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剧场版,离《鬼灭之刃》还有多远?
国漫大IP的下一个战场,是电影院?
文|星晖
编|园长
这个夏天,剧场版动画叫好又叫座的热闹场面,正在中日两国的电影院轮番上演。
在中国,前有知名国漫IP“罗小黑”多年磨一剑的《罗小黑战记2》,票房突破4亿之际立住了豆瓣8.7分的出彩口碑,好评率放眼全年名列前茅;后有高分国创短片集《中国奇谭》衍生而来的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上映后便以黑马之姿一路突围,截至定稿时累计票房已逼近13亿元……
图源微博@灯塔专业版
在日本,7月来最火热的院线明星无疑是动画电影《鬼灭之刃 剧场版 无限城篇 第一章 猗窝座再来》,其人气和片名长度一样一骑绝尘。
截至8月25日,这部剧场版动画的日本票房(约280.2亿元)已经超越《泰坦尼克号》,位居日本影史票房总榜第3名,观影人次突破2030万,仅次于同系列前作《无限列车篇》与吉卜力名篇《千与千寻》。
图源豆瓣
更有趣的是,同样在这个暑假,过往游曳于另一条商业化河流的中国男频网文改编动漫,也罕见地表露出了进军大银幕的决心。
8月,最早发力男频国漫的腾讯视频一口气公布了多个IP开发计划,并第一次在远期内容规划中画下好几张“院线剧场版”的“大饼”。再加上此前哔哩哔哩与爱奇艺公布的首个《凡人修仙传》院线项目,各平台长线连载穿插院线剧场版的部署思路,的的确确与《鬼灭之刃》《间谍过家家》等近年大热的日漫IP多了几分相似。
以2025年为换代节点进行观测,中日动漫市场的剧场版之路,真的要踏入同一条河流?电影院,当真将成为国漫内容竞争的下一处关键战场?
国漫剧场版的断续前事
如今,大众认知里的“剧场版动漫”往往指向具备前作基础的动画电影,它们大多是动画剧集延续、衍生的产物。
而对于多数本土观众来说,“剧场版”这个词本身就隐含着几分舶来色彩。包括《名侦探柯南》《哆啦A梦》在内的诸多海外动漫IP,于它们漫长的生命周期内不断推出院线作品,为不止一代中国乃至全球观众展示了剧场版作品的现代范式。
对照来看,在国产动画领域,说起同时符合“剧集基础”和“院线电影”双重特征的种子选手,就要数《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熊出没》两大国民动画系列了。它们均诞生于本土数字动画产业积蓄势能的年代,并在电视版走红后面向大银幕探索更高一筹的制作规格。
图源豆瓣
只是,相较于起步早、大基数环境下题材多样的日漫剧场版,“喜羊羊”和“熊大熊二”的大电影始终很难摆脱低龄化的创作倾向,因而对其余年龄段观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相对有限。
2015年后,《喜羊羊》的生肖电影系列在连续3年票房走低的背景下熄火,后来的外传续篇再起炉灶但声量有限,最新作《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异国破晓》首月票房约为6100万;《熊出没》则连年固守春节档,逐渐发展为票房稳健的子供向保留节目。
图源豆瓣
而在非少儿向作品方面,带着原创漫画平台“有妖气”绿色LOGO的《十万个冷笑话》IP,勉力贡献了10年前那段时间为数不多的国漫剧场版。
2014年和2017年,《十万个冷笑话》先后推出两部剧场版电影,分别收获1.19亿和1.33亿票房。此后,这一原创漫画IP的开发趋于力竭。到了2021年底,有妖气自己也被B站收购整合,并于次年正式关停。
图源豆瓣
两相印证下,我们大致能看出国漫剧场版在过去所面临的发展痛点。
区别于日本台播主导的动画播映模式,我们的动画媒介载体经历过先台后网的变迁。期间,被电视台时代托举起的少儿向IP在电影市场存在天然的圈层局限,而潜在受众更广泛的非少儿向国漫IP又于流媒体发展早期面临平台分散、开发缓慢、国民度有限的难题。
于是,与此互文的另一个结果出现了,那就是多年来中国动画电影题材向古典文化回归的大趋势。
为了寻求大众认知基础和全民向故事之间的平衡,创作者们默契主动舍去了所谓剧场版的创作模式,而是押注名著或神话,比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等。事实表明,这些高度开放而又家喻户晓的经典文本,确实成功填补了本土动画行业在后电视台时期遭遇的IP缺口。
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2014年后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前10名中,仅有《熊出没》系列和最新的《浪浪山小妖怪》属于动画剧集衍生作品,其他上榜选手无一例外均为原创剧本,且主要围绕“哪吒”“姜子牙”“李白”“孙悟空”这些源自中华文脉而非现代动画的经典形象。
图源灯塔专业版
换句话说,在最主流的动画电影市场上,真正的剧场版国漫其实已经“缺席”了许久。
男频IP终于挺进院线?
这些年来,随着长视频平台格局企稳,剧集市场完成了彻底的网播化改造。同时,国漫行业也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从内容到商业化维度的彻底转型。
和电影市场主打神话新编不同,产量更大、竞争更常态化的剧集类动画全面转向了网络文学改编。以腾讯视频、B站等平台为代表的网播阵地通过与上流网文网站合作,着力于消化30年来中国网文行业所积累的海量IP,玄幻、修真等传统网文品类逐渐定义了当下的强势国漫类别。
至于商业化层面,网播动漫成了视频平台稳定付费会员大盘的压舱石。截至定稿时,在腾讯视频App基于过去365天会员开通热度排序的经典畅销榜上,前10名里有5部均为男频网文IP改编的动漫作品,《斗破苍穹年番》与《仙逆》更是包揽了冠亚军。
图源腾讯视频
这样的局面,一方面得益于制作技术发展和人才队伍成型,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年番、多季更等长线连载方式的流行。腾讯视频的《斗罗大陆》与《斗破苍穹》两大国漫年番取得成功后,更多平台把大长篇网文送入了全年连更或高频季更的开发节奏,以此维系长久的会员黏度,并利用持续的情感链接放大IP影响力。
于是,过去制约国漫剧场版发展的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答——随着流媒体内容生态趋稳,付费订阅的用户心智得到培养,头部视频平台的会员规模达到上亿量级,新生代国漫终于在原著加持下聚拢了大量泛年龄、泛圈层用户,从而具备了发掘院线商机的可能性。
事实上,在头部国漫IP长线连载的日子里,腾讯视频、B站等平台已经先后试水了线上播映的特别篇、剧场版,并在特定场景下进行了单片小额付费的商业化实验。
以位居腾讯视频经典畅销榜第5名的国漫《吞噬星空》为例,2024年《吞噬星空剧场版:血洛大陆》网播上线,时长约为93分钟,观影礼包价格为18元。目前,该剧场版站内评分为9.7分,累计评论量超4万。从前排的高赞评论来看,核心用户的付费热情相当高涨。与此呼应的是,同IP下的新一部剧场版《决战原始星》也已提上日程。
图源腾讯视频
这些网播端的试探动作,为腾讯视频后续显露的雄心埋下了伏笔。8月上旬,腾讯视频在2025动漫大赏上集中发布近百部动漫作品,并在常规动向之外公布了“One More Thing”——院线剧场版。
在唐家三少、耳根、三九音域等网文大神的共同见证下,腾讯在线视频联席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马延琨带来了《斗罗大陆》《仙逆》《剑来》《斩神》等头部IP的10年开发计划,并宣布以上4部作品为首批规划院线电影的男频国漫IP。
根据官方信息,《斗罗大陆之神界传说》和《剑来:十三之争》计划于2027年上映,目前已公布标题。
图源豆瓣
此外,这支跨IP平台、跨受众代际的“梦之队”里还包括步入动漫化正轨已久的高人气IP老牌《仙逆》,以及体现免费网文精品水准的番茄IP《斩神》。
更早前的4月,爱奇艺和B站联手打造的《凡人修仙传》首部院线动画电影《凡人修仙传之瀚海迷踪》也正式官宣。
图源豆瓣
至此,在大IP国漫演进近10年的节点上,这些经过年番或季播验证的行业主力作品,终于要以剧场版的面貌排队杀进电影院了。
吃螃蟹的机遇与难点
那么,加入银幕竞争的大IP国漫,能够像《鬼灭之刃》剧场版在日本市场一样赢得傲人战绩吗?
从积极的一面看,众多国产爆款早已证明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极高上限。庞大的潜在观影人群和复看付费机制,有机会叠加出网播动漫难以企及的超额收益。
同时,剧场版的新鲜感和独立性也是长篇作品拉新的稀少窗口,对于集数动辄近百集的年番动画而言尤其如此。
图源腾讯视频
所以,不论是要实现商业爆发还是破圈传播,院线剧场版都是国漫IP所需的上好机遇。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过程中,制作一部院线剧场版的“坑”显然不会少。
一方面,剧场版的吸引力在于其超越日常篇的规格和制作,但这注定意味着更高的制作难度和成本。
目前看来,国漫剧场版的创作团队和长线连载团队存在“原班人马”的一致性,那么,在国漫趋于“年番化”、更新焦虑挥之不去的当下,制作方乃至平台方势必要面临资源统筹的难题。
要知道,即使行业积淀强如《鬼灭之刃》,大结局《剧场版 无限城篇》本质上也只是取代季播的集中呈现。相比之下,根据腾讯视频公布的长线开发计划,国漫剧场版更接近额外惊喜,独立于番剧连载之外。
比如《斩神》IP的10年规划图显示,番剧、剧场版及特别篇的节奏相当紧凑,院线剧场版预计于2028年上线,前后的2027年和2029年分别还有动画番剧第3季、第4季的更新计划。这样看来,制作方的产能压力恐怕不会小,也就更需要产业各方合力发挥。
图源网络
另一方面,登上大银幕的国漫作品不得不面临着剧作上的改编考验。
毕竟,哪怕是头部年番连载时,也多多少少会遭遇动态改编引发的争议,稍有不慎就得承受原著迷和动画粉的“混合双打”。而剧场版的内容集中度更高,并且需要平衡新老观众的认知基础,被“审判”的风险有增无减。
拍哪里、拍什么、拍多少?剧场版的取舍格外困难。在这一点上,案例众多的日漫剧场版是不错的对照组。
从类型角度区分,日本创作者主要将电视版或OVA版内容剪辑压缩为电影篇幅的剧场版被称作“总集篇剧场版”,主打“一鱼多吃”,在高达、EVA等著名动画系列中都有出现。其次,是在原作架构内推进关键剧情点的剧场版,有时也会作为新一季动画的“先行篇”呈现,这是很符合观众直觉的一类剧场版。再次,还有主打原创剧情的外传型剧场版,以及成名IP所演化出的“年货”式剧场版,比如《哆啦A梦》等。
图源豆瓣
这样一条条比照下来,对于现阶段需要打开局面的国漫剧场版而言,后两种改编方案无疑是更适配的选择。
腾讯视频、B站、爱奇艺等平台,都已经在既往的线上剧场版试水中积攒了经验,并做出了相似的选择。
因此我们能看到,《凡人修仙传之瀚海迷踪》将电影故事的舞台设置在极西之地,对应的剧情在原著中并未被详细展开;《剑来:十三之争》则选取了原著里一笔带过的“剑气长城十三对十三”,同样是一个连原著读者都不知全貌的段落。
图源B站
这种沿着小切口取材的好处,一是能腾出电影版原创剧情的发挥空间,二是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独立篇章对番剧正作的影响,尽可能保留长线开发的整体性。更何况,改编得当的情况下,“外传式”作品还能反哺定格已久的原著,用崭新的故事延续IP生命力。
总的来说,和剧场版替换正作再切分的《鬼灭之刃》系列比起来,现阶段的国漫剧场版采取的是更为保守稳健的策略。
相较于玩惯了OVA、特典、花式剧场版的日漫市场,我们的探索还显得相对初级、简单,但迈出这一步本身就是进步的信号。
或许偶发的爆款神话不会骤然到来,但随着行业新模式跑通,属于国漫的新面孔一定会成为影院的新常态。未来,那些好故事将赢得它们本就值得的、更大屏幕下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