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4天破9亿!谁才是最大赢家?

作者:童夏Summer  来源:财经早餐(Femorning)

500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

谁也没有想到,一部国产动画燃爆了今年的暑假档。上映之前,因为哪吒的“丑”形象,再加上营销体量远不及《银河补习班》,《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这部影片几乎不被影院看好,但凭借映前一周超5万场的点映,《哪吒》成了暑假档的黑马。

“黑马”奔腾

7月26日上映1小时29分,《哪吒》票房突破1亿,打破动画电影最快破亿的记录;27日,当日票房超2亿,成为影史首部单日票房破2亿的动画电影,上映以来每天刷屏朋友圈、新闻头条,屡屡登上微博热搜榜。

截至7月29日,《哪吒》票房已突破9亿,超过7月12日上映的《狮子王》。猫眼票房预测从22.59亿增加到34.31亿,豆瓣评分为8.7分。

目前,国内动画电影票房中,迪士尼2016年的《疯狂动物城》和2017年《寻梦环游记》分别以15.3亿元、12.12亿元的票房位居动画影史前两名。如若按猫眼预测票房来看,《哪吒》或成国内动画影史票房第一。

迪士尼的《疯狂动物城》和《寻梦环游记》之所以霸榜这么久,是其动画不仅搞笑幽默,老少皆宜,且能引发成人思考。一改国产动画电影剧情简单、表达浮夸的风格,《哪吒》在内容制作上不失幽默之间又能引发思考,与观众产生共鸣,这与迪士尼的电影方向如出一辙,可以说《哪吒》为中国动画电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但是在采访中,《哪吒》的导演饺子称,按照原有的设计,在最终的剧情高潮里,哪吒和敖丙手牵手对抗天雷的瞬间,地球的地壳裂开,组成地球的陨石彗星纷纷退回到宇宙中心去,变成星辰,整个宇宙坍缩成一个基点,他们回到最初的原点。但是前后磨了五个月,找了几家特效公司依然做不出想要的效果,钱“烧光”了,时间也不够了,只能放弃。

好的创意没有得以实现,不仅是导演的遗憾,也是观众的遗憾。这里有必要谈谈国内特效市场的那些事。

国产特效亟待提高

特效是是由电脑软件制作出的现实中一般不会出现的特殊效果,一般包括声音特效和视觉特效。声音特效顾名思义是对声音的制作,如《加勒比海盗》中太平洋的水声;而视觉特效就比较宽泛,如《狮子王》里动物的毛发,《变形金刚》中钻孔机破坏大楼的细节等等。

500

就像苹果手机的零部件来自世界各地一样,一部特效电影的制作公司可能来自世界几十个国家共同制作而成。比如,《猩球崛起》里的一个画面:无数只猩猩穿越大桥,这个画面既要做到猩猩毛发的逼真性,又要做到大桥、汽车、房屋玻璃被破坏等的特效,也就是说一帧的画面需要不止一家特效公司来完成。

500

美国好莱坞的特效制作位居世界领先水平,环球、华纳兄弟、迪斯尼等每一家电影公司基本都有自己的特效工作室,这些特效制作公司或工作室掌控世界上最先进的特效技术,具有完善的影视特效制作流程。比较知名的特效公司有工业光魔、威塔、特艺等,其中工业光魔在其40多年的历程中参与后期特效数百部影片,代表作有《加勒比海盗》系列、《变形金刚》系列、《星球大战》系列等。

据艺恩2016年调研数据显示,中国视效公司品牌认知度排名前三的公司为Base FX、聚光绘影和天工异彩。其中,Base FX公司,拥有国内最为先进的制作流程和培训体系,其后期制作环节和工序有20个环节,是国内后期制作流程最为完善的公司。其创始人出身工业光魔,公司后期制作技术和流程主要来自于工业光魔,曾三度获得艾美奖的电影后期视觉特效和动画公司,代表作《太平洋战争》《四大名捕》《变形金刚4》《碟中谍4》等。聚光绘影公司业务覆盖电影视觉特效技术制作、3D立体电影制作、动画等,代表作有《大闹天宫》《黄金大劫案》等。天工异彩服务内容涵盖虚拟拍摄、声音制作等。

与美国不同,国内特效公司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且没有统一的流程。

在好莱坞的体系中,电影开拍的前中后期,特效团队都要加入电影的创作中,而不是等影片后期合成才找特效公司制作,好莱坞的制作团队都有一个特效总监来把关统揽全局,视觉指导处于特效范畴的最高层,他和导演讨论设计镜头与特效制作。

而中国没有一家这样的特效公司或工作室,且中国电影一般是制作完成后交由特效公司,按照导演的设计而设计,既影响效率,且可能达不到导演需要的最好效果,这也是《哪吒》的导演忍痛割舍高潮画面的原因。

不过,《哪吒》所呈现的效果已然不错,票房成绩也属佼佼者。

最大赢家

公开资料显示,《哪吒》的五大出品方分别是北京光线影业、霍尔果斯彩条屋影业、霍尔果斯可可豆动画、霍尔果斯十月文化传媒、北京彩条屋科技,发行方是北京光线影业。

北京光线影业100%控股彩条屋影业和彩条屋科技。彩条屋影业持有可可豆动画30%股权,为第一大股东;持有十月文化28.11%股权,为第二大股东;可见,光线传媒才是《哪吒》最大的赢家。

有统计显示,若该影片票房突破10亿,光线传媒可净获利至少2亿元,而《流浪地球》46亿票房才贡献给北京文化与其差不多的利润。

截至7月29日,光线传媒报收8.4元/股,涨幅为2.07%。自7月13日-7月14日点映后,7月15日,光线传媒涨幅超4%,从7月18日开始连续上涨6天,累积涨幅为10.47%。

有人可能说,光线传媒是这个夏天的幸运儿,而幸运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早在2015年成立彩条屋影业大力发展动漫业务以来,光线传媒就开启“买买买”的模式,截至目前至少收购22家动漫公司或工作室。

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表示,目前动画电影的成本比真人电影低,一是因为没有演员成本;二是投资的公司本身非常有实力,制作成本控制得比较好;三是动画电影系列化后,成本下降,毛利率提高。动画模型做好之后,再次使用的时候不再产生太多成本,而真人系列电影的第一部火了之后,拍到第二部时演员费用会显著提高。

不得不说,董事长打了一手的好算盘。

500

之后从2016年开始,每年上映的高口碑高票房动漫都有光线传媒的身影,如,2016年《大鱼海棠》票房5.64亿;2017年参与发行的《你的名字》票房5.75亿,豆瓣评分8.4;2018年的《熊出没·变形记》获得6.05亿的好成绩。

根据光线传媒2019年中报预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净利润预计0.85亿元-1.05亿元,同比下降超95%;即使《哪吒》按照10亿票房计算,净盈利至少2亿元,三四季度无其他亏损的话,光线传媒全年盈利至少3亿元,相比于2018年-2.85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207%。

电影行业此番行情下,光线传媒这一成绩在电影行业全年业绩名列前茅将毫无悬念。

你觉得电影《哪吒》如何呢?欢迎文末留言...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