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深夜喊话求中国,我们要伸把手吗?
当地时间10日深夜,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帖,呼吁中国尽快将美国大豆订单增至四倍,还承诺为中国提供“快速服务”。一天后的11日,在中美关税措施暂停期限即将到期之际,特朗普才姗姗来迟地签署行政命令,决定将中美关税停火协议再延长90天。
美国总统特朗普。(图源:路透社)
将这两件事联系起来看,说明中美关税谈判正处于僵局,也说明中方手中的“农产品牌”发挥了作用。美国对其他几个贸易伙伴——加拿大、日本、韩国、印度和欧盟的态度都十分强硬,单方面设定条件。但中国手上是有“牌”的,包括 “稀土牌”“原料药牌”“农产品牌” 等。其中,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市场,曾长期对美国大豆存在依赖。经历特朗普第一任期的贸易战后,中国降低了从美国进口大豆的比例:2017 年,美国产大豆占中国进口总量的近40%,到2024年已降至20%;巴西产大豆的比例则升至70%,高于 2017年的50%。特朗普近期希望中国多采购美国大豆,说明我们这张“牌”见效了。
当地时间2025年2月21日,巴西戈亚斯州奥里佐纳,工人们在农场收割大豆。(图源:视觉中国)
特朗普为何在此时呼吁中国大量采购美国大豆?笔者认为,这与他年内访华的计划有关。特朗普9月3日不会访华——他已正式邀请波兰总统访问美国,但年内访华的概率仍很大。访华需要成果,不能白来一趟,空手而归他不好交代。因此,他希望我们多购买一些美国大豆,以便回去后能向其核心支持者——“红脖子”农场主有所交代。
中国是否会答应他的请求,笔者不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大豆这张“牌”现在掌握在我们手中,而非美国。中国已在俄罗斯和南美市场找到了大豆供应渠道,买不买、买多少美国大豆,主动权完全在我们这边。
目前,除中国之外,其他国家在与美国打交道时都表现得比较软弱。这说明只有中国的实力能与美国抗衡,其他国家都做不到。近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接受日本媒体专访时表示,中国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既是美国在经济方面最大的竞争对手,也是军事方面最大的竞争对手。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图源:视觉中国)
贝森特作为美方首席代表参与了中美三轮关税谈判,想必在与中国打交道的过程中,直观感受到了中国的力量,这种力量让他产生了内在的畏惧。
正如笔者多次强调的,美国向来欺软怕硬、只认实力。特朗普政府想用对付其他国家的那套办法来对付中国,无疑是痴心妄想,最终只能憋回去。这也让我们觉得,中美关系的走向比预期要好一些。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只需保持定力:对方愿意谈,我们就好好谈;如果对方单方面施压,我们就果断反制。他奈何不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