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卢沟桥上看着桥下川流不息的永定河,我想起了小时候爷爷跟我说的一段往事

  站在卢沟桥上看着桥下川流不息的永定河,我想起了小时候爷爷跟我说的一段往事,那是一段他儿时的记忆,那是一场于1944年发生在我们广西的小规模战斗,那场战斗也发生在水上,只不过那条河是在我们广西老家贵港…也正是因为这场战斗,当时还是一名年仅14岁的少年的爷爷开始萌生一定要跟着共产党走才有希望的念头…

  这场战斗发生的背景是1944年蒋介石当局领导的国军在正面战场遭遇豫湘桂大会战的溃败。豫湘桂战役的大溃退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退,8个月中,中国在豫湘桂战场上损兵50-60余万,丧失4个省会和146座城市(豫中会战37天失38城)、7个空军基地和36个飞机场,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涉及6000万人民…

  要知道,当时无论是在东方主战场还是在欧洲东西两线战场还是太平洋战场…法西斯轴心的德军和日军都已经处于困兽之斗的状态,距离全面溃败已只是时间问题。然而,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还是由于落后粗糙的战略战术安排,以及国军内部腐败且分裂的沉疴顽疾…导致本已经具备后勤优势甚至是装备优势的国军在已经开始打顺风局的盟军阵营中创造了个令人吃惊的意外之败…

  在这样的背景下,1944年8月日军主要从今衡阳、肇庆以及湛江三个方向侵入广西,1944年11月3日日军占领广西贵县(今广西贵港)。贵县沦陷时,日军烧杀掳掠无恶不作,贵县县城城东的大火烧了几天几夜。至1945年5月20日贵县光复,贵县县城几乎是十室九空。

  日军在贵县成立日伪政权,在日本人统治贵县期间,贵县有三千五百多人被日军和汉奸直接杀害,伤病者三万余人,当时贵县有人口约三十三万七千余人,相当于十个人之中就有一个人因日军侵略被害。爷爷跟我说他的童年就时不时前往老家后山的山洞里躲藏,村里稍微高一点的楼房就会被日军的飞机识别为炮楼,就会遭遇轰炸…更荒谬的是,在日军来轰炸之前,国军的飞机也会来炸,为的是执行蒋介石的“焦土抗战”和“坚壁清野”的战术,当时老百姓常常纳闷儿,有炸弹为啥不朝日本人扔反而要炸自己百姓的房子呢…

  抗战初期,广西有政府组织的以乡民(民团)为主的抗日自卫队,沦陷区的抗日自卫队组织经常被汉奸破坏,损失巨大。不过广西民风剽悍,乡民们亦不甘被日本人奴役,也曾多次发起对日有组织的反击。爷爷说自己小时候印象中,当时日军进入贵港后,国民党在基层的力量无论军警宪特皆悉数逃离,并未听说有什么抵抗之举,其他的要么就化身为汉奸为日寇所用,要么就地躲藏以求自保,老百姓都很愤懑也很无奈…直到那年12月,他们听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1944年12月11日,驻扎在贵县的包括汉奸在内的日军两百多人沿东津(今贵港港南区东津镇)郁江往上游开拔,走水路的日军有15艘船,装备精良,这次日本人的目标是劫掠沿江各乡。

  中共贵县县委委员兼大江乡支部书记谭镇邦领导的大江乡抗日自卫军得知情况,遂决定在郁江的思怀河口伏击敌人。12月13日上午,日军船队到达伏击圈,抗日自卫队对其发动攻击,不过这次战斗效果不大,日军船队成功逃脱。

  12月15日,日军船队驶达横县新村河面(今横县那阳大桥客运站以东一带),并继续往前开拔,抗日自卫队对日军发起一次大规模进攻,截获日本船只一艘,打死打伤日军十余名。日军见势头不妙,决定调转船头。

  12月17日,日军的船队到达江头村的河面,据当时的知情人回忆,当时江的北岸还有一小队日军,追击到此埋伏的大江乡抗日自卫队长谭镇邦发起进攻号令,顿时枪声大作,北岸的日军吓得连忙找掩体,不过日军船队很嚣张,不还击也不停船,继续往回开。日本船队哪知抗日自卫队还有一种秘密武器台枪(大坐铁砂炮,清末时期清军使用的老古董),知情人回忆道,这种枪打出去像撒沙子一样,近战时威力很大,几发过去,铁砂“撒”在日军的船上,日本人的船被打得东倒西歪,船上的敌人顿时不淡定了,十几艘船乱成一团。

  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横县方面追击日军的抗日自卫队也来了,据横县方面的当事人回忆,横县方面的抗日自卫队总负责人是横县县抗日自卫队司令广东揭阳县河婆镇溪角村人张树春,他们在横县方向“截击”这股日军。日军遭遇抗日自卫队前后夹击,日军且战且退,船队驶往思怀乡,试图从岸上逃跑。

  岸上的抗日自卫队的队员们早已恭候多时,集中火力向试图靠岸的船只射击,当中有船只因慌乱被自己人撞沉。入夜时分,日军再度试图突围,抗日自卫队紧紧咬住不放,到了深夜,日军凭借优势火力登岸,日军头目被击毙,日军见老大完了无心恋战,遂向贵县县城方向逃跑,抗日自卫队追击日军至贵县瓦塘圩,见再追下去会惊动日军的大部队,遂结束战斗。

  据知情人回忆,此战我抗日自卫队击毙日军船队中包括日本军官渡部中佐在内的四十余名日军,击伤数十名,并俘获日军士兵一名以及汉奸四名。大江乡抗日自卫队缴获5艘船,横县抗日自卫队缴获6艘船。此战还缴获大批战利品,据横县方面统计,缴获的战利品包括三挺机枪,三十四支三八大盖,各种枪炮弹数千,斩获甚丰。

  这些战斗细节爷爷当时回忆时仍然记得很清楚,因为后来他也参与编撰了当年的史料和地方志。他说,也就是因为这场规模不算大的战斗,让中共在当地的抗日力量打出了名声,让群众看到了那股久违的血性和正气。后来,强弩之末的日军也没办法再发动太多针对当地抗日武装的扫荡行动,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1945年8月抗战胜利。

  从那时起,爷爷和同村的一些同龄人就开始为我们党在当地的地下组织进行各种工作,包括送信等任务,期间还冒着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清算的危险…这个是真不开玩笑,当时村里的保长真的是提着刀来家里找人的,找着了就是掉脑袋…

  爷爷说那时候给党做事也没想过太多,当时他的小学老师就是地下党,老师请他们去家里吃了顿饭,然后就摊牌了,老师大概是说“没错,大家也知道了,我就是共产党,大家跟我这个共产党吃了这顿饭,大家也都是自己人了…”

  他们几个少年郎也都血气方刚,虽然有些惊讶和犹豫,但细细一想比起接受腐败残忍的国民党统治,躲在家里碌碌无为,不如参加虽然危险但又光荣的革命工作…想想都刺激…(那位老师能叫他们来家里吃饭肯定也是事先经过了长期的考察,觉得他们是值得发展的信得过的好苗子…)

  就这样,他们一直干到了广西解放的那天,那时爷爷也变成了当地的剿匪工作队,背着一杆美式春田式步枪,给解放军带路去山里剿匪,还经历了各种激烈的战斗…后来,爷爷因为文化水平较高,当了当地的小学老师,正式入了党,然后转入宣传系统工作…

  通过爷爷的故事,我看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里,什么样的力量可以点燃群众心中的热火,什么样的集体才能凝聚年轻人并激发他们的战斗力和各种潜能,什么样的组织才有条件有勇气在逆境中取得胜利,什么样的党领导的武装才是正面战场溃败时还能维持战斗,让敌人痛苦且不断流血的中流砥柱…

  爷爷今天虽然已经不在了,但他的故事一直影响着我,我相信这些关于我老家的抗战故事也会一直影响着80年后的今天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正确认识那个年代的不易与伟大,并走好我们今天的路,进行那些属于我们的斗争。

  参考资料《贵港市志》《贵港市文史资料》《横县县志》

500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