量的专业,而是一个被时间验证的专业。

点击「法律先生」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