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罪名”来了:继破坏民族团结后 ,抵制“清真”(泛化)就是消解民族文化
抖音上某女士,长脸,时而裹个里切克(宗教极端服饰)包着脑袋,时而戴个帽子,时而披散个头发,脸上总是浮现出似笑非笑的表情,眼神不可言喻,经常为某教护法,一顿貌似引经据典天花乱坠的输出,中间夹杂几个高端专业词汇,就是一般人听的似懂非懂,但是又显得她很有水平的那种感觉。
这两天她发了个视频,说“抵制清真”背后的文化消解与权力泛化,共创多元共生的和谐环境。
大概意思就是一些人“抵制清真”就会消解少数民族的文化,你们“抵制清真”就会挤压到少数群体的基本生存空间,说“希望能拥有一个更有弹性,更具包容性的文明和谐的社会状态”。最后又把食品安全拿出来说事,暗戳戳的意思就是“这个社会的个体的精神信念出现了问题”,暗示没有宗教信仰所以大家都没敬畏没良心了,所以食品安全出现了问题,言下之意“清真”食品不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真的是盲目自信)。
看了这个视频真的是让我恶心到了。
首先,她视频一开始就以自己的视角话术诱导网友:一些人在专职的做着反“清真”食品的事情,在专职的干破坏民族团结的事,这些人就是汉奸,这些人实则都是在搞割裂,在搞文化消解。
需要更正的是,现在网络上很多人积极自觉响应国家号召,做的是反“三化”的事情,群众对“清真泛化”的包容度降低,监督力度明显增强,这就导致一些恨不得空气也“清真”的人不高兴了,开始披上民族外衣大喊“文化要有多样性”,文明的存续需要不同文化群体共生,需要包容性。
但是这些人一句也不提,她绝对不允许她的民族里出现文化多样性,她所谓的民族文化排斥其他民族文化,没有包容性,借“清真”“不清真”之名大搞民族割裂,才是真正破坏民族团结的罪魁祸首!
现在很多学校、单位餐厅,都不能有含猪肉的菜品出现,到底谁挤压谁的基本生存空间呢?
在我国,宁夏、新疆等地区,出现的伊斯兰教“沙化”“阿化”“清真泛化”现象,绝非简单的宗教事务,而是关乎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命题。
什么才算是真正的“清真”呢?“清真”应该怎么和这个社会和谐共处呢?她为什么不给大家说清楚呢?
比如:中国天南地北的清真餐厅里,有的餐厅卖酒,有的餐厅不卖酒,这些餐厅的经营者,基本都是特定的少数民族群体,卖酒的餐厅会被一些人评论说不是真正的“清真”,是假“清真”。但是卖酒的餐厅经营者,会认为自己是假“清真”吗?一些喝酒的少数民族朋友会认为自己是假“清真”吗?这个真假“清真”谁来判定呢?毕竟很多卖酒不卖酒的“清真”餐厅,都挂着“清真”的标志。
而一些“清真”餐厅卖海鲜,有虾,螃蟹等菜品,也被一些人评论是假“清真”,说这些东西不能吃,吃了坏嘴。那有海鲜的餐厅是真“清真”还是假“清真”呢?
还有一些“清真”餐厅的后厨有汉族厨师,于是又有一些人在评论,汉族做出来的菜是假“清真”。还有一些汉族老板开的“清真”餐厅,也被质疑做不到真正的“清真”。
而国家民委在2016年5月3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严格将“清真”食品界定为群众的生活饮食习俗,也就是说,从2016年6月1日起,曾经被宗教捆绑的死死的“清真”食品,终于脱离了宗教属性,成了群众饮食习俗,而且是必须与宗教划清界限,也不再与民族捆绑。
看见了吗?国家把“清真”还给了广大人民群众,“清真”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清真”文化将真正融入中华民族的生活饮食习俗中。这就意味着,“清真”不再是过去狭隘的宗教定义了,而是脱离了宗教食品的一种民族习俗,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更加具备社会适应性的“清真”了。
习俗就是你遵守也不犯法,不遵守也不犯法,任何人不得干涉强迫,纯纯个人的事情。
直白说就是,你认为你是“清真”那么你就是“清真”了。你店里卖酒是“清真”,你店里不卖酒也是“清真”。你吃虾吃螃蟹是“清真”,你不吃虾不吃螃蟹也是“清真”。你是哪个民族都可以开“清真”餐厅,你是哪个民族都可以吃“清真”食品,也可以不吃“清真”食品。群众的生活饮食习俗嘛,每个人都有充分的自由选择,不再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束手束脚的死规定,大家互不干涉,也不用为“清真”争争吵吵了。
我记得一个少数民族女士在抖音上说过,我的嘴是“清真”的,吃进去的食物就是“清真”的。群众的语言真的是言简意赅。
比如,你生活的地方饮食习俗是过年吃水煮肉,但是你不想吃煮肉想煮汤圆,也没有人会指责你背叛了民族饮食习俗。你煮肉汤圆都一起吃,也没有任何人会反对,去指责你“汉化”了。饮食习俗就是这么宽松,你自己高兴怎么来都可以。饮食习俗是供你选择的,不是约束你的,这个叫饮食习俗自由。
所以,这个长脸女士说有人反对“清真”食品就会消解民族文化,那是根本不会发生的事情。过去“清真”只能开出单一的花(宗教排他性强),现在“清真”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民族融合性强),更加丰富多样了。“清真”达到了她所希望的“更有弹性,更具包容性的文明和谐的社会状态。”她应该支持这样的“清真”吧?
而且她所说的民族文化,因为别人反对“清真”就会消解,那你民族文化就这么单一脆弱?还是你民族文化仅仅只有“清真”二字?
再来说说她认为的反“清真”就是“破坏民族团结”这个论调。这个论调是一个过时的陈腔滥调,过去几十年一直有一些人这么说,因为这么说还真可以吓唬住一些不懂的人,这个论调的核心就是“你让我这个少数民族不高兴了,就是你没有团结我,你就是破坏民族团结”。
而至于我这个少数民族有没有让你不高兴了,这不重要,你尊重我就可以了。我歧视污蔑你的食物就是我的风俗习惯,你必须尊重!
这个问题大家现在有了清醒的认识:你高兴的标准不符合中华文化的标准,你用另外一个国家的宗教文化的标准要求我尊重,这就导致我正常的行为就会让你不高兴,导致我很容易就破坏民族团结了。这谁能愿意呢?
这个才是大家反对“清真”泛化的真实原因:因为过去和宗教捆绑的“清真”和中华文化相抵触,很轻易出现矛盾,真正影响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
比如,过去的“清真”包含着一个绝对的核心观点:猪是不洁的,不合法的,猪肉是污秽的。这个观点在现实中继而延伸到吃猪肉的人也是不洁的,也是污秽的。
那么,站在中华民族的各种文化角度看,这个核心观点恰恰就是错误的。核心观点错误,意味着在这个观点加持下的行为也会出现错误,错误的行为自然会导致不同群体之间出现矛盾冲突,难以交流交融。
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养殖家畜,国家农业农村部2020年发布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明确将猪列为传统家畜之一 。
中国养猪历史可追溯至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已开始将野猪驯化为家猪。随着社会发展,养猪逐渐从家庭消费转向规模化养殖,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并为人们提供了稳定的肉类来源。
而生于中国长于中国的这么一些人,偏偏要和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对立,歧视猪,污蔑猪肉是脏的臭的,显然是非常不合中国国情的,是需要消解掉那些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社会的部分,以多元一体的姿态来和中华文化共生共存,简单说就是移风易俗,破除陋俗,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值得让人高兴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朋友这样做了!
我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长脸女士的视频一直想体现的内容是多元共生,而不是多元一体,注意,这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多元共生强调不同元素或群体在保持自身特性的同时,通过相互依存协作形成整体,但各部分仍保持独立发展权。
多元一体则更强调尊重差异性的基础上,通过共同认同制度约束来形成紧密融合的整体,各部分发展需服从整体利益。
在生物学领域的共生类型分为:1、互利共生,双方均受益;2、寄生共生,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3、偏利共生,一方受益,另一方无影响。
我想大家可以代入一下,某些人认同的文化和我们中华文化的共生是属于哪种类型呢?
是什么样的多元共生关系让有些人喊出天穆村里就不能有汉人的东西出现呢?
在今天的中华大地上,有哪个汉人聚集区做出过排斥其他民族的事情吗?
有人说过本小区是汉人小区,汉人忌讳的东西不能进入吗?
有人说过本餐厅是汉民餐厅,外菜莫入吗?
有人说过在学校里,不能吃歧视汉族饮食的食物吗?
有人说过嫁给汉族必须改族不能信教,回家以后不得吃父母做的饭,父母去世也不能披麻戴孝吗?
有人说过这个墓地是汉人墓地,其他民族如果埋了后果自负吗?
我想再没有比中华文化更加有包容性的文化了,包容到甚至你歧视我,我都尊重你的地步。(但是换来的是什么呢)
如果,我大胆设想一下,如果当初这些外来宗教文化来到中国的时候,那个时候外来大食商贾骄横的说,我的宗教文化有要求,不能吃猪肉,因为猪肉脏,猪肉臭,是不洁的,是不合法的。正在吃应山滑肉的唐太宗一听,龙颜大怒,尔等敢污蔑歧视我们国家的食物,来呀,把这个大食人立刻驱逐出境永远不得踏入我国。我想现在就没有网上网下的各种纷争了,历史上也会少了很多惨绝人寰的杀戮了。
当然,假设是没法成为现实的。但是在现实的今天,现在开始,我们每一个人,面对一些有“清真”饮食习俗的人再提出无理要求时,能说出:猪肉羊肉牛肉,都是一样的肉肉,猪肉不是脏的臭的,请不得歧视我们的食物,这个很伤害我们的感情,吃猪肉是中华民族的饮食习俗,你可以因为你的风俗习惯不吃,但不能因为你的风俗习惯让我不能当着你面吃。我们应该互相尊重,我们应该可以在一个桌子上“你吃你的羊肉串,我吃我的五花肉,这个才是真正的互相尊重”。
互相尊重,新疆民汉夫妻做出了表率,大赞!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大家都是上图这样和谐相处的状态,若干年以后还会有人去指责你的儿孙吃的食物是污秽的、是不洁的食物吗?还会有人从幼儿园就不许你的食物出现吗?还会有人从小就在思想上根植出民族分离的意识吗?
至于这个长脸女士说的权力泛化,应该是对标“清真泛化”来说的,不知道又是暗戳戳的在指责政府哪个部门权力泛化呢?希望她出一期视频明着说出来,不要一副说一半留一半,偷换概念、混淆是非的阴险表情。
当然,我们更加应该反对政策规定的“清真”与民族绑架、信仰与宗教绑架,而不是反对个人范畴的所谓的“清真”!也就是信什么教、忌讳什么纯粹是个人的私事,不能形成政策去约束整个国民!也不应该是我们个人和个人之间成天网上网下的来争论这些社会性质的政策问题。
我更希望我们能不分民族,成为朋友,成为亲人,成为有共同目标的互敬互爱的一家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不同文化当然可以共生共存,但是一定得和谐相处,互相尊重。文化可以多元,但是必须一体。
作者:吴迪,新疆基层干部。