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龙财报透视:辣条品类下滑,是短期波动还是长期隐忧?
文 | 大力财经
8 月 14 日晚,卫龙美味 2025 年中期业绩的出炉,这份财报呈现出复杂的态势,既展现出卫龙在整体营收与利润上的增长,又透露出辣条类这一传统核心品类收入下降的隐忧。
从总体数据看,卫龙实现总收入 34.83 亿元,同比上升 18.5%;净利润 7.36 亿元,同样同比增长 18.5%。
这无疑是一份亮眼的答卷,显示出卫龙在市场拓展与盈利能力上的强劲。然而,毛利率为 47.2%,同比下降 2.6 个百分点,似乎又在暗示着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挑战。
核心品类分化:蔬菜制品崛起,辣条类下滑
卫龙的两大头部品类——调味面制品(主要为辣条类)和蔬菜制品,共同构成主要收入来源。
值得关注的是,以魔芋爽为代表的蔬菜制品增长迅猛,同比大涨 44.3%,半年销售达 21.09 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而辣条类作为传统主业,半年收入 13.1 亿元,同比下降 3.2%,占比降至 37.6%。
卫龙 2025 年上半年营收达 34.83 亿元,同比增长 18.5%,上半年毛利增长 12.3% 至 16.42 亿元,但毛利率却从 49.8% 降至 47.2%。卫龙表示,部分原材料成本上涨是主因。尽管提升供应链效率部分抵销影响,仍难以完全消除成本压力。
经销及销售费用增长 10.9% 至 5.27 亿元,主要源于推广、广告及运输费增加。卫龙积极推广新品,提升品牌知名度,虽费用增加,但占比下降 1.1 个百分点,表明费用使用效率提升。
蔬菜制品的崛起并非偶然。近年来,消费者对健康、低卡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魔芋爽等蔬菜制品凭借相对健康的食材属性,契合了这一趋势。同时,卫龙在产品创新上不断发力,推出多种口味,进一步拓展了消费群体和市场份额。
辣条类收入下滑,或许与消费者健康观念转变有关。
辣条一直以来被部分消费者视为“垃圾食品”,尽管卫龙在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上不断改进,但这种固有印象仍影响着部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此外,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不容忽视。辣条市场门槛相对较低,众多新品牌涌入,分割了市场份额。
新品策略成效:扩张与风险并存
2025 年上半年,卫龙先后推出麻酱魔芋爽、麻辣牛肉味亲嘴烧、麻辣小龙虾味辣条等多款新品。从市场份额加速扩张和抗风险能力提升来看,新品策略初见成效。
新品的推出丰富了产品线,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例如,麻辣小龙虾味辣条迎合了当下流行的小龙虾口味趋势,吸引了更多年轻消费者。
然而,新品推广也伴随着风险。一方面,研发和推广新品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如果新品不能获得市场认可,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过多新品的推出可能会分散品牌注意力,对核心品牌形象产生一定影响。
卫龙未来走向:转型与坚守的平衡
卫龙需要在传统辣条品类与新兴品类之间找到平衡。对于辣条类,应继续加强品牌形象重塑,通过宣传生产工艺的现代化、食材的优质化,改变消费者对辣条的固有认知。同时,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健康、更具特色的辣条产品。
在新兴品类方面,要持续创新,巩固市场地位。利用蔬菜制品的增长势头,进一步拓展产品线,如开发更多蔬菜品类的休闲零食。此外,加强渠道建设,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
大力财经认为,卫龙辣条类收入下降虽值得关注,但从整体业绩看,卫龙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通过合理的产品策略和市场拓展,卫龙有望在传统与新兴品类之间实现协同发展。然而,卫龙在未来发展中,如何应对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变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将是其面临的关键挑战。
那么,卫龙能否通过产品创新和成本控制,进一步提升毛利率?面对市场竞争,其营销和渠道策略还需做出哪些调整?这不仅是卫龙需要思考的问题,也值得整个休闲食品行业关注。
互动问题:你认为卫龙应如何进一步提升辣条类产品的竞争力,是主打健康概念,还是通过口味创新吸引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