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爆料:055大驱“南昌”舰遭到美国无人艇跟踪监视!中国海军未来如何确保安全?

2025年6月中国海军“辽宁”舰、“山东”舰在第一岛链、第二岛链之间实施的双航母“季度脉动”,到了8月居然又有了余波。

500

根据美国Breaking Defense网站13日报道,在今年6月份,美国一家新兴军火商Seasats公司研制的“Lightfish”无人水面艇,在从美国西海岸圣迭戈横渡太平洋前往日本横须贺的途中,居然在海上遭遇到了正在进行演练的中国海军舰队。“Lightfish”无人艇甚至还跟中国海军的055大型驱逐舰101号“南昌”舰来了个近距离接触,加上亲密“自拍”。

事情的经过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根据美国媒体对Seasats公司的采访,该公司老总表示,他们公司当时正在进行Lightfish无人艇自主航行试验,试验无人艇横渡太平洋。这是一种使用了太阳能动力系统的自主航行无人艇,体量不大,复合材料船壳,电动推进,巡航速度只有几节。

500

500

从美国媒体画出来的示意图来看,Lightfish无人艇从圣迭戈出发,走中太平洋路线西进,中间似乎路过了珍珠港,到达关岛附近海面的时候,似乎已经开了50多天。

但是在抵达关岛附近海面后,该型无人艇却有了一个大角度转弯,从原本驶向菲律宾方向转道前往日本冲绳,然后继续北上进入日本近海,最终抵达日本横须贺或者吴港海军基地。全程跑了六七十天,不知道航行全程是利用卫星通讯进行的遥控,还是按照全自主动力模式航行的。

500

而意外之喜就出现在这第50多天的航行中,等Lightfish无人艇到了日本,Seasats公司开始检查无人艇收集到的信息时,才发现了问题——无人艇配备的摄像头所拍摄的画面中,赫然出现了一艘大型水面舰艇的舰影。从其舷号101来看,这毫无疑问是中国海军055大型驱逐舰首舰“南昌”舰。

而从时间来看,此时的“南昌”舰正好是在协同中国海军双航母实施军事演习,再从位置来看,据称Lightfish无人艇拍摄到“南昌”舰的位置,在关岛西北方向大约330英里(530千米)的区域,时间地点人物主角都对得上。

500

我们都知道,6月份的那次演练,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对“辽宁”舰实施跟踪时曾经跟丢了一段时间,期间“想定”中国海军逼近关岛,而此次Seasats公司Lightfish无人艇拍摄下来的照片,照片中出现的“南昌”舰,则毫无疑问地证明了,当时中国海军的航母编队演练,已经离关岛非常近了。

当然,按照Seasats公司的说法,他们的无人艇,是在自主航行的过程中,被中国海军首先发现的,然后“南昌”舰还跟在Lightfish无人艇后面开了一段时间,确认没有问题之后掉头离开。

500

随后,Lightfish无人艇则自顾自地接着往日本开,双方谁也没有对对方的正常航行造成影响,也没有做出什么威胁性的动作,短暂并行后双方的第一次接触就这样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结束了。

如何评价此次事件

怎么评价055大型驱逐舰“南昌”舰在航行过程中和Lightfish无人艇“亲密接触”?真的如Seasats公司老总说的那样,“南昌”舰跟踪Lightfish无人艇,双方仅进行了友好互动吗?大伊万认为没这么简单。

500

Lightfish无人艇根本没有Seasats公司老总说的这样人畜无害,咱们随便搜搜,2024年9月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弗兰凯蒂上将,曾经发布过一个代号为“项目33”的计划。

该计划服从于拜登政府的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希克斯曾经提过的“复制器”计划,也和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上将的“地狱景观”计划具备较大的重叠性。其主要任务在于强化印太司令部无人水面战、水下战能力,除了常规的火力战和信息战能力,还强调利用无人作战装备强化分布式后勤,分布式频谱战,分布式火力战等,总之是作战理念的全面提升。

500

在项目33实施的过程中,Seasats公司可没少出力。2024年11月,该公司就和著名的电子设备提供商L3哈里斯公司一起,在美国的“老鸦会”(AOC)上,进行了分布式频谱战(DiSCO)演示,该系统的基本架构是将多个电子战系统利用分布式网络进行连接,而非采用中心式集中式架构,用于实时威胁探测。

在基本工作流程上,由无人艇进行信号侦察,同时将收集到的射频信息上传至云端。而在云端则有L3哈里斯公司编制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对射频信号进行快速分析,用人工智能来制定对抗策略,同时依托机器学习能力进行对抗策略的快速迭代。

500

据称,L3哈里斯公司的这套系统,可以将原本需要数个月才能迭代完成的电子对抗策略,在几分钟内就迭代完成,迅速用于电磁频谱战。同时,在未知信号的检测和分析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效性,是人工智能赋能电子对抗的最新成果。

而L3哈里斯公司所利用的无人艇载具,就是这个Seasats公司研制的Lightfish无人艇。该型无人艇上加装了所谓的紧凑型电子战载荷,用于收集射频信号,上传至云端,后台进行分析,生成对抗策略,对抗过程中,无人艇始终都是重要载体。

500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Seasats公司的Lightfish无人艇,它真的未必仅仅只是一个无人艇。一方面,从项目33和AOC的实施情况看,可以明确它是有一个模块化载荷舱的,可以携带多种类型的载荷,既然可以携带EW模块,就可以携带EO/IR模块,更可以携带杀伤模块。

二方面,从L3哈里斯公司和Seasats公司合作的情况看,该型无人艇现在最重要的应当是DiSCO项目,也就是实施信号侦察——说白了就是把无人艇放在大洋上,让它自己检测对方的射频信号,检测到之后自主航行过去看,或者给后方的舰载岸基航空兵指示目标。

无人艇的潜在威胁

所以这样一分析的话,Lightfish无人艇,真的这么人畜无害吗?不一定。

500

首先它这个横渡太平洋就有点门道儿,Seasats公司就没个明确的说法,但是考虑到2024年11月的AOC中的DiSCO演示,是在华盛顿特区近海演示的。

那么2025年6月,Seasats公司是否安排了更新的演示项目,比如横渡太平洋到日本演示,或者横渡太平洋来检验无人航行器的适航性能,就不清楚了。咱们盲猜一个,这二者皆有,既有自主航行试验,又有分布式电磁频谱战的演练。

500

而所谓的Lightfish无人艇和“南昌”舰的遭遇,Seasats公司也没个明确的说法,大伊万倾向于认为这公司没说实话——大海这么大,要遭遇中国海军的编队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何况Lightfish无人艇的航路还出现了诡异的拐弯?

咱的观点,这款无人艇上应当是还有这个所谓的紧凑型电子战模块,所谓的本来的航行目标是日本也不一定是真的,完全有可能是在航行的过程中,搜集到了我们的信号情报,所以靠上去看看我们的大舰队。

500

而我们则通过AIS船讯发现了Lightfish无人艇,正好也过来看看这艘无人艇。双方接触之后,Seasats公司为了掩护自己的信号情报能力,顺势将无人艇的航行路线转向北方,所以才出现了无人艇本来似乎以菲律宾作为航行目标,却突然转向北方前往日本的情况。

所谓双方意外遭遇,Seasats公司说自己才是被跟踪的一方,事实上都是为了掩盖事实真相的托辞。

500

不过说到底,不管最后什么情况,美国的这些无人艇,对于我们的威胁已经实实在在的出现了。

你说我们一威武雄壮的大舰队,之前美国海军要在茫茫大海上搜索这么庞大的舰队,得使用反潜巡逻机,电子侦察机来回找,“门特”、“曲棍球”卫星在天上广域搜索,还不一定能找得到。现在就靠满大海撒无人艇,就能找到我们的大舰队。

500

而无人艇的目标太小,而且信号侦察自己又不发出任何射频信号,我们要找也很难,要不是它自己开了AIS,说不定我们直到最后都不知道这片海域里还有美国佬的无人艇经过。

这么一想的话,事儿就大了!之前我们还说日本海上自卫队没跟得上我们的舰队行动……结果呢,嘿,海上自卫队的跟踪群倒是被我们甩掉了,可是海上居然还有美国无人艇,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500

所以怎么说呢……目前这个无人作战装备,这个人工智能赋能,对于海战,空战,陆战的逻辑都在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美国海军现在的“地狱景观”计划、“复制器”计划搞的是如火如荼,各种型号的无人艇纷纷开始试验,甚至已经拿出初步成果的情况下,再考虑到我们地缘上本来就不太占优势。是时候奋起直追,利用我们自己的工业化优势AI赋能,尽快超过美国海军的无人艇水平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