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攀升却力不从心,千亿亏损难掩隐忧:蔚来路在何方?

【文/深度评车&财经三剑客】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风起云涌的当下,蔚来汽车,这位曾经的“造车新势力”明星,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境。尽管身处行业发展的快车道,蔚来却似乎陷入了增长乏力、财务吃紧的泥潭,其未来之路显得尤为崎岖与不确定。

500

进入2025年,蔚来汽车的销量表现令人失望。尽管7月交付新车21017辆,看似实现了同比增长,但这一增幅仅为2.53%,创下年内新低,且环比大幅下滑近3908辆。前七个月累计交付量虽有所增长,但与昔日并驾齐驱的小鹏、理想等品牌相比,蔚来已明显掉队。小鹏汽车连续八月单月销量破三万,理想汽车交付量亦稳居高位,而蔚来则显得力不从心,先发优势荡然无存。

500

更令人担忧的是,蔚来汽车的核心品牌“蔚来(NIO)”市场表现平平,新品牌“乐道(ONVO)”和“萤火虫(firefly)”虽有一定贡献,但难以扭转整体颓势。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蔚来”7月的交付量为12675辆,主营家庭智能电动汽车的“乐道”品牌交付新车5976辆,智能电动高端小车品牌“萤火虫”交付新车2366辆。上述两大新品牌7月的交付量为8342辆,占据了蔚来汽车当月近40%的销量。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蔚来似乎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市场地位岌岌可危。

蔚来汽车的财务状况更是令人揪心。自2018年以来,公司累计亏损已超千亿元,这一数字触目惊心。尽管在2024年第四季度实施了降本策略,毛利率有所提升,但净亏损依然高居不下,第四季度净亏损为71.12亿元,同比扩大32.5%,环比扩大40.6%。全年净亏损为224.02亿元,同比扩大8.1%。与实现盈利的理想汽车和亏损大幅收窄的小鹏汽车相比,蔚来显得尤为落寞。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蔚来收入120.35亿元,同比增长21.46%;归母净利润亏损68.91亿元,亏损同比扩大31.06%。

500

更为严峻的是,蔚来汽车的资产结构已经严重失衡。根据其最新发布的一季度报,该公司的总资产由2024年末的1076.05亿元降至2025年3月末的981.64亿元,总负债却依旧高达908.49亿元,资产负债率飙升至92.55%。截至同期末,蔚来汽车的经营现金流出超100亿元,流动负债总额超过流动资产,股东权益转负;且其账面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和长期定期存款为260亿元,较2024年末的419亿元明显减少。尽管公司强调财务资源足以支撑未来十二个月的运营,但长期来看,其财务健康状况已亮起红灯,随时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面对这一财务困境,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多次公开表态,承诺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并直言“如果公司不盈利,不能持续健康经营,那我作为CEO是不称职的”。这一表态既展现了李斌破釜沉舟的决心,也将蔚来推向了“不成功便成仁”的生死边缘。

面对销量增长疲软和财务困境的双重压力,蔚来汽车试图通过战略调整来扭转局势。然而,高额负债和紧绷的资金链使得这一过程步履维艰。公司计划在未来几个季度内大幅提升毛利率、控制销售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率,以实现季度盈利。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目标显得异常艰巨。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价格战愈演愈烈,蔚来需要在保持竞争力的同时降低成本,这无疑是对其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的巨大考验。另一方面,公司需要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技术领先,但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这一投入能否得到有效保障成为未知数。

站在关乎生死的经营“危墙”之下,蔚来汽车的未来之路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尽管公司管理层多次强调技术量产上车和销量提振将带来毛利率的提升和经营状况的改善,但在现实面前,这些承诺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下半年,蔚来汽车的市场表现将成为决定其命运的关键。若无法迅速扭转销量下滑的趋势、改善财务状况,那么这家曾经的“造车新势力”明星或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命运。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蔚来需要拿出更加有力的措施和更加坚定的决心来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否则其未来之路将异常艰难且充满变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