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成“第四高”!1.7亿人背后的健康隐患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高尿酸血症正以惊人速度蔓延。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代谢病科主任李长贵指出:“高尿酸全国发病率13.3%,全国约有1.7亿人,超过了糖尿病1.14亿人,紧追高血压2亿人、高血脂3亿人。”
代谢失衡,高尿酸的生理密码
人体内有一个容纳尿酸的“漏斗”,每天新生成600毫克,同时排泄掉600毫克。当这种平衡被打破,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超过420μmol/L(男性)或360μmol/L(女性),临床上即诊断为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的形成主要源于三大生理机制紊乱,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赵东宝解释到。
先天性酶缺陷如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乏症,会导致嘌呤回收障碍。获得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细胞大量破坏释放过多嘌呤。肾脏排泄障碍占高尿酸血症病例的90%。慢性肾病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高血压患者肾小管分泌受抑制。某些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等药物会干扰尿酸转运。
饮食生活方式因素则是点燃高尿酸的导火索,高嘌呤饮食直接增加尿酸负荷,动物内脏每100克含300-500mg嘌呤,沙丁鱼等海产品达200-400mg。当每日摄入超过600mg嘌呤食物,风险显著上升。
舌尖上的隐患,饮食中的尿酸陷阱
传统观念认为,海鲜和啤酒是高尿酸的罪魁祸首。但现代医学发现,饮食中的“隐形杀手” 更为隐蔽而广泛。
果糖成为高尿酸的“幕后黑手”,果糖会直接促进嘌呤代谢,使尿酸合成增加,还会抑制尿酸排泄,导致血尿酸水平上升。各类含糖饮料、蜂蜜、高果糖浆食品(蛋糕、饼干、果脯等)以及甜味水果(葡萄、荔枝、榴莲等)都是危险食物。
火锅这一饮食方式也暗藏风险,“涮一次火锅比一顿正餐摄入的嘌呤高10倍,甚至数十倍。” 高汤内脂肪、嘌呤都高,且为酸性,不利于尿酸的排出。
现代习惯加速尿酸飙升
《黄帝内经》有言:“人卧则血归于肝。”睡眠不足,会导致体内尿酸代谢紊乱。现代研究发现,熬夜会增加胰岛素抵抗,使尿酸排泄减少。长期熬夜的人,尿酸水平比正常作息的人高出20%-30%。
久坐会导致肾脏排泄尿酸的效率降低,血液循环变慢,尿酸更容易沉积在关节和肾脏中。而适量运动能提高尿酸代谢,但剧烈运动会产生相反效果——高强度运动时,肌肉内会产生大量尿酸的原料腺苷和次黄嘌呤,同时出汗增多导致尿量减少,影响尿酸排泄。
长期压力过大会导致情绪焦虑、压抑,影响正常睡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内分泌,使身体代谢紊乱,最终诱发高尿酸。饮水不足则直接影响排泄。人体内的尿酸通过肾脏代谢,与水分一起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如果饮水量过少,尿液的生成相应减少,从而影响尿酸排泄。建议成年人每天饮水量至少达到1500~2000毫升。
科学防控,全方位管理尿酸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马强建议: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并减少果糖的摄入。建议选择低嘌呤蔬菜(西兰花、黄瓜、胡萝卜)、全谷物(燕麦、糙米)、低脂乳制品(牛奶、酸奶)。每日嘌呤摄入控制在150mg内。每天保证2000毫升以上的饮水量,最好是白开水,淡茶水也可以。避免高强度运动,选择快走、游泳、骑行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天30~40分钟,防止诱发痛风发作。
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方式调整,实则是抵御“第四高”的关键防线。尿酸数值背后,是身体代谢发出的警示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